美國革命共產黨

美國革命共產黨

“美革共”成立初期曾與中共關係非常密切,但兩黨在1978年斷絕往來。 “美國共產黨”、“美國革命共產黨”這兩個黨成立的背景以及路線、方針和政策都有明顯區別。 當前,“美革共”和美共的國內政策有著明顯區別。

簡介

美國革命共產黨(Revolutionary Communist Party, USA),簡稱“美革共”,是美國的一個毛派共產主義組織,現任領導人是鮑勃·阿瓦基安(Rob Avakian)。
“美革共”被稱作美國國內目前最大的“毛主義”組織。它是受我國“文革”影響成立的,黨刊名為《革命》(周報)。該組織的前身是1968年由美國一些青年學生在加利福尼亞州建立的“灣區革命聯盟”(BARU)。1971年,“灣區革命聯盟”召開全國代表大會,改稱“革命聯盟”(RU),1975年9月,“革命聯盟”又改稱“革命共產黨”(RCP)。該黨成立之初,有黨員近1000人,1977年最鼎盛時達到2000人左右。
至今,該黨的指導思想一直沒有發生根本變化,仍然主張在美國發動由工人階級領導的暴力革命,通過武裝奪權來使美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1978年前後,主要因為對中國問題看法上的分歧,“美革共”發生分裂,成員逐漸減少。到上世紀80年代末,黨員人數大約只有成立時的一半。根據有關資料,近年來,“美革共”的黨員有所增加,在20來個城市設有支部。該黨自建立後,總部一直設在芝加哥。現任領導人羅伯特·阿瓦基安,1943年出生,是該黨的創建人之一。
“美革共”成立初期曾與中共關係非常密切,但兩黨在1978年斷絕往來。1979年初鄧小平訪美時,“美革共”還在黨主席阿瓦基安的帶領導下,在華盛頓等地舉行反對鄧小平訪美的示威遊行,甚至還組織過試圖暗殺鄧小平的恐怖活動。阿瓦基安因此遭美國政府逮捕,後被驅逐出美國。前些年國內出版的小說《白宮突圍》曾提到此事,但作者也混淆了“美共”與“美革共”,錯把美共主席葛斯.霍爾當成暗殺鄧小平的策劃人。

區別

“美國共產黨”、“美國革命共產黨”這兩個黨成立的背景以及路線、方針和政策都有明顯區別。
容易與之相混淆的美國共產黨則是在俄國十月革命和共產國際的影響下,於1919年9月1日成立的,至今已有90年歷史。其總部現設於紐約曼哈頓,現任領導人是薩繆爾·韋伯。
美共成立初期曾被美國政府宣布為非法,1923年合法化。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美共在鋼鐵、紡織、煤礦等工業部門和農業工人中領導大規模的民眾鬥爭,積極支持黑人反對種族歧視的鬥爭,大力動員民眾支持和參加反法西斯戰爭,其力量一度得到比較大的發展。
1943年,蘇、美、英三國首腦會晤德黑蘭會議,美共總書記白勞德認為世界已進入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長期信任與合作”的時期,主張美共放棄自己的“成見”和“特殊利益”,實現包括大資產階級在內的團結,反對進行革命。1944年5月,美共召開十二大,根據白勞德的提議,通過了解散美共的決定。1945年4月,法國共產黨領導人雅克·杜克洛撰文批判白勞德的錯誤主張,在國際主義運動中產生很大影響。同年7月,美共召開緊急代表大會,重組美國共產黨,由威廉·福斯特任全國委員會主席。上世紀末,麥卡錫主義一度盛行,美共又被迫轉入“地下”。60年代後,美國政府放鬆了對美共的限制,美共活動逐漸增多。至1984年,時任美共總書記葛斯·霍爾曾四度以“人民高於利潤”的口號競選美國總統。
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美共就曾積極聲援。抗日戰爭時期,美共在國內發動了“不許干涉中國”的民眾運動,並派遣醫療隊援助中國革命根據地。國際共運大論中,美共與中共的關係一度中斷;1988年6月,美共總書記霍爾率代表團訪華,兩黨恢復交往。
當前,“美革共”和美共的國內政策有著明顯區別。比如,比如,在去年的美國總統選舉中,美共沒有提出自己的總統候選人,而是號召黨員及其支持者投歐巴馬一票;而“美革共”抵制總統選舉,在歐巴馬當選後,則極力反對政府和各種改革措施,仍然繼續鼓吹暴力革命。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