綴珍錄

內容介紹

有關中國婦女史的研究,在中國境外各地讓剛剛起步,山中國女性的作品匯聚而成的寶庫也還在等待著各國學者的開掘。本書僅僅粗淺地敘述了在一段短暫的歷史時期中,這些女性的感受、信仰,以及實際所做的一切。作者利用的最重要的史料均來自於女性作家的作品,主要是詩作。作者也使用了一些習見的、出自男性之手的史料:紀傳碑銘、地方史志和官方文獻。這些涉及到婦女及社會性別關係的文字既出現在男性的經世致用文章——官員們為管理地方事務擬就的一些有關政策的建議——之中,也見於男性以禮儀、藝術和文學為對象撰成的學術文章之中。將這些習見的、由男性書寫的史料與婦女自身的作品相參照,便推開了一扇通向中國女性世界的嶄新的視窗。
在這些形形色色的史料中,以傳記表文為最豐富。有關中國女性的傳記,已經被刊刻的就不下數千種。我們可以在地方志中、在學者刊刻的文集中所收錄的碑傳銘殊、或是短篇打述中發現它們——文集的作者總會寫到他熱愛和欽佩的女性。在這些作品中備受推崇的女性大多數是作者本人的或者親朋好友的祖母、母親、諸姨姑嬸和繼母,還包括那些在西方或可以稱之為聖徒的有德之人(女道土或女尼),還有一些以勇敢著稱的女英雄(為父申冤、虎口救母等等)。到了帝國晚期,亦即…以寬泛地定義為明(1368—1644年)清(1644—1911年)兩朝的這個時期,所謂的列女傳,事實上記述的已經全都是(因力拒強暴而死或自殺以拒辱的)烈女或拒不再婚守節終生的寡婦的事跡。

作者介紹

曼素恩獲密西根大學文學士學位、史丹福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現任戴維斯加州大學歷史學教授兼歷史系主任。1999―2000年任亞洲研究會主任。其第二部著作《綴珍錄》曾獲亞洲研究會Levenson(利文森)獎。另與程玉溪聯合主編了忡國歷史上的性別書寫》(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出版社,2001)、目前正在撰寫《張家才女外傳》。

作品目錄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社會性別
第三章人生歷程
第四章寫作
第五章娛樂
第六章工作
第七章虔信
第八章結論:貫穿於不同地域與時期的社會性別關係
附錄清代女作家的地域分布
引用書目
譯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