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焦慮症

網路焦慮症,是網路時代特有的現象,網路已經逐漸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空間”,當遇到急著寫字或貼文,電腦卻出現故障:上不了網或者被黑了等就產生一些焦慮情緒,往往較長時間顯得緊張和不安。

症狀診斷

IT白領

神思游移,總作思考狀;茶飯不思,總作失魂落魄狀;夜不能寐,總作輾轉反側狀,脾性大改,總作河東吼獅狀,自從迷上了網路和碼字,沒有認真回答孩子的提問的,沒有專心致志地跟親人溝通,沒有按時作息,經常情緒波動。

公務員

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的最新統計報告發布,調查顯示,部分領導幹部在網路時代,或多或少地存在著網路焦慮症。一是“邊緣感焦慮”,一些領導幹部已感受到了被網路世界邊緣化的危機感,有的甚至至今尚未接觸過網路,更容易產生失落感和無奈感;二是“委屈感焦慮”,一旦在網上聽到或看到針對自己的批評和指責,心理會很不舒服,而且這種情緒會持續很長時間,有的甚至會氣得整夜都難以入睡;三是“危機感焦慮”,在遇到突發性事件特別是重大公共危機事件時,面對民眾鋪天蓋地的“網路問責風暴”,會加重一些領導幹部的焦慮情緒,往往較長時間顯得緊張和不安。

理療

公務員

真正具備傳媒素養的官員並不太多,對新聞和媒體愛恨交加,卻不知該如何處理相互關係,尤其是危機、災難臨頭,封鎖真實訊息,拒絕記者採訪,封殺媒體報導,成為他們的思維定勢和常規武器,結果往往適得其反,被動無奈。這便是網路焦慮和本領恐慌使然。

網路焦慮症的理療,說到底就是要學習。現代社會,新聞媒體,尤其是新媒體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而如何對待媒體,是牴觸、抵制,還是把握好關係,因勢利導,充分利用媒體資源引導民眾,正是執政水平的考驗。各級執政者無疑應該學習和掌握相當的傳媒知識、傳媒素養,得心應手地處理與新聞媒體的關係,實現良性互動,藉以消弭網路焦慮征,消除新時代的本領恐慌,提升自己的執政智慧和能力。

網際網路大事件

2005年6月召開了中國大陸首次防治流氓軟體的研討會。新浪搜狐網易瑞星江民等多家企業會後起草了《軟體產品行為安全自律公約》。共同抵制間諜軟體、行為紀錄軟體、瀏覽器劫持軟體、搜尋引擎劫持軟體、自動撥號軟體、盜竊密碼軟體等一些列“流氓軟體”。

2006年8月中旬,數百名工商銀行受害者準備採用集體起訴的方式控告工商銀行。這使得工商銀行的網上銀行支付立刻坐在了風口浪尖上。安全是網路永恆的話題,也是網路健康的保障。此次事件再次提醒了大家,網路仍然不是安全的代名詞。

2007年8月24日,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依法對“珊瑚蟲QQ”製作者陳壽福進行逮捕,檢方認為,陳壽福以營利為目的,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修改、複製發行著作權人的計算機軟體,涉嫌構成侵犯著作權罪。騰訊方面則表示,用戶和企業的合法權益都應該受到法律的保護,珊瑚蟲QQ不僅是侵犯騰訊著作權的侵權產品,更帶來用戶安全隱患。

2008年10月21日零點,微軟開始執行盜版驗證計畫,開啟自動更新的部分盜版用戶體驗到了“黑屏”。

2009年12月10日,BTChina關閉成為網路熱門搜尋辭彙,緣由是BTChina、天天BT、西摩BT站等網站先後被關閉,很多BT下載忠實愛好者也突然失去了自己的網路樂園,很多依附於BT影視的影視字幕組也將因此解散。

2010年9月27日,360發布直接針對騰訊QQ的“隱私保護器”,公開對騰訊宣戰,中國網際網路前兩大客戶端再度貼身肉搏。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