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代購

網上代購

網上代購又稱網路代購,是起源於個人代購的一種網路購物方式,即買家通過網路代購經營者買到境外商品的交易行為。由於網路代購風險很大,存在一定的爭議性。

基本信息

簡介

網上代購網上代購

網上代購起源於個人代購,當某人去諸如美國、香港等地時,會幫朋友或者親戚代購一些國外的產品。從2010年9月1日開始,中國海關將個人郵寄物品進口應徵稅稅額起點從500元下調至50元,於是網上各類海外代購應運而生。

網路代購,通俗一點來說就是從網路上找人,委託其幫忙購買你需要的商品。委託代購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你在當地買不到這件商品,又或者是因為當地這件商品的價格比其他地區的貴。買到後,支付給幫忙人貨品錢,代購費用,以及快遞費用等。代購人通過快遞將貨品傳送給購買人。

代購原因

1、在所在地不好買,甚至買不到的商品。

這些商品種類很多,如名牌化妝品、香水、當地特產、體育用品,紀念品、名牌服裝,名牌箱包等等。另外就是國內沒有開始發售的一些產品,如最新款IPHONE,黑霉手機之類。

2、所在地有售,但因為賣場距離居住地太遠,時間、交通成本昂貴,亦或就是懶得親自跑,想在家坐享其成的。

代購渠道

淘寶代購

網上代購網上代購

淘寶購物很多人都比較熟悉,代購的店家也多,可以貨比三家,淘到最便宜的貨。而且他們已經養成了在淘寶購物的習慣。但淘寶代購的缺點是,代購店家數量眾多,魚龍混雜,消費者需要挑選信譽度高的代購。

中國專業代購網站

它的優點在於如果趕上外國網站某商品打折促銷或者特價,或者團購,往往能淘到非常便宜的國外貨。但缺點是這類代購網站還沒有形成穩定可信的體系,商品的種類也不夠大眾。消費者可以將在外國網站看到的商品委託其代購。至於支付方式,建議消費者選擇貨到付款或是通過網上交易第三方服務平台進行交易。

外國網站直接購買

這類代購方式的優點在於商品的種類最為齊全。缺點在於語言障礙,還有一個不便利的地方是售後服務的問題,如果產品質量有問題,無法享受售後服務。正是因為這個考慮,不少消費者寧願多花點代購服務費,也要把在外國網站發現的商品名稱和連結(URL),轉交給代購公司代購。

代購模式

1、買家在網上瀏覽外國網路購物網站(代購商一般不提供外國實體店鋪的代購)

2、買家看好商品後,將商品的外語名稱和聯接(URL,要完全連線,不要首頁連線)記下,交給代購公司。

3、代購公司下單購買,運到本國,再發給買家。

支付費用

費用組成

網上代購 網上代購

代購所需要的費用視不同的代購賣家,和代購不同的產品而定。一般來說是包含3個部分:

1、商品本身的費用;

2;代購費用;

3、快遞的運費。

即:代購貨品的總價格=商品在賣場的售價+代購服務費+快遞費。

定價原則

賣家在代購貨品的定價上,也大致分為兩類:

1、將貨品費,代購費,甚至是快遞費用揉合在一起,給買家一個總的價格,這樣是打包的暗含價格

2、將貨品費,代購費分開的。這樣是透明價格。

需要注意的是,國際代購賣家可能會因代購地點和政策不同而加收一定的稅金。不同國家的代購價格也會不一樣,比如在美國和在歐洲,或者日本購買同一件商品,貨品價格,稅金方面就會有不同。

存在問題

1、產品質量無法保證;

2、產品實際成交價格發生波動(受匯率及運費影響);

3、可能產生貨款欺詐。

法律問題

(一)關稅

關稅是代購產業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大量的代購通過分包郵購和私人攜帶的方式通關,規避關稅的徵收,對稅收衝擊非常大。

針對此種情形,海關總署於2010年連續出台兩份針對性的檔案,一份是海關總署公告2010年第43號檔案《關於調整進出境個人郵遞物品管理措施有關事宜》,降低了個人郵寄進境物品的免徵稅稅額標準,規定應徵進口稅稅額在人民幣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關予以免徵,而此前應徵進口稅稅額在500元以內,海關予以免稅。

另一份是海關總署第54號檔案《關於進境旅客攜帶個人自用進境物品徵稅的規定》,具體為總值在5000元人民幣以內的,海關予以免稅放行,超出5000元人民幣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經海關審核確屬自用的,海關僅對超出部分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徵稅,對不可分割的單件物品,全額徵稅。

上述兩份檔案分別針對海外代購環節中的郵寄和私人攜帶,徵稅標準變得更加嚴格,在執行環節也加強了監管,因此對海外代購行業造成較大的衝擊。

檔案出台後,不少代購商紛紛選擇委託第三方外貿服務商,採取化零為整的方式集中報關,然後將成本攤薄到消費者身上。

(二)行政監管

有些商品種類因為涉及衛生、健康等因素從而具有特殊的屬性,國內對於此類商品的流通實施一定程度的管制,尤其是通過在生產、進口和銷售等環節實施許可制度的方式。以海外代購中比重最大的化妝品為例,化妝品出現的安全性問題主要集中表現在使用禁用原料、被微生物污染、存在過敏性物質等幾個方面。我國對化妝品進口和流通方面的管理規定主要包括:

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規定:進口化妝品須經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批准。

2004年衛生部《關於簡化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衛生許可程式的通知》(衛監督發[2004]217號)規定:自2004年8月1日起對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實行備案管理;此外,對於特殊用途化妝品的進口則需申請許可。值得一提的是,衛生部對申請備案的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不組織技術評審,生產和進口單位對備案產品的衛生質量和安全承擔全部責任,對特殊用途化妝品組織相關專家和技術人員對申請材料進行技術審查,衛生部接收到技術審查結論後進行行政審查,作出是否批准的衛生行政許可決定。

化妝品經銷商經銷未經衛生部批准的進口化妝品,按照《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第二十六條對經銷商進行處罰。

可見,對於部分類目的產品,國內有關部門對其進口審批和違規進口都規定了相應的措施,類似的規定和措施也適用於食品(奶粉)領域。此外,服裝、電子產品等商品類目雖然沒有設定明確的許可制度,但並非沒有相配套的管制措施,例如《產品質量法》規定的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以及中文標註等,以及
《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規定的電子產品有毒有害物質標準等。

(三)智慧財產權與平行進口

海外代購的存在有相當一部分原因是正品生產商在各個國家實施不同的定價策略,導致國內外同樣的產品存在價格差,而把國外低價產品以代購的形式進口到國內銷售就涉及智慧財產權的平行進口問題。

簡言之,我國允許專利產品的平行進口,但對商標和著作權的載體產品是否允許平行進口,並無明文規定。一般認為,平行進口進來的商品,如果改變了產品原有樣貌或質量,導致產品聲譽降低或消費者誤認,則應該認定為侵權,否則應該依照權利用盡原則不認定侵權。

從目前的海外代購實踐來看,基於國內外語言文字、商業環境等不同,代購的產品跟國內的同類產品相比較,在外觀上還是存在一定差異的,這種差異一旦達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被法院所禁止。尤其是智慧財產權的保有者,其為了維持既定的價格策略,實現利益最大化,很有可能運用智慧財產權對代購行為予以打擊。

(四)消費者權益

如果買的商品存在質量瑕疵,甚至對使用者造成損害,實際購買人想對海外零售商訴求賠償,存在兩大障礙,即法律的適用和契約的相對性。就法律適用而言,比如名義購買人與海外零售商的購買契約在香港等地訂立,可以適用香港本地法律,而損害發生在內地,又可適用契約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就可能涉及法律適用衝突的問題。

注意事項

網上代購網上代購

在通過網路代購購買商品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代購時要選擇可靠的支付方式。

推薦使用支付寶財付通或者百付寶來完成支付,並且在支付時要留意選擇擔保支付而不是即時到帳。這是因為選擇擔保支付可以在收到商品之後,並確認商品質量之後再確認支付,而即時到帳則相當於銀行匯款,是預先支付的一種方式,相對來說不夠保障。

儘量不要盲目聽信商家而選擇使用銀行匯款或者支付寶的即時到帳,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2、代購之前一定要想辦法對貨品的情況,價格和質量預先了解,避免支付過高的費用又或者買到商品之後低於自己的預期。

一般大品牌貨品的官方網站都會有商品的詳細介紹,有些還附帶商品的價格,而這些價格基本上是和專賣店的價格一致的。比如LV的包包,大部分都可以在LV法國官網找找到對應的圖片和對應的價格,而這些價格和法國巴黎LV專賣店的價格基本一致。又比如美國NBAStore的貨品,法國迪卡儂運動超市的貨品,都是可以在其官方網站上查詢到相應價格的,而賣場的價格也基本就是網站上的價格。

3、如果代購賣家能提供購物相關憑證的,例如賣場購物小票發票之類的,一定要索取。

一方面有小票或者發票可以證明貨品的出身;另一方面也也是對買家自己權益的捍衛。當然不排除賣家一次購買了不只一個買家訂購的貨品,小票只有一張的情況。這個時候,即使賣家因故不能提供小票,也可以要求賣家拍照,將購買憑證的電子版本發來過目。

4、要多檢索,選擇價優,服務口碑較好的買家的貨品。

選擇一個認真負責的好代購買家,就象我們在現實中委託別人辦事,肯定要選擇一個辦事靠譜,信的過的。因此賣家的口碑,信譽是必須要參考的。低信譽度的賣家服務也許不比高信譽度的賣家差,甚至還更好。多和賣家溝通,也能從一個側面了解賣家是什麼樣的。

5、下訂單最好以文本形式進行,並保存副本,QQ、MSN等即時聊天工具的記錄也應該保存,一旦爭執發生有這種憑證總比沒有好。

事件

2012年9月,一位離職空姐在淘寶網開店,長期攜帶從國外免稅店購買的化妝品入境銷售而未申報,涉嫌走私,被判刑11年。網上代購涉嫌走私,這起案件引發廣泛熱議。

漫說銳詞

>>>> 查看更多銳詞漫畫>>>>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