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G

維生素G

不常吃瘦肉和奶製品的人應當增加維生素B2的攝取量。 )對於所有精神緊張狀態的人,必須要增加其複合維生素B2的用量。 核黃素,即維生素B2。

水溶性。容易消化和吸收。被排出的量隨體內的需要以及可能隨蛋白質的流失程度而有所增減。
和其他的B族的維生素一樣,不會蓄積在體內。所以時常要以食物或營養補品來補充;
維生素B2也稱為維生素G;
維生素豐富的葡萄
計算單位為毫克(mg);
與維生素B1不同的是,B2能耐熱、耐酸、耐氧化;
維生素B2之敵
光——特別是紫外線——和鹼性物質會破壞維生素B2(以前牛奶是用透明玻璃瓶裝的,把牛奶中的維生素都破壞了。現在大多改用不透明的紙盒來保護)。還必須避開的是水(維生素B2會在烹煮的液體品分解)、磺胺藥劑、雌激素、酒精。
【一般作用】
效用
促進發育和細胞的再生;
促使皮膚、指甲、毛髮的正常生長;
幫助消除口腔內、唇、舌的炎症;
增進視力,減輕眼睛的疲勞;
和其他的物質相互作用來幫助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的代謝。
核黃素(維生素B2)為黃素酶類的輔酶組成部分,在生物氧化的呼吸鏈中起遞氫作用,對神經細胞、視網膜代謝、腦垂體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的釋放和胎兒的生長發育亦有影響;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胺基酸的代謝與核黃素密切相關。
若缺乏時,可出現舌炎、口角炎、脂溢性皮炎和陰囊炎、眼結膜炎、畏光等。核黃素的缺乏主要是因為機體攝取維生素B2量不足所致,成人每天需要量是15~20mg,腸道細菌雖能合成維生素B2,但量少,故主要靠食物提供。機體貯存有限,多餘部分隨尿排出。 由於核黃素缺乏症很少單獨出現,常伴有B族維生素缺乏,最好給予複合維生素B進行防治。
【正常需要】
成人的建議每日攝取量是1.7mg。妊娠期間需要1.6mg,哺乳期間,頭6個月要攝取1.8mg,之後的6個月為1.7mg。常處於緊張狀態的人請增加攝取量。
服用避孕藥、妊娠中、哺乳期的婦女需要更多的維生素B2。
不常吃瘦肉和奶製品的人應當增加維生素B2的攝取量。
因潰瘍或糖尿病而長期進行飲食控制的人較易產生維生素B2不足的現象;(假如患了特別的疾病而正接受醫治的人,若要改變醫師所指定的飲食,一定要和醫師商量。)
對於所有精神緊張狀態的人,必須要增加其複合維生素B2的用量。
【過量】
沒有副作用。
攝取過多過,可能引起搔癢、麻痹、灼熱感、刺痛等。
假如正在服用抗癌藥,如氨甲喋呤(methotrexate)的話,則過量的B2會減低這些抗癌劑的效用。
【缺乏】
缺乏症
維生素B2的欠缺會導致口腔、唇、皮膚、生殖器的炎症和機能障礙。
【維生素B2缺乏症】
核黃素缺乏病 核黃素,即維生素B2。
核黃素缺乏時可出現舌,唇、口角,外生殖器等皮膚黏膜病變,稱為核黃素缺乏病。
【病因】
(一)攝入不足 核黃素存在於奶類,肉,蛋,豆類,穀類,根莖與綠葉蔬菜中。
一般成人每日需求量男性為1.4~1.7mg,女性1.2~1.3mg,孕婦與乳母需求量增加,運動量增強,能量消耗多時, 需求量亦隨之加大。如攝入動物性蛋白質與新鮮綠葉蔬菜不足,可致維生素B2營養不良。核黃素對光敏感,在紫外線 照射下可迅速導致不可逆的分介破壞。故瓶裝牛奶等食品避光可保存維生素B2的生物活性。光線療法治療高膽紅素 血症的新生嬰兒時,可導致部分核黃素解體。此外,核黃素為水溶性維生素,可因洗淘過度或隨菜湯流失。核黃素在 鹼性環境中易破壞,如烹調時為保持蔬菜的綠色添加碳酸氫鈉,可破壞核黃素的生物活性。
(二)吸收障礙 某些疾病如嚴重慢性腹瀉,小腸病變大部手術切除者,可致核黃素吸收不良。此外,嗜酒者也因腸道 吸收減少與生物利用度降低致維生素B2不足。
(三)藥物與金屬影響 某些影響精神的藥物,與各種抗瘧疾藥物,許多金屬及其他物質都可影響維生素的生物活性。
(四)激素失調 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等。
五)排泄增加 當負氮平稀的情況下,包括糖尿病,停用胰島素後,或者在用某些藥後,如硼酸,或長期服用硫胺素製劑,也可出現核黃素排泄增加的現象。在高熱,禁食等情況下,也可使排泄量反應性升高。
【臨床表現】
一般表現為疲勞,工作能力下降,傷口難以癒合等。特徵性症狀主要為陰囊炎、舌炎、唇炎及口角炎。
(一)陰囊炎 有三種類型
1、紅斑型 對稱分布於陰囊二側,約3×4cm大小,邊緣鮮明的紅斑,覆以灰色或棕褐色薄痂,表面粗糙。將痂剝去後,露出微紅的皮膚,無顯著浸潤。損害擴大時可在***根處融合。
2、丘疹型 開始在陰囊一側有幾個散在的黃豆大小的丘疹,顯著高出皮膚,扁平形,上覆棕褐色薄痂,以後增多擴大,密集對稱分布於陰囊縫兩側,約3×4cm,融合成片,多時在陰囊根處融合。***冠狀溝處有不規則,顯著高出皮面的灰黑色厚痂,***上有灰色鱗屑。在恥骨部和腹股溝部有散發毛囊炎或膿瘡。
3、白色丘疹銀屑型 此型少見,但非常典型,在陰囊前一大片由瓜子大小扁平丘疹融合而成,帶銀白色,抓之有銀白色鱗屑脫落。
(二)舌炎 早期舌炎蕈狀乳頭和舌後輪廊乳頭肥厚,前者表現為針頭大紅點。舌中有邊緣鮮明的紅斑,前段稍寬,後段較窄,呈葫蘆狀。重者全舌青紫,顯著腫脹。以後乳頭消失,尤以中部與前部為甚,伴以長短不一的裂隙,有痛感,對熱、酸或辣的食物敏感。
(三)唇炎 多見,表現為微腫,脫骨,色素沉著,裂隙等。
(四)口角炎 多見,口角乳白色,糜爛及裂隙,常有小膿皰與結痂,有痛感。
(五)其他 國外報導脂溢性皮炎與角膜血管增生為本病主要表現,而國內少見,且核黃素對治療角膜血管增生無效。
【治療】
調整飲食。口服核黃素,每日3次,每次5mg,陰囊炎,舌炎10日可愈。局部治療,裂隙可日搽1%~2%硝酸銀液劑;陰囊部可塗5%硫黃霜。
【食物來源】
富含維生素B2的食物
牛奶、動物肝臟與腎臟、釀造酵母、乳酪、綠葉蔬菜、魚、蛋類。
營養補品
有低效和高效兩種不同的攝取方法,一般用量是100mg。維生素B2也和其他B族的維生素一樣,與其他B族的維生素一起服用的話,效果最佳。每天攝取量100-300mg為最適當。
【藥物合用】
與維生素B6、C及煙酸一起作用,效果最佳。
【特殊用途】
維生素B2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缺乏症有哪些?
維生素B2又名核黃素。它是構成黃酶的輔基成分,參與體內生物氧化酶體系。若體核心黃素不足,則導致物質代謝紊亂。
人類缺乏核黃素可以出現多種臨床症狀,常見的有:口角炎、唇炎、舌炎、陰囊炎、脂溢性皮炎以及臉緣炎、角膜血管增生等症狀。上述症狀並非同時出現,而且是非特異性的、最好做診斷性治療(即每日給予核黃素2~6毫克),如果是核黃素缺乏,在1~2周內症狀即有明顯改善。
維生素B2有益性愛
醫藥科普雜誌《求醫問藥-開卷有益》作者: 曉金
維生素B2又稱核黃素,它是人體細胞中促進氧化還原的重要物質之一,還參與體內糖、蛋白質、脂肪的代謝,並有維持正常視覺機能的作用,人體如果缺乏核黃素,就會影響體內生物氧化的進程而發生代謝障礙,繼而出現口角炎、眼瞼炎、結膜炎、唇炎、舌炎、耳鼻黏膜乾燥、皮膚乾燥脫屑等。
核黃素還與人的性生活質量有關,當人體缺少核黃素,尤其是嚴重缺乏時,人體腔道的黏膜層就會出現問題,引起黏膜病變,造成黏膜細胞的代謝失調,具體表現是黏膜變薄、黏膜層損傷、微血管破裂。對於女性生殖器官所造成的傷害則更為嚴重,最典型的症狀,如陰道壁乾燥、陰道黏膜充血、潰破,直接影響性慾,造成性慾減退、性冷淡,由於陰道內腔環境的病理性改變而導致性交疼痛,畏懼同房,即使是勉強過夫妻生活,亦無歡愉快感產生,反而造成女方精神極度緊張恐慌,加劇痛感,長此下去,必然會影響夫妻和睦。要想改變這種不愉快的局面,避免影響夫妻感情,就必須解決造成這種狀況的根本問題,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儘管多吃富含核黃素的各種食物,以防核黃素缺乏症的發生。
核黃素含量較高的食物,如奶類及其製品、動物肝腎、蛋黃、鱔魚、胡蘿蔔、香菇、紫菜、芹菜、橘子、柑、橙等。如果已有症狀者,可按時適量補充維生素B2片,每日服3次,每次服2~10毫克,症狀嚴重者服藥時間可延長至症狀改善時再停藥。 話說核黃素的保健新功效
(文章來源:瀋陽日報)
遼寧中醫學院附屬醫院教授楊元德
核黃素又名維生素B2,屬於維生素類藥品。有衛生常識的人都知道它主要用於防治
口角炎、舌炎、口腔炎、眼結膜炎、脂溢性皮炎、陰囊炎等症。然而,近年最新研究認為核黃素還有利尿消腫、防治腫瘤、降低心腦血管病的功效。
利尿消腫:
由於它對細胞的黏膜具有營養作用,故對腎臟及心臟病引起的水腫均有一定的利尿消腫功效,配合消炎藥或利尿劑套用效果明顯。
防治腫瘤:
早在1970年科學家研究認為動物試驗結果顯示核黃素有明顯的抑制癌細胞作用。
近年進一步研究證明,核黃素有抑制化學物質偶氮苯類(簡稱DAB)物質的致癌作用。核黃素就是參加去偶氮化作用的。
當偶氮化合物的偶氮基被消除後,在產生的新化合物同時也失去了致癌活性。從目前多種致癌因素中,90%為化學因素,其中偶氮苯類物質的致癌作用很強,因而核黃素能對抗這類化學物質,其抗腫瘤作用是相當重要的。每日5~100毫克即可達到防治腫瘤的功效。
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生:
在動物試驗中,發現它對急性心肌梗塞動物模型有顯著抗血小板聚集和保護缺血心肌的作用。臨床觀察到核黃素與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藥阿司匹林相比,防治心腦血管病效果相似,但核黃素無明顯副作用,而優於小劑量阿司匹林。維生素B2能改善心肌缺血和縮小梗塞範圍,改善心臟功能。
近年臨床觀察,攝入大劑量維生素B2可降低腦血管意外的發生率,並能抑制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發生與發展。有專家套用它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每次25毫克,每日3次,連服一個月後效果明顯。對於老年人每日服20至30毫克即可達到預防動脈硬化症、冠心病及中風等症。
維生素B2 Vitamin B2
(性狀與穩定性)
維生素B2為橙黃色結晶性粉末;微臭,味微苦,遇光線易破壞(尤其水溶液)。遇鹼或加熱時,也易分解,遇還原劑引起變質而退色,故應遮光,密封保存。
(體內過程)
維生素B2在利用前,先磷酸化,然後由胃腸道吸收,吸收後分布到各種組織,極少在體內貯存。體內磷酸化的產物為黃素單核苷酸和黃素腺嘌核苷酸。二者有60%與血漿蛋白結合。血漿半衰期1.1小時,主要以代謝物自尿排出,劑量增加,尿中原形藥排出量也增加。
(藥物作用)
維生素B2在體內可轉化為活性磷酸化代謝物黃素單核苷酸(flavine,Mononucleotide,FMN)和黃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lavine Ademine Dinucleotide,FAD)。二者均為組織呼吸的重要輔酶,可參與碳水化合物,蛋白,
脂肪的代謝,維持正常的視覺功能,促進生長。此外FMN加FAD還可激活維生素B6,維持紅細胞的完整性,當體內對缺乏維生素B2時,機體的生物氧化過程受到影響,正常的代謝發生障礙,即可出現典型的維生素B2缺乏症狀。首先出現咽喉炎和口角炎。然後為舌炎,唇炎(紅色剝脫唇),面部脂溢性皮炎,軀幹和四肢出現皮炎,隨後有貧血和神經系統症狀。有些病人有明顯的角膜血管增生和白內防障形成,陰囊炎,陰道炎等。但是,舌炎,皮炎不是維生素B2缺乏所物有的症狀,其他維生素缺乏也有這樣的體徵。核黃素缺乏症很少單獨出現,幾乎總是伴有其他維生素缺乏。
櫻桃
(適應症狀)(1)維生素B2缺乏的預防和治療,如口角炎,唇乾裂,舌炎,陰囊炎,結膜炎,脂溢性皮炎等。
(2)妊娠及哺乳期婦女甲狀腺功能亢進,燒傷,長期慢性感染,發熱,吸收不良綜合徵伴肝膽系統疾病,腸道疾病及胃切除術後維生素B2的補充。 (不良反應與注意事項)(1)維生素B2在正常腎功能狀況下幾乎不產生毒性。但大量服用時尿量呈黃色。
(2)可干擾某些實驗檢查。如尿中螢光測定兒茶酚胺濃度可呈假陽性增高,尿膽元測定呈假陽性。
(藥物相互作用)
(1)乙醇類藥物可影響腸道對維生素B2的吸收。
(2)套用吩噻嗪,三環類抗抑鬱藥,丙碘舒等藥物,維生素B2的量需增加。 (3)與食物同服有利於本品吸收。
(用法與用量)
(1)口服:
治療維生素B2缺乏,成人一次5—10毫克,一日3次,一日是10—35毫克,數日後減為補充膳食所需一日1—4毫克。小兒一日2.5—5毫克,一日3次,數日後改為補充膳食所需,每4千焦(1千卡)熱量攝入0.6毫克。
(2)推薦膳食一日攝入量(RDA,1980),小兒4—6歲1毫克,成人1.6毫克(男),1.2毫克(女),孕婦1.5毫克,乳母1.7毫克。
維生素b2的臨床新用途 
維生素b2(核黃素)是一種常用的維生素藥物,主要用於治療口角炎、舌炎、角膜炎、脂溢性皮炎等症。近年來,臨床發現維生素b2的一些新用途,現將其簡要介紹如下:
治療心絞痛 對28例冠心病患者,每天口服維生素b2 75mg,分三次服,連續治療四周,用藥期間除有心絞痛急性發作給硝酸甘油含服外,不給其他抗心肌缺血藥,然後觀察他們的症狀及心電圖、血象等情況。結果發現,患者在服用維生素b2 7~10天后,心絞痛基本消失,心絞痛發作頻率明顯降低,持續時間也縮短了80%,心肌缺血有明顯改善。
防治偏頭痛 比利時列日大學的醫學家對55名輕度至重度偏頭痛病人進步研究,這些病人年齡為18~65歲,每個月偏頭痛發作2~8次。研究者將病人隨機分為安慰劑和維生素b2 400mg/日治療組,為期三個月。結果顯示,治療組的28名病人偏頭痛發作率較用安慰劑組病人少37%;偏頭痛持續的天數平均每一個月減少三天;偏頭痛指數表現為輕度,即發作程度減輕。
研究人員還發現,對一個月內只出現幾次偏頭痛發作的中度病人,維生素b2的預防作用最為明顯,用藥三個月後可收到最佳療效。將維生素b2的效果與其他用於預防偏頭痛藥物(諸如β-阻滯劑和鹽酸氟桂利嗪)比較,維生素b2有療效好、副反應小和費用低廉的優點。
治療慢性腎炎水腫 對慢性腎炎水腫病例,以往都採用利尿劑,如雙氫克尿塞、速尿等,增加尿液排出而消腫。近年來,我國醫學專家在治療中發現,對慢性腎炎的水腫病人用中藥加服維生素b2(每次五mg,每日三次)治療五個月後,有明顯的利尿消腫作用,患者水腫完全消退,且無任何不良反應。這一發現說明,慢性腎炎病人可以伴有維生素b2缺乏,中藥加用維生素b2治療,既彌補了維生素b2的不足,又有利尿消腫的作用。
防治癌症 科學家最近研究後發現,在食管癌高發區居民的主食中維生素b2水平顯著低下。若給予大量維生素b2,食管癌發生率下降,病人存活率提高。故認為維生素b2與前致癌物的致活和去活有密切關係,維生素b2缺乏可增強化學致癌物的致癌作用。有的科學家最近指出,一般的致癌因素在人體內氧化時需要維生素b2,如果維生素b2攝取量不足,發生肝癌的人比攝取量充足的人群多。給鼠做實驗後結果表明,對缺乏維生素b2的鼠,如果在食物中添加黃麴黴素,五個月後便會患肝癌。若是飼料中拌有維生素b2或蛋黃,則不會發生癌症。這表明維生素b2可幫助分解致癌的黃麴黴素。人體對維生素b2的每日需要量為1.6mg,補充維生素b2製劑或多吃含維生素b2的食物(雞蛋,動物心、肝、肌肉以及牛乳、穀類),將有助於人類防止部分癌症。
更年期適量服些B2好
維生素B2,又名核黃素,是人體維持正常新陳代謝所必不可缺的水溶性B族維生素之一。
據研究,人體對維生素B2的貯存能力有限,多餘的即通過尿液排出體外,因而要注意攝取和補充,以免引起缺乏。B2缺乏時較明顯的症狀是人們早已熟知的口角炎、唇炎、舌炎等。
不久前,國外報導,維生素B2的缺乏還會影響到夫妻之間的性和諧。其中尤其對更年期婦女的影響不容忽視。這是因為當維生素缺乏時,亦可影響到人體腔道的黏膜細胞失調,令黏膜變薄,血管脆性增加,甚至出現脆裂,這對於中老年婦女的生殖器官造成的傷害更為明顯。由於陰道壁乾澀、黏膜充血,故在房事時出現疼痛。
為此,老年婦女應注意從日常飲食中多攝取維生素B2。它在動物性食物內臟、蛋類中含量較多;植物性食物則是紫菜、芹菜。對於中老年婦女來說,可考慮直接通過服用適量的維生素B2片來維持體內的平衡。這種藥按常規劑量服用,一般不會出現不良反應。
需要注意的是這種藥片遇光、熱易分解,因此,注意保存。此藥不宜空腹服用,可在進餐時或餐後服用,吸收較好。服藥後尿液呈黃綠色,不必驚慌,屬正常現象。
維生素的發現是20世紀的偉大發現之一。1897年,C.艾克曼爪哇發現只吃精磨的白米即可患腳氣病,未經碾磨的糙米能治療這種病。並發現可治腳氣病的物質能用水或酒精提取,當時稱這種物質為“水溶性B”。1906年證明食物中含有除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無機鹽和水以外的“輔助因素”,其量很小,但為動物生長所必需。1911年C.豐克鑑定出在糙米中能對抗腳氣病的物質是胺類(一類含氮的化合物),它是維持生命所必需的,所以建議命名為“ Vitamine”。即Vital(生命的)amine(胺),中文意思為“生命胺”。以後陸續發現許多維生素,它們的化學性質不同,生理功能不同;也發現許多維生素根本不含胺,不含氮,但豐克的命名延續使用下來了,只是將最後字母“e”去掉。最初發現的維生素B後來證實為維生素B複合體,經提純分離發現,是幾種物質,只是性質和在食品中的分布類似,且多數為輔酶。有的供給量須彼此平衡,如維生素B1、B2和PP,否則可影響生理作用。維生素B 複合體包括:泛酸、煙酸、生物素、葉酸、維生素B1(硫胺素)、維生素B2(核黃素)、吡哆醇維生素B6)和氰鈷胺(維生素B12)。有人也將膽鹼、肌醇、對氨基苯酸(對氨基苯甲酸)、肉毒鹼、硫辛酸包括在B複合體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