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建設與和諧社會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12月1日)
叢書名: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研究叢書
平裝: 214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213036200
條形碼: 9787213036200
尺寸: 20.8 x 14.8 x 1.2 cm
重量: 299 g

內容簡介

《經濟建設與和諧社會》內容簡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反映了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體現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戰略任務的提出,使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布局,由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發展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這不僅擴展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思想內涵,也是對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理論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豐富和發展,體現了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以及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研究叢書”包括《經濟建設與和諧社會》、《政治建設與和諧社會》、《文化建設與和諧社會》、《社會建設與和諧社會》、《黨的建設與和諧社會》五種,分別由五位在中央機關工作的同志執筆。《經濟建設與和諧社會》為叢書之一,論述了經濟發展與和諧社會的關係。

目錄

第一章 經濟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物質基礎
第一節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目標
一、和諧社會目標的提出
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
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時代意義
第二節 經濟發展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物質基礎
一、貧窮不能導致社會和諧
二、解決當前我國社會的各種矛盾離不開經濟發展
三、經濟發展是和諧社會可持續的重要基礎
第三節 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發展
一、科學發展觀的提出
二、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主要問題
三、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推進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
第二章 統籌城鄉發展促進城鄉和諧
第一節 統籌城鄉發展:構建社會和諧的基礎
一、中共幾代領導集體對統籌城鄉發展的認識
二、城鄉發展失衡:社會不和諧的主要因素
三、城鄉一體化發展: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
第二節 統籌城鄉發展的時機與條件
一、工業化中期: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的發展階段
二、統籌城鄉發展:初見成效且後勢強勁
第三節 新農村建設:統籌城鄉發展的重大舉措
一、新農村建設的“新”內涵
二、在統籌的基礎上推進新農村建設
三、值得借鑑的新農村建設模式
第三章 協調區域發展促進地區和諧
第一節 協調區域發展: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一、區域發展失衡引發社會不和諧
二、協調區域發展的有利時機
第二節 協調區域發展的總體布局
一、東中西互動、優勢互補的戰略布局
二、區域經濟發展的新態勢和新挑戰
第三節 完善區域協調發展的互動機制
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四大機制
二、協調區域發展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四章 公平分配:人與人的和諧
第一節 公平分配是人際和諧的基礎
一、公平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徵
二、公平分配的科學內涵
三、我國當前在分配領域中的不公平問題
第二節 影響公平分配的主要因素
一、公平分配的實現機制
二、影響當前我國社會公平分配的因素
第三節 縮小收入差距實現人際和諧
一、促進公平的經濟成長
二、加強人力資本投資
三、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四、關心社會弱勢群體
第五章 綠色發展:人與自然的和諧
第一節 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矛盾與協調
一、人與自然關係的理性認識
二、經濟發展與自然的矛盾
三、經濟發展與自然的協調
第二節 生態經濟系統的構建
一、生態系統與經濟系統的結構耦合
二、生態經濟系統的平衡與調控
三、生態經濟系統平衡的實現模式
第三節 循環經濟的制度設計
一、外部性內部化
二、環境產權制度安排
三、環境標準化管理
第六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諧社會的體制保障
第一節 市場化改革是實現和諧社會的必由之路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本身就是和諧的統一體
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也是和諧社會的構建過程
第二節 正確認識市場化改革中所產生的社會不和諧問題
一、利益形成機制的轉換與社會不和諧問題
二、經濟發展的非均衡性與社會中的不和諧問題
三、社會不和諧問題只有在深化改革中才能得以解決
第三節 繼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
一、堅持和完善我國基本的經濟制度
二、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三、深化農村改革,完善農村經濟體制
四、完善市場體系,規範市場秩序
五、繼續改善巨觀調控,加快轉變政府職能
六、推進就業和分配體制改革,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