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工程專業

結構工程專業

結構工程是土木工程的六個二級學科之一。研究土木工程中具有共性的結構選型、力學分析、設計理論和建造技術和管理的學科。國內外對該學科歷來都很重視,在複合材料、高強改性混凝土、施工技術與工藝的創新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績。但現代橋樑日趨輕型大跨,對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進一步探索和套用研究的勢頭仍在與日俱增,預示著結構工程學科將是具有很大發展潛力並可望獲得豐碩成果的學科領域。

簡介

結構工程土木工程的六個二級學科之一.研究土木工程中具有共性的結構選型力學分析設計理論和建造技術和管理的學科。

結構工程結構工程
結構工程學是用力學的方法來分析建築物(如:房屋、橋樑、水壩等)和構築物(如:擋土牆、煙囪、構架等)在各種荷載作用下的內力和變形,通過控制結構的內力和變形,達到結構在施工和使用過程中保證一定安全可靠度的目的。傳統分析方法是利用坐標軸簡化各類張量數值方程(如內力、位移等)以求得結構構件(如:梁、柱等)的內力及位移。在電腦出現後,有限元法、非線性分析法等新型分析方法得到廣泛的套用以用於求解各類更加複雜的結構問題(如多種不同性質材料協調工作等)。國內外對該學科歷來都很重視,在複合材料、高強改性混凝土、施工技術與工藝的創新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突破。但現代橋樑日趨輕型大跨,對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進一步探索和套用研究的勢頭仍在與日俱增,預示著結構工程學科將是具有很大發展潛力並可望獲得豐碩成果的學科領域。

培養目標

本學科培養碩士研究生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創業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科學研究、工程技術及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具體要求如下:
1、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擁護中國共產黨,擁護社會主義,具有較高綜合素質,遵紀守法,品行端正,作風正派,服從組織分配,願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

結構工程結構工程

2、掌握本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和必要的實驗技能;熟練運用計算機;了解本學科專業發展現狀和動向;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熟練地進行專業閱讀並能撰寫論文摘要;具有從事本學科領域內科研、教學、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具有較強的綜合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寫作能力。
3、具有創新精神,能充分利用最新科學技術、延伸和拓寬自己的知識進行創造性的工作。
4、堅持體育鍛鍊,具有健康的體魄。

學習年限

碩士研究生的學習年限為3年。碩士生應在規定的學習期限內完成培養計畫要求的課程學習和學位論文。

研究方向

本學科設定以下4個研究方向:
1、工程結構設計理論
2、混凝土結構理論與套用研究
3、軟土地基與基礎工程
4、建築工程管理與施工技術

課程設定

課程設定包括學位課、非學位課、實踐環節。碩士研究生應修最低總學分35學分,其中公共學位課10學分,專業學位課11學分,非學位課12學分,實踐環節2學分。
(一)學位課八門(共21學分)
結構工程結構工程

包括公共學位課和專業學位課

(二)非學位課六門(12學分)

非學位課由導師和碩士生根據專業培養方案的要求和研究方向的需要,以及碩士生原有的基礎和特長、愛好共同確定,給碩士生留有充分的選修靈活性,鼓勵碩士生跨學科、跨專業選修課程,以拓寬碩士生知識面,培養他們的適應能力。

導師應布置60篇以上的中、外文文獻資料讓碩士生閱讀,且外文資料比例應占三分之一以上,並做到有檢查,有考核。

(三)實踐環節
碩士生應參加一定數量的學術活動,考核合格者記1學分。其中,必須在院(系)及以上級別學術會議上至少做一次學術報告,每次0.5學分,參加院(系)及以上級別學術會議,每次0.1學分。另外,還應從其它實踐環節中至少選1個實踐環節,考核合格後取得學分。研究生實踐環節由導師和系主任負責安排、指導、檢查與考核,研究生學院審核確認。
本專業課程設定見附表。

學位論文

論文工作是培養碩士生掌握科學研究方法,使其具有科學研究能力的重要環節。為保證碩士生論文質量,碩士生在校期間,必須在公開刊物上至少發表1篇學術論文。文章應以長江大學為第一署名單位,碩士生本人為第一作者或其導師排序第1,碩士生排序第2。碩士生的畢業論文強調在導師的指導下,由碩士生獨立完成,其主要數據、圖件基本上是碩士生自己採集、編制。採用他人成果需標註,且其數量要嚴格控制。要培養碩士生獨立思考,敢幹創新的精神,充分發揮碩士生的主觀能動性,碩士生在論文開始前要進行文獻閱讀和綜述,進行生產實際的調查研究,積極參加院內外有關學術活動,參加學術活動次數不少於5次,並用中、英文作學術報告1次。碩士生最遲在第三學期末第四學期初進行學位論文的開題工作,並在一定範圍內(在課題組或教研室)進行報告,廣泛聽取意見,經指導教師同意和教研室審定確定後,制定論文工作計畫,開展科學研究。論文的選題要貫徹“三個面向”的方針,選題必須對國民經濟有意義,或在學術上有一定意義或價值。

碩士生在修完規定的學分和撰寫完學位論文後,可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和學校有關規定組織論文答辯。通過答辯者,準予畢業,並由校學位評定委員會批准,授予碩士學位。

培養方式

1、導師應根據培養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則,從每個碩士生的具體情況出發,在碩士生入學後一個月內制訂出研究生的培養計畫。
結構工程結構工程

2、對碩士生的培養採取課程學習和論文工作相結合的方式。既要使碩士生深入掌握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又要使碩士生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整個培養過程應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方針。
3、碩士生指導採取導師負責制或指導小組集體培養的方式。
4、碩士生的課程學習強調學位課以聽課為主,統一考試;選修課可以採取考試、寫讀書報告的形式完成。教師的作用在於啟發他們深入思考與正確判斷,培養碩士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加強碩士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品質教育,要求碩士生認真參加政治理論課和時事政策的學習,積極參加公益勞動。

專業排名

結構工程的排名(建設部)
1同濟大學
2清華大學
3浙江大學
4哈爾濱工業大學
5重慶大學
6東南大學
7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8大連理工大學
9北京工業大學
10天津大學
11華南理工大學
12湖南大學
13廣西大學
14中南大學
15武漢理工大學
16太原理工大學
17北京交通大學
18上海交通大學
19西南交通大學
20福州大學
21華中科技大學
22鄭州大學
23長安大學
24華僑大學
25東北大學
26中國礦業大學
27瀋陽建築大學
28合肥工業大學
29山東科技大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