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末期腎病

終末期腎病

終末期腎臟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發病率高達十萬分之一,以此估計,我國ERSD病人總數約為22萬(按1990年我國的人口統計數),數量較大。在臨床,許多患者忽略了早期的慢性腎臟病跡象,而一旦發展到終末期腎病,雖然也能採取透析、移植等方式維持生命,卻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市民除了自己注意是否頻繁出現夜尿、觀察尿色、尿量的變化外,體檢中的尿常規檢查是發現早期腎臟疾病最簡單、最經濟的方法,而到了從血液腎功能檢測中發現問題,大多數的病人已經丟失了約50%的腎功能。

定義

終末期腎臟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指各種慢性腎臟疾病的終末階段,與尿毒症的概念類似,只是診斷標準有所差異。一般認為當小球濾過率降至15ml/(min.1.73m2)以下時即可診斷。也就是說當慢性腎臟病到了5期時就進入了終末期腎臟病階段。

在終末期腎臟病的早期可無明顯不適,但隨著腎功能的進行性下降,毒素在體內進一步蓄積,可引起尿毒症的各種症狀,如噁心、嘔吐、胃納差、皮膚瘙癢、口氨臭味、水腫等,並可出現貧血等一系列併發症。

流行病學

終末期腎臟病發病率高達十萬分之一,以此估計,我國ERSD病人總數約為22萬(按1990年我國的人口統計數),數量較大。

治療

目前的主要治療方法是血液淨化(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腎移植,可延長病人的生存期,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眾所周知,透析是以糾正病人的一些生理指標為目的,是一種帶有創傷性的終身治療。國內外研究表明,進行透析的ESRD病人的心理狀況對病人預後有重大的影響,各種透析併發症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存質量。探討中醫藥治療在替代治療過程中的合理地套用,可以提高透析效果,降低醫療費用,緩解透析相關症狀,對於提高終末期腎病患者的生存質量有著重大意義。

一、與透析有關的心理問題

53%透析病人有抑鬱、焦慮反應。抑鬱是ESRD病人血透時最多見的心理問題。同血透病人的死亡率有關〔3〕。27%的血透病人有自殺念頭〔4〕。抑鬱的臨床表現主要有四組特徵:(1)抑鬱心境、悲觀、失愉快感;(2)自我評價下降、自責、無用感。嚴重者自罪,萌生自殺之念;(3)睡眠障礙、食慾下降、性慾下降;(4)社交退縮,活動減少。由於抑鬱影響ESRD病人血透的結果,治療血透病人的抑鬱可能改善結果。

焦慮也是較常見的心理反應,尤其是首次透析的病人,他們往往表現對透析成敗的擔憂,以及透析對身體副作用的恐懼,在23例臥床持續性腹透兒童患者分離性焦慮障礙發生率比健康兒童對照明顯升高。周安琪於1993年報導較大系列ESRD透析病人抑鬱焦慮的總罹患率為85.11%,顯著高於同期住院的外科病人,其中抑鬱率為74.47%,焦慮為65.96%,經透析後下降至57.45%,其中抑鬱達53.1%,焦慮則降為12.77%,變化比較明顯,說明透析不僅使生理指標改善,也能導致心理狀況好轉。

透析病人中性心理障礙相當常見,有70%的中年男性發生陽痿。情緒反應、認知曲解及患病後家庭角色的改變為主要的心理影響因素,藥物和激素分泌紊亂也是可能的原因。

0.2%的病人發生透析性腦病,大多見於透析2年以上的病人,表現為言語障礙、口吃、記憶力減退、撲翼樣震顫及全身震顫,以及腦電圖的特徵性改變,病程進展快,死亡率高達29%。

二、與ESRD透析病人焦慮抑鬱反應有關因素的心理生物學研究

抑鬱症狀是ESRD的一種通常反應,但嚴重、持久的抑鬱症狀並不常見。如有,則提示有進行臨床干預的必要。比較嚴重的疾病,過去有抑鬱症病史和社會支持缺乏是發生嚴重抑鬱症的危險因素。1992年研究發現腎功能衰竭病人少見的併發症之一為繼發性甲狀腺功能亢進(SHPT),可致器官質焦慮反應。在1995年研究了慢性腎功能衰竭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和抑鬱症狀群的關係。59例慢性腎衰竭和16例無腎衰的抑鬱病人對照檢查了甲狀旁腺素(PTH)、鈣、磷和精神症狀,發現慢性腎衰伴認知障礙的病人PTH的水平高於抑鬱的病人,提示SHPT在認知障礙為附加特徵的抑鬱症狀群發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抑鬱病人與透析間期體重增加過多直接相關。周安琪則報導抑鬱病與IgM有一定的相關性,提示情緒活動與免疫功能有一定聯繫,這些方面的研究對腎衰病人的治療極其重要,而且心理問題的解決對減少透析併發症(如超量透析間期體增長為重要原因的血透中的症狀性低血壓等)相當重要。

飲食

1、腎衰竭肌酐高飲食對食鹽量限制:正常情況下腎功能不全代償期、氮質血症期患者雖然表現血肌酐高,並開始出現各種輕微的臨床症狀,但由於病理中度損傷,可觀察到有無高血壓以及浮腫情況,控制鹽的攝入量,分別進行低鹽或者無鹽飲食。假如腎功能不全只有腎衰竭肌酐高,但無少尿、沒有浮腫病人不禁鹽和水,維持低鹽飲食。如果有嚴重水腫,包括高血壓甚至是心衰的情況應嚴格限制禁鹽。

2、對於腎衰竭肌酐高患者謹記:煙、酒的限制菸酒的毒害,其中主要是對腎臟、血管的毒害,吸菸、飲酒越多對腎臟血管損傷就越大,更早的加重了腎動脈硬化,更促進腎小球的硬化,因此患者都要嚴格戒菸戒酒,降低造成腎臟更大的損害。

預防

患腎臟病的人遠多於人們的想像。在臨床,許多患者忽略了早期的慢性腎臟病跡象,而一旦發展到終末期腎病,雖然也能採取透析、移植等方式維持生命,卻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

除了少數病人會出現顏面浮腫、肉眼血尿等症狀,比較容易明確自己腎臟功能不全外,相當比例的病人不知道自己有腎臟疾病,在就醫中走了不少彎路。有的病人出現噁心、嘔吐,以為自己患了胃病,有的全身乏力,以為自己貧血……這些以併發症就醫的現象十分普遍,往往耽誤了病情。

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人群是腎臟疾病的高危人群。市民除了自己注意是否頻繁出現夜尿、觀察尿色、尿量的變化外,體檢中的尿常規檢查是發現早期腎臟疾病最簡單、最經濟的方法,而到了從血液腎功能檢測中發現問題,大多數的病人已經丟失了約50%的腎功能。如果不能早期發現和早期阻斷,發展到終末期腎病,即通常所說的尿毒症期,就必須進行腎功能替代治療,雖然可以長期維持生命,但是生存質量受到嚴重影響。在我國,一個終末期腎病患者每年的治療經費非常昂貴。

危害

首先患者現在要放鬆心情,不要過於緊張,對病情本身也不好的。另外,您現在並沒有確診為慢性腎炎,所以不要盲目。那么目前的病情建議您再次複查看看,各個醫院的檢查儀器和標準不一樣,檢查的結果也是不一樣的。蛋白的出現的原因也是比較多的,所以在病情沒有確診之前,不要著急,應該積極的進行確診,如果是慢性腎炎,早期發現,就是可逆階段,積極的治療就可以。

病情的產生都會造成免疫力的下降,但是想告訴患者朋友的是,免疫力低會誘發腎炎,這一點是患者朋友應該清楚的,這些對您注意及預防疾病也是很重要的。

另外,您可能還不知道,免疫力的高低對您的身體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很多慢性腎炎都是由於免疫力低下或者是免疫力紊亂所造成的。慢性腎炎之所以會產生,就是身體由於外界的病毒及細菌和一些其他的治病因子等侵入人體內,有由於免疫力低下或者是免疫力紊亂,導致這些致病因子與抗體免疫過激,從而產生了大量的免疫複合物,這些免疫複合物不斷地沉積,導致腎臟內的五個固有細胞受到了損害,於是表現出來的就是患有腎炎。

檢查

1、腎功能檢查:如果患者腎臟出現炎症,腎小管的功能會下降,尿鈉、尿鉀排出的量會變多,代謝性酸中毒。尿少的時候鉀會變高,晚期時腎小球功能會出現障礙、血尿素氮喝肌酐會變高,最終導致尿毒症的發生。

2、尿培養檢查:尿培養是指對正常尿液里的細菌進行培養。正常尿液應是無菌液體,但人體的泌尿生殖道外表有各種細菌存在,女性陰道內由於pH偏酸,一般沒有致病菌存在,而寄生著許多乳酸桿菌等條件致病菌。隨著pH的改變,正常菌群也會隨之發生改變。所以做尿培養應無菌留取尿液(最好在醫生指導下,清洗和消毒外尿道),排除外界細菌干擾,準確地檢測尿液是否存在細菌,是致病菌還是條件致病菌。

3、尿常規檢查:沒有患上腎炎的症狀就是尿蛋白通常都是微量或者是少量的,蛋白尿大於3.0/24小時。尿沉渣會出現少量的紅細胞和白細胞,如果發現有白細胞管型對診斷本病非常的有幫助,不過卻不是腎炎的特徵。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