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錐菊提取物

紫錐菊提取物

紫錐菊提取物以乾燥紫錐菊帶花全草為原料,原料經粉碎(14目),裝罐,以70%乙醇-水為溶劑,加熱回流提取三次,每次2小時,合併三次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提取液無醇度後,繼續加熱濃縮蒸發水至比重d=1.10-1.15的浸膏,用噴霧乾燥塔噴霧乾燥得紫錐菊提取物粉末,經粉碎,過篩,混合包裝得成品。目前,西安金綠生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是紫錐菊提取物的主要生產廠家和技術研發單位。

基本信息

紫錐菊提取物
英文名稱:Echinacea Herb P.E
拉丁學名:Echinacea purpurea
中文名:紫錐菊
科:菊科
屬:紫錐花屬
使用部位:全草
植物來源:松果屬植物紫錐菊(Echinacea purpurea)

歷史

紫錐菊是平原印地安部落使用最廣泛的藥用植物,一般用於感冒,牙疼,毒蛇咬傷和其它外傷。美國土著多年以來套用其作為增強免疫系統和清血的替代醫藥,特別是在季節變化和感冒咳嗽多發季節。在1887年,其被引進美國綜合治療體系中並將其宣揚用於從感冒到梅毒的多種疾病。對該草藥的現代研究開始於30年代的德國。

功能

紫錐菊的主要活性成分,多酚,咖啡酸衍生物和多糖有以下功能:
1.免疫刺激作用
菊糖:通過增加粒細胞與白細胞的數目而發揮作用,提高單核細胞與中性病毒的趨藥性而產生溶菌作用。
多糖:T淋巴細胞與巨噬細胞表面的碳氫化合物受體產生免疫刺激作用,能增加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並且刺激巨噬細胞增加腫瘤壞死因子、干擾素、白細胞介數的數目,能破壞腫瘤細胞。
烷基胺與咖啡酸衍生物:親脂性烷基胺能增加巨噬細胞吞噬能力。
紫錐菊:提高非特異性T細胞的活性,產生干擾素,促進淋巴細胞的分泌,減少T-輔助細胞,降低T-輔助細胞與抑制因子比值。
2.組織更新與抗感染作用
抑制玻璃酸酶(透明質酸酶),能刺激纖維母細胞的增長與葡萄糖胺酶的合成,產生皮質酮類作用,促進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多糖有抗感染的作用。
3.抗菌作用
紫錐菊苷與咖啡酸衍生物有弱抗菌活性。
4. 抗病毒作用
能抑制流感,皰疹及起泡病毒,抗病毒活性歸功於透明質酸酶的抑制作用,能阻礙細胞表面的病毒受體。
5.毒副反應
用量過多肯導致發低燒,敏感人群可能出現皮炎。
適用範圍
紫錐菊及其提取物用於普通的感染或創傷、感冒或者流感、念珠病毒、念珠菌喉炎、葡萄球菌感染、尿路感染、骨盆炎症(P.I.D)、扁桃體發炎、上呼吸道感染、傷口發炎、牙痛或者口腔感染、蚊蟲、動物或蛇叮咬、血液食物中毒、癤子、膿腫、濕疹等等。改善急、慢性咽炎所致的咽喉腫痛,乾燥灼熱,聲音嘶啞;增強免疫系統,預防流感,縮短傷風感冒,減輕咽喉腫痛、中輕度感染、感冒、咳嗽、流感及其它上呼吸道不適症狀。促進蛋白質合成以及參與合成和免疫有關酶的方面均起重要作用。潤養骨髓、提高免疫。 有效改善復發性口腔潰瘍、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等症狀。

化學成分

該產品主要由菊苣酸組成,化學結構如下:
Choric acid C22H18O12
中文名稱:菊苣酸
中文別名:2R,3R)-2,3-雙[[(E)-3-(3,4-二羥基苯基)丙-2-烯醯]氧]丁二酸
英文名稱:Cichoric acid
英文別名:(2R,3R)-2,3-bis[[(E)-3-(3,4-dihydroxyphenyl)prop-2-enoyl]oxy]butanedioic acid CAS號:70831-56-0
分子式:C22H18O12
分子量:474.37CAS號:6537-80-0

藥理作用

降血糖,降脂保肝,抗菌,抗過敏,降尿酸等,菊苣酸能抑制透明質酸酶和HIV-1整合酶,並在體內體外具有細胞吞噬促進作用和抗病毒活性。

參考文獻

張瑩,劉珂,吳立軍. 紫錐菊屬藥用植物研究進展[J] 中草藥, 2001,(09) .
路梅,張發成,王俊平. 藥用植物紫錐菊的組織培養與快速繁殖[J] 浙江農業科學, 2006,(03)
Nusslein B, Kurzmann M, Bauer R, et al. Enzymatic degradation of cichoric acid in Echinacea purpurea preparations .J Nat Prod, 2000,63, 63 :1615-1618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