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17防空飛彈

紅旗-17防空飛彈

紅旗-17防空飛彈(中國代號:HQ-17),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批量裝備俄制道爾-M1型低空野戰防空飛彈系統的同時引進所有技術資料,並將其進行國產化的一款防空飛彈,自行生產編號為“紅旗-17”。紅旗-17防空飛彈底盤採用了7個小直徑輪,與“道爾”M1相同 ,但是整個底盤略高於原版。其他外形酷似“道爾”M1、跟蹤雷達整合在一輛發射車上,是垂直發射型,整個系統構造與“道爾”M1幾乎一樣。 紅旗17防空系統將雷達、飛彈和制導站集於同一裝甲車,採用垂直冷彈發射。可對付速度700 米/秒,12g過載的空中目標。攻擊距離12KM。每輛車上裝載2個飛彈模組,每個飛彈模組由1個運輸發射箱和4枚9M331飛彈組成。飛彈的發動機是單室雙級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飛彈採用無線電指令制導。

基本信息

背景

中國紅旗-17機動近程防空系統 中國紅旗-17機動近程防空系統
中國陸軍機械化部隊伴隨防空系統是95式4管25高炮系統,它的射速較高,近程防禦能力較強,但是缺點就是彈丸重量較低,射程近,根據高炮部隊做的評估,25毫米高炮的彈丸在飛行2公里之後對武裝直升機基本上沒有殺傷能力,而第一代武裝直升機如AH-1S/W配備的陶式反坦克飛彈射程可以達到4公里,所以95式4管25毫米高炮對抗AH-1S/W這樣的武裝直升機都比較困難,更別說AH-64這樣的第二代武裝直升機。 

針對95式4管25毫米高炮這個缺點,中國為其加掛了FN-6攜帶型防空飛彈系統,將其升級為彈炮合一防空系統,FN-6對於武裝直升機這樣的目標,射程可以達到4-5公里,升級之後,95式4管25毫米高炮具備了對抗第一代武裝直升機的能力。

紅旗-17防空飛彈紅旗-17防空飛彈

不過這樣彈炮合一防空系統最大缺點就是備彈有限,最多只能掛載8枚防空飛彈,如果備彈過多,對於炮塔的轉動和反應能力也會有一定的影響,所以中國又研製了35毫米雙管自行高炮系統,它配備了類似AHEAD這樣的先進炮彈,射程可以達到4公里,具備與第一代武裝直升機做鬥爭的能力,但是面對使用第二代武裝直升機尤其是配備了毫米波雷達的AH-64D這樣的武裝直升機仍舊是力不從心。

新世紀以來,AH-64D在中國周邊國家和地區呈現快速擴散的態勢,日本韓國印度台灣地區都先後引進了AH-64D/E武裝直升機,這些對中國形成了較大的威脅,所以中國引進了俄羅斯TOR機動近程防空系統,並在此基礎上研製了國產紅旗-17機動式近程防空系統。

發展沿革

紅旗-17防空飛彈紅旗-17防空飛彈
道爾-M1型低空野戰防空飛彈是俄羅斯“安泰”設計局80年代研製的近程地空飛彈系統,俄羅斯稱9K330“道爾”(TOR),北約稱為SA-15(薩姆-15),其最新改進型為9K331“道爾-M1”(TOR-M1),1993年裝備部隊。“道爾-M1”系統是世界上同類地空飛彈系統中唯一採用三坐標搜尋雷達,具有垂直發射和同時攻擊兩個目標能力的先進近程防空系統。

1995年開始,中國方面向俄羅斯提出要求進口了150套“道爾”M1防空飛彈,同時進口所有技術資料,同時獲得了兩個營的“道爾”M1出口到中國。

2013年12月,軍事雜誌漢和防務評論報導“紅旗17”的秘密存在已經至少10年,但是中國卻沒有大肆的宣傳。據《漢和》估計紅旗-17至少裝備了2個團以上,因為裝備不足,中國陸軍希望依靠紅旗-16、紅旗-17組成新的野戰系統,達到中(50公里)-低(20公里)以下的射程,紅旗-16是車載式,只能進行點面攻擊,而紅旗-17是履帶式的,可以隨時進攻。另一種射程比較近的紅旗-64,主要裝備了空軍。同時暫時沒有中國海軍裝備紅旗-17的訊息和出口紅旗-17。

紅旗-17防空飛彈--中國版Tor-M1履帶式野戰防空飛彈系統全面取代“人到中年”的"紅旗-61A",其中,後者由於功能同作戰範圍與"紅旗-7"接近,很可能對其市場占有率構成威脅。

技術特點

紅旗-17防空飛彈系統紅旗-17防空飛彈系統
紅旗-17防空飛彈底盤採用了7個小直徑輪,與“道爾”M1相同,但是整個底盤略高於原版。其他外形酷似“道爾”M1、跟蹤雷達整合在一輛發射車上,是垂直發射型,整個系統構造與“道爾”M1幾乎一樣,相信也是6枚飛彈安裝在垂直發射器內。

紅旗-17的跟蹤雷達天線外形更加接近“道爾”M2E,而不是早期型“道爾”M1。《漢和》認為紅旗-17和“道爾”兩者的尺寸是一樣的,因為仿製型號是一樣的,同時《漢和》認為紅旗-17在性能上不會超過“道爾”M1,例如射程、射高等。

“道爾”防空飛彈應該與紅旗-17外形上基本一致,全長3.5米,彈重是165千克,射高為0.01-6千米,有效射程是1-12千米,最大飛行速度可達2.3M-850米/秒。

紅旗-17比TOR系統有一定的改進,首先它採用平面相控陣雷達替代了TOR的機械掃描雷達,因此它的目標搜尋能力更強,這也是它與TOR最為明顯的外部區別,另外可能用國產光電探測系統替代引進系統的電視跟蹤系統,從而提高了整個防空系統的電子對抗能力,此外由於元器件的進步,紅旗-17的在信號/數據處理能力也優於TOR系統,因此從整體上來講,紅旗-17性能要優於我國引進的TOR系統,可以與後期改進型相比。

現實意義

紅旗-17防空飛彈系統紅旗-17防空飛彈系統
紅旗-17的研製成功,有效的提高中國陸軍機械化部隊的防空能力,尤其是對抗AH-64D這樣先進武裝直升機的能力,它配備的飛彈射程達到12公里,可以覆蓋海爾法機載反坦克飛彈的射程範圍,這在AH-64D在本地區擴散的今天顯然是非常寶貴的。由於紅旗-17的搜尋、跟蹤、攻擊一體化,其反應速度較快,從探測到目標到攻擊在10秒鐘以內,所以也可以作為艦載近程防禦系統使用,配備中輕型水面艦艇。

中國產紅旗-17系統與道爾一樣,採用了三位一體的模式,即實現了搜尋雷達制導雷達、飛彈及指揮系統裝備在一輛戰車上面,具備了獨立作戰能力,從道爾的射界範圍來看,紅旗-17較好的實現與國產35毫米自行高炮系統的對接,可以為機械化部隊提供較為全面的防空掩護,可以更好的對抗AH-64這樣的先進武裝直升機,,進入新世紀AH-64在中國周邊國家和地區呈現擴散的態勢,在這種情況下,紅旗-17的裝備就更加有實際的意義,使得中國防空能力邁上新水平。

服役情況

紅旗-17防空飛彈紅旗-17防空飛彈
國產紅旗-17系統與道爾一樣,採用了三位一體的模式,即實現了搜尋雷達、制導雷達飛彈及指揮系統裝備在一輛戰車上面,具備了獨立作戰能力,從道爾的射界範圍來看,紅旗-17較好的實現與國產35毫米自行高炮系統的對接,可以為機械化部隊提供較為全面的防空掩護,可以更好的對抗AH-64這樣的先進武裝直升機,,進入新世紀AH-64在中國周邊國家和地區呈現擴散的態勢,在這種情況下,紅旗-17的裝備就更加有實際的意義,使得中國防空能力邁上新水平。

2017年8月中印邊界對峙持續,日前中國被拍攝到疑似使用運輸火車,將素有‘武直殺手’之稱的紅旗-17近程防空飛彈系統運至西藏。印度陸軍訊息人士曾在6月披露,該國陸軍首次在中印邊境地區部署一支由10架‘北極星’輕型武裝直升機組成的中隊。此時解放軍將紅旗-17西送,無疑就是衝著印度而來。

紅旗-17被形容為世界最先進的野戰機動防空系統,主要裝備機械化步兵和裝甲部隊。該飛彈是在俄羅斯‘道爾-M1’地空飛彈基礎上的中國國產改進型產品。紅旗-17將雷達飛彈和制導站集於同一裝甲車,雖然看上去塊頭很大,其實機動性能很強,而且雷達天線具有自動穩定系統,能夠在行進間搜尋目標,一旦接到開火指令,從行駛狀態轉為短停發射狀態只要5秒,連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環境下也能正常運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