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馬山

在荊州城西的八嶺山,靠路邊有一道嶺,人們叫它系馬山。傳說關公鎮守荊州時,在點將台附近的校場操練人馬。他牢記軍師諸葛亮領兵入川時的告誡,東和孫權,北拒曹操,時刻準備北伐中原。

基本信息


簡介

荊州城西的八嶺山,靠路邊有一道嶺,人們叫它系馬山。傳說關公鎮守荊州時,在點將台附近的校場操練人馬。他牢記軍師諸葛亮領兵入川時的告誡,東和孫權,北拒曹操,時刻準備北伐中原

故事

有一天,關公正在校場練兵,忽然見一匹快馬飛奔而來。馬上跳下一名小校,跑到關公面前報告說:“啟稟將軍,曹軍大將曹仁,起兵五萬犯境。”說完,又將曹軍的進軍路線、行軍速度及糧草運輸情況詳細報告。關公聽了,沉思片刻,計上心來,隨後叫關平派人擂響聚將鼓。

正在操練的將士,聽到聚將鼓聲,立即整裝備馬,到點將台下集合。關公同眾將商議後,分撥人馬,準備糧草,以關平為先鋒,前往禦敵,其他人馬依計而行。

在當陽沮漳一線,荊州軍設下埋伏,以逸待勞,一戰告捷。曹仁的5萬人馬,損失大半,他本人武藝高強,但也不是關公的對手。若不是關公刀下留情,曹仁早就作了異鄉鬼。曹軍全線崩潰,關公揮師乘勝追擊,直追到襄陽城外。曹仁閉城固守,以待援兵。 關公見曹仁閉城不戰,便留下一支人馬監視曹軍。自己帶大隊班師回荊。一路上,襄陽、南郡的百姓自動前來勞軍,人馬前進速度很慢。走了五六天,隊伍才來到校場。

荊州城的百姓,聽說關公打了勝仗,殺豬宰羊,抬著整頭的豬羊,到校場犒勞三軍。關公騎著赤兔馬在後隊,他剛到校場附近,就被百姓推選的幾位老者圍住。關公見此情景,只得下馬施禮。一位白鬍子老者迎上前去,雙手捧著一份禮單說道:“將軍率正義之師,抗擊曹兵,旗開得勝,老朽受全城百姓之託,特來勞軍,區區薄禮,望將軍笑納!”

關公連忙將老者扶起,說道:“關某受命防守荊州城的不僅要保一方安寧,而且還要揮師北上,除逆賊,扶漢室。今一小勝,何足掛齒。鄉親們的盛情,關某心領,這些錢物,請老伯帶回去。等到收復中原的那一天,關某再受不遲。”

老者聽關公這么說,哪裡肯依,圍住關公磨嘴皮。關公邊走邊推辭,老者們一個接一個輪番說理,關公就是不收,婉言謝絕,走著走著,不覺已到西門口,從校場到西門,不過五六里路程,他們卻走了一個多時辰,眼看天色將晚,老者們勸說不過關公,只好告辭。

送走老者,關公這才想起赤兔馬。這時周倉扛著青龍偃月刀走過來,關公問他赤兔馬何在,周倉說不知。關公又問左右隨從,他們說馬被人牽去,不知拴在何處。關公決定返回校場去找。他叫周倉留下等候,自己帶幾名隨從來到點將台。

已到掌燈時分,兵營里燈籠高掛,天空只有幾顆星星閃爍。關公一行人從點將台找到校場,又從校場找到八嶺山。突然,一聲馬的嘶鳴聲傳來,關公聽得出,這是赤兔馬在叫。他們順著聲音找去,在路邊的一座山嶺下,發現了赤兔馬,旁邊還有一個老者。

原來,關公被人們圍住,下馬後未將韁繩交於馬童,赤兔馬自行走脫。一位老者認出這匹馬是關公的坐騎,於是在離校場不遠的八嶺山下,找到一棵樹,將馬系在那裡。老者為防赤兔馬走失,主動在此看守。關公了解原由後,再三向老者致謝,隨後回到荊州城。後來,人們把路邊的這道嶺,叫做系馬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