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運動性興奮

精神運動性興奮

精神運動性興奮(psychomotor excitement)常區分為協調性和不協調性精神運動性興奮兩種。協調性精神運動性興奮時,患者動作和行為的增加與思維、情感活動協調一致,並且和環境協調一致。患者的動作和行為是有目的的,可理解的。多見於情感性精神障礙躁狂發作。不協調性精神運動性興奮時患者的動作、行為增多與思維及情感不相協調。患者的動作雜亂無章,動機和目的性不明確,使人難以理解。多見於精神分裂症的青春型和緊張型,也可見於意識障礙的譫妄狀態時。

基本信息

簡介

精神運動性興奮精神運動性興奮
精神運動性興奮指言語動作均見增多者,分為:

1.協調性精神運動性興奮指言語動作協調有序,動作有目的,與現實不脫節,以輕躁狂性興奮最有代表性。

2.非協調性精神運動性興奮表現言語動作紊亂,動作缺乏目的,常有突然衝動行為,不能與周圍人進行適當的接觸。如精神分裂症的緊張性興奮可有突然的衝動傷人行為,而言語卻呈緘默或刻板言語,令人費解。幻覺妄想性興奮由於不能為現實檢驗糾正,行為受幻覺妄想支配,也常是不協調的。意識模糊時感知、思維都有混亂,與環境失去接觸,通常如有興奮都是非協調性的。

病因

協調性精神運動性興奮多見於躁狂症分裂症的緊張型和青春型,及譫妄狀態均可出現非協調性精神運動興奮,但譫妄狀態病人的意識障礙明顯。

診斷

常見出現精神運動性興奮的精神障礙

1、分裂症,如緊張型或青春型分裂症病人可以發生精神運動性興奮,而偏執型病人在幻覺、妄想影響下,可發生情緒激動的精神運動性興奮;

2、心境障礙:躁狂發作一般為協調性精神運動性興奮,表現為:①情感高漲;②聯想加速;③動作很多;

3、癔症性情感爆發:是在精神刺激後發病,表現誇張表演的姿態訴說他們的委屈和憤怒,帶有發泄的特徵。一般持續1—2個小時。由於癔症樣發作可見於多種疾病,故需要仔細予以排除;

4、嚴重應激障礙:在急劇而強烈的精神刺激下突然起病,表現為情緒興奮,躁動不安。病人的言語內容易理解,多與精神因素或本人經歷有關,持續時間不長;

5、人格障礙

1)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病人的行為不符合社會規範,缺乏自控能力,行為具有衝動性,易與人爭執,甚至發生鬥毆傷人行為。雖然事後會承認錯誤,但缺乏罪責感,因此屢教屢犯,發作呈陣發性;

2)衝動型人格障礙:為陣發性發作的難以自控的情感衝動,以致突然暴怒甚至暴行,事後後悔,但下次又同樣發作,為陣發性發作,衝動型人格障礙病人平時與人保持較好的關係;

3)表演型人格障礙:多為女性,喜歡追求新奇、自我中心、文過飾非,甚至發生病態說謊。開始於成年早期,並一直持續到成年或終生;病人的人格明顯偏離正常,如情感不穩,過度警覺,行為或情感具有衝動性和不能自控,因此明顯影響社會功能,使得病人環境適應不良並感到痛苦。病人缺乏自知之明,雖重複發生嚴重後果,仍不能使其自行糾正;

6、精神發育遲滯:病人自我控制能力減低,因此容易出現衝動行為,這種興奮狀態一般持續時間很短,十幾分鐘至幾十分鐘便可平息;

7、癲癇,如有些病人在癲癇發作後出現意識模糊和興奮,另有些病人表現為精神運動性發作,可持續幾分鐘至幾天,突然中止,醒後多完全遺忘,腦電圖檢查異常;

8、軀體疾病、中毒的譫妄或類躁狂狀態也常有精神運動性興奮。

鑑別診斷

精神運動性興奮精神運動性興奮
(1)躁狂性興奮。躁狂發作的臨床相。患者的言語和動作明顯增多,其思維、情感活動和言語行為一般存在內在聯繫,與周圍環境也有一定聯繫,其增多的活動具有一定的目的指向,在相當程度上能夠被周圍人理解,因此屬於協調性精神運動性興奮。特別嚴重的躁狂性興奮狀態可以達到與環境不協調的程度,有時容易與其他類型的興奮混淆,需要詳細地了解病史,進行全面細緻的精神檢查、軀體和實驗室檢查。

(2)青春性興奮。精神分裂症青春型的臨床相,屬於不協調性精神運動興奮。患者的言語動作既無動機也無目的,與自身思維、情感活動不協調,即喪失內在聯繫。動作雜亂無章,常有作態、古怪離奇的行為。行為與外界環境也不協調,具有精神活動全面“瓦解”的性質。

(3)緊張性興奮。見於精神分裂症緊張型,特點是突然出現極度行為紊亂並常伴有嚴重的衝動破壞傷人行為,具有很大的危險性。常與嚴重的木僵交替出現,二者的轉換也十分突然。緊張性興奮目前已經比較少見。

(4)器質性興奮。見於急性腦病綜合徵或其他器質性病變導致的精神障礙,多伴有意識障礙。臨床表現的變異程度較大。

(5)反應性興奮。常見於急性應激障礙,在異乎尋常的精神刺激下,急性發生狂呼亂喊或運動性不安表現,持續時間一般在幾小時以內。

預防

安全和生活護理

1、提供安靜的環境,引導病人注意安全,並阻止他人圍觀和挑逗。嚴重興奮的時應住單間隔離,確保全全;

2、對病人態度良好,穩定病人情緒,保證休息。做好日常生活護理,減少外界刺激,鼓勵參加個人喜歡並可以自控的活動;

3、引導鼓勵病人按時料理個人衛生,對病人異常的打扮和修飾給予婉轉的指正,教會更好的體現個人修養和身份;

4、讓病人單獨進食,減少周圍事物的干擾,加強監護,防其暴飲暴食。按時督促和協助病人進食足夠的食物和水分,如果病人處於極度興奮激越狀態,可在數人協助或保護下耐心餵飯。選擇適當的時機給病人講解其飲食無節的原因和危害,引導病人自行控制過度活動,能自行正常進食飲水;

5、引導病人參與他喜愛的活動,如簡單的小手工操作等,並配合恰當的肯定和鼓勵,既增強病人的自尊,又使病人過盛的精力得以自然疏泄;

6、不採取強制性言語和措施,對其過激言行不辯論,但不輕易遷就,應因勢利導,鼓勵病人按可控制和可接受的方式表達與宣洩激動和憤怒,對其打抱不平行為必須婉言謝絕。在日常溝通、治療護理,需要與病人發生軀體接觸時應謹慎,必要時應有他人陪同;

7、在急性期應查閱病人書信,目的在於防止病人在自控能力下降期間,造成權益損失,甚至法律糾紛。

心理護理

1、分析病人的合理與不合理要求,適當滿足合理要求。注意對病人的品德和安全教育。

2、選擇適當時機讓病人認識自己的情感失控是病態,從主觀上能夠主動調整情感和行為。

特殊護理

1、興奮(包括躁狂)行為的防範:

1)對有嚴重躁狂發作的病人應安置重病室,並有專人護理;

2)遵醫囑給各種對症藥物,注意觀察藥物治療作用與副反應;

3)對持續躁動的病人要注意保證病人的營養,每日攝入的水份不應少於3000ml,並注意觀察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的變化;

4)對於興奮病人,也應注意防衝動傷人、毀物和其它意外。檢查和治療時防止損壞器械和用品,不聽勸說者應在約束之後進行檢查或治療;

2、一旦衝動時,應採取有效措施。儘快終止和預防再度發生衝動行為。如難以制止衝動,可隔離或保護約束病人,認真執行保護約束護理常規,並及時報告醫生採取進一步措施;

3、在衝動後,做好事後心理護理,制訂針對性的防範措施。在病人安靜合作解除隔離或約束時,仍要解釋隔離或約束的必要性。對於受衝動損害的人應立即妥善處理。

四、健康教育隨著病情的好轉,教會病人克服性格弱點,正確對待疾病和面對未來,掌握堅持長期治療防止復發的重要性及具體措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