籮藦

籮藦

籮藦,一種中藥材,主治補益精氣,通乳,解毒。治虛損勞傷,陽萎,帶下,乳汁不通,丹毒瘡腫。

概述

中文學名:籮藦拉丁名:Metaplexis japonica (Thunb.) Mak.

界:植物界門:被子植物門綱:雙子葉植物綱目:龍膽目科:蘿藦科屬:籮藦屬

科:籮藦科

籮藦籮藦

【名稱考證】芄蘭,雀瓢,苦丸,白環藤,熏桑,雞腸,羊角菜,羊奶科,細絲藤,過路黃,合缽兒,婆婆針扎兒,婆婆針袋兒,羊婆奶,婆婆針線包,奶漿藤,奶漿草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質藤本

地理分布

最高海拔:800
生 境:腳灌叢中,河岸,田野,路旁
是否栽培:野生
國內分布:分布河北、河南、山東、陝西、江蘇、浙江、湖北、福建、四川、遼寧等地。

藥用價值

【藥用部位】蘿藦的全草或根。本植物的果實(蘿藦子)、果殼(天漿殼)亦供藥用。
【性味歸經】甘辛,平。①《品匯精要》: “味甘辛,性溫,無毒。”②《綱目》: “甘,微辛。” ③《四川中藥志》: “性平,陳淡,無毒。”入腎、肝二經
【功效主治】補益精氣,通乳,解毒。治虛損勞傷,陽萎,帶下,乳汁不通,丹毒瘡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2兩。外用:搗敷。
【用藥忌宜】陰虛火旺者慎服。
【用藥配伍】配熟地黃,精血雙補;配淫羊藿,溫腎壯陽,補益精血;配黃芩、黃連,清熱解毒;配半邊蓮,清熱解毒;配王不留行,活血通絡。
【炮製方法】洗淨、陰乾、備用。
【藥材鑑定】本品為蔓性草本,折斷後有白色液流出,全體被柔毛,葉生,卵狀心形,花冠綠白色,內帶淡紫色。
【古籍考證】出自《本草經集注》;①陶弘景:“蘿藦葉厚大,作藤,生摘之,有白汁,人家多種之,可生啖,亦蒸煮食也。”②《本草拾遺》:“蘿藦,按陶注枸杞條雲敷腫。東人呼為自環藤。生籬落間,折有白汁,一名雀瓢。此(《唐本草》)注又雲雀瓢是女青。然女青終非白環,二物相似,不能分別。③《綱目》:“蘿藦,三月生苗,蔓延籬垣,極易繁衍。其根白軟,其葉長而後大前尖,根與莖葉,斷之皆有白乳如構汁。六、七月開小長花如鈴狀,紫白色。結實長二、三寸,大如馬兜鈴,一頭尖,其殼青軟,中有白絨及漿,霜後枯裂則子飛,其於輕薄,亦如兜鈴子。一種莖、葉及花皆似蘿藦,但氣臭根紫,結子圓大如豆,生青熟赤為異,此則蘇恭所謂女青似蘿藦,陳藏器所謂二物相似者也。蘇恭言其根似白薇,子似瓢形,則誤矣,當從陳說。此乃藤生女青,與蛇銜根之女青名同物異。”
【化學成分】根含酯型甙,從中分得妊烯型甙元成分苯甲醯熱馬酮(Benzoylramanone)、蘿藦甙元 (Metaplexige-nin)、異熱馬酮(Isoramanone)、肉珊瑚甙元(Sarcostin)、蘿藦米寧 (Gagaminin)、二苯甲醯蘿藦醇(Dibenzoylgagaimol)、去醯蘿藦甙元、去醯牛皮消甙元 (Deacylcynanchogenin)、夜來香素(Pergularin)、去羥基肉珊瑚甙元(Utendin)等。莖、葉也含妊烯類甙,在其水解產物中有加拿大麻糖(D-Cymaroso)、洋地黃毒糖(Digitoxose), 以及肉珊瑚甙元、蘿藦甙元、苯甲醯熱馬酮、夜來香素、去羥基肉珊瑚甙元等。其乳汁含蛋白酶。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