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元侍御書

謹詳足下所論載,校之史法,若濟者固當得附書。 濟逢父子自吾人發《春秋》,美君子樂道人之善。 足下與濟父子俱宜牽聯得書。

基本信息

【名稱】《答元侍御書》
【年代】中唐
【作者】韓愈
【體裁】散文
【出處】《韓昌黎文集》

作品原文

答元侍御書
九月五日,愈頓首,微之足下:前歲辱書,論甄逢父濟識安祿山必反,即詐為喑棄去⑵。祿山反有名號,又逼致之,濟死執不起,卒不污祿山父子事。又論逢知讀書,刻身立行,勤己取足,不乾州縣,斥其餘以救人之急。足下繇是與之交,欲令逢父子名跡存諸史氏。
足下以抗直喜立事,斥不得立朝,失所不自悔,喜事益堅。微之乎,子真安而樂之者!謹詳足下所論載,校之史法,若濟者固當得附書。今逢又能行身,幸於方州大臣以標白其先人事,載之天下耳目,徹之天子,追爵其父第四品⑷,赫然驚人。逢與其父俱當得書矣。
濟逢父子自吾人發《春秋》,美君子樂道人之善。夫苟能樂道人之善,則天下皆去惡為善,善人得其所,其功實大。足下與濟父子俱宜牽聯得書。足下勉逢令終始其躬,而足下年尚彊,嗣德有繼將大書特書,屢書不一書而已也。愈既承命,又執筆以竢。愈再拜。

作品注釋

⑴元侍御:即元稹,字微之。河南人。
⑵喑(yīn):失聲不能言也。猶似雲失音。
⑶失所不自悔:元和五年,元稹以監察御史分司東都執政。以其年少,務作威福,貶江陵士曹。
⑷追爵其父第四品:元和八年正月,以袁滋為襄州刺史、山南東道節度使。滋辟逢為文學掾,且表其父節行,與權皋同科,宜載國史。詔曰:故朝散大夫甄濟可贈秘書少監。

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居唐宋八大家之首。字退之,河南南陽(今河南孟州)人。常據郡望自稱昌黎韓愈,後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世稱韓文公。公元792年(貞元八年)進士及第,先後為節度使推官、監察御史、國子博士、史館修撰、中書舍人、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等職。在政治上反對藩鎮割據,在文學上反對魏晉以來的駢文,提倡古文,主張文以載道,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並稱“韓柳”。詩與孟郊並稱“韓孟”。有《韓昌黎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