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全國技工院校技能大賽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促進技工院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加快培養高技能人才後備力量,引導廣大師生努力鑽研技術,走技能成才之路,並為參加世界技能大賽選拔優秀選手。

比賽項目

本次大賽設世界技能大賽選拔賽項目包括機電一體化、信息網路布線、移動機器人、車身修理、汽車噴漆、網站設計、電氣裝置、空調和製冷、模具製造、汽車技術、美發等11個;非世界技能大賽競賽職業包括車工、無線電調試工、數控工具機裝調維修工等3個。設天津、上海、江蘇、廣東和重慶5個賽區。

大賽宗旨

“沒有一流的技工,就沒有一流的產品”,全國技工院校技能大賽是中國技工教育學生切磋技能、展示風采的舞台,是檢驗技工院校教學質量,展示技工院校辦學成果的重要形式,也是總覽中國技工教育發展水平的一個視窗。只有加快培養一批掌握精湛技藝和高超技能的“一流技工”,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具有更強的競爭優勢,實現由“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

大賽標識

標識 標識

第四屆全國技工院校技能大賽標識設計是以“技校”漢語拼音的第一個字母“j” 、“x”為主體,通過藝術處理變形而成。

標識設計在整體結構上採用基本對稱的形式,簡潔明快的造型使得標識具有良好的視覺識別效果和形象感染力。具有強烈動感的變形字母“x”打破了穩定但會稍顯呆板的常規形態,兩個字母的變形組合形成闊步向前的人物圖形,顯得更加生動、活潑,深刻體現了人人參與、共同提高、共同進步的大賽主旨。

深藍色具有冷靜、理性的色彩情感傾向,象徵技工院校學生深厚的技術功底和積極參與社會建設的務實作風;反白的人物圖形代表學生遨遊在知識的海洋;綠色代表青春,代表希望,體現技校學生努力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風貌。

歷屆回顧

第一屆全國技工院校技能大賽

第一屆全國技工學校技能競賽於2004年10月在天津舉行。大賽於4月啟動,通過省級賽區的預賽、複賽和一周緊張激烈的總決賽,歷時6個月。參加競賽決賽的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代表隊,總計459名選手報名,最終441名選手參加了4個工種8個組別的總決賽。本次競賽是建國以來舉辦的規模最大的一次全國性的技能競賽活動。選手們精心準備,認真參賽,賽出了自己的水平,展示了新時期技工教育師生的風采。

第二屆全國技工院校技能大賽

第二屆全國技工院校技能大賽於2007年4月26日在北京正式啟動,於11月30日在廣州完成決賽。設定了汽車修理工、焊工、工具鉗工、維修電工、計算機維修工五個競賽職業,共分為九個組別。經過院校初賽、省級複賽和全國決賽三個階段。各地勞動保障部門對本次大賽高度重視,全國30個省級賽區,1000多所技工院校,20多萬學生參加了大賽活動,是技校歷史上規模空前的一次全國性競賽活動。決賽期間,中央電視台、新華社和廣東省數家新聞媒體對決賽進行了採訪報導,大賽組委會還與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聯合拍攝了《技能中國—汽車維修電視超人》特別節目;同時,配合大賽活動的進行,還舉辦了高技能人才培養創新論壇,並出版了論文專集。

通過本屆技校大賽,讓選手們開闊了視野,找到了差距,加強了溝通,使我們看到了我國技工教育飛速發展的成果,感受到了我國後備技能人才的輸送離不開技工院校這一深厚的基礎。我們將不斷總結經驗,開拓創新,為推進技能人才的培養繼續做出不懈的努力。

第三屆全國技工院校技能大賽

第三屆全國技工院校技能大賽於2010年11月在成都舉辦,大賽設車工、焊工、裝配鉗工、無線電調試工和機電一體化等五個競賽項目。參加本次大賽的對象為全日制技工院校在校生及應屆畢業生。大賽分為院校初賽、省級複賽、全國決賽三個階段。最終,經過層層選拔,有545名參賽選手進入了決賽。

本屆大賽為技能人才工作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了展示技能技藝和職業風采的舞台。同時,通過與世界技能大賽內容相結合、組織科學規範,為社會和企業搭建了發現和選拔人才的平台,對整體推進技能人才工作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也將發揮重要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