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列

笛列

笛列笛列,黎族單簧氣鳴樂器。流行於海南省保亭、通什一帶。

基本資料

笛列笛列
笛列,黎族單簧氣鳴樂器。流行於海南保亭通什一帶。
管身竹製,採用首端帶有竹節的竹管制作。管長40厘米、管尾內徑0.8厘米 ,將上端竹節下方管壁一側修薄,用鋒利小刀刻出一枚長方形竹製簧片,簧根與竹節相連, 簧舌朝下。管身上開有三個圓形按音孔,其中正面兩孔距管尾較近,為一、二孔,第三孔為 背孔,距管首簧片較近。在管身的尾部,接有一個用蘆葦葉或“龍骨”葉纏捲成螺鏇形的喇叭口(圖)。經過廣東省民族歌舞團的研究改革,製成加鍵笛列,管身硬橡膠制,尾端稍彎曲,呈碗狀,首端簧片也由竹製改為蘆葦片。
演奏時,管身橫置右側,左手按背孔,右手按一、二兩孔,口含管首簧片,吹氣鼓簧發音。 傳統笛列音域較窄,只能吹奏五度音程,音色柔和、圓潤。加鍵笛列音域e—d2,擴大近兩個八度,音色與巴烏相近,並保持了原有的特色。可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擅長演奏 抒情性樂曲。加鍵笛列還登上民族音樂的大雅之堂,成為頗富黎族特色的獨奏樂器。
笛列與黎家的生產勞動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舊時,每逢稻子揚花時節,就用笛列吹奏出優美悅耳 的曲調,祈求風調雨順,使稻子快快成熟,獲得豐收。而在耕作未完、稻子未抽穗時,是不允許吹奏笛列的,否則便會遭受風、水、蟲、獸等自然災害。如今,這些封建迷信的禁忌早已破除。笛列成了黎族人民喜愛的民間樂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