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梅先

竺梅先

竺梅先(1889—1942),學名熾潮,字佑庭,長壽鄉後竺村(今屬蕭王廟鎮)人。13歲去上海何源通五金雜貨號學業,勤奮好學。辛亥革命時加入同盟會,曾組織藍十字軍,參加光復上海之役。後受命去長春秘密組織救國會,圖謀倒傾軍閥,事敗被捕,押送途中逃脫。回滬後,自辦民生工藝廠、一新印刷所。1924年應邀去濟南,任張宗昌部某旅軍需。不久,任山東省恤賞局科長,合夥組織“三合成”字號,營運麵粉供應軍糧。1927年在上海與金潤癢等合作,承辦軍服。後任大來銀行董事長兼經理。

竺梅先(1889—1942),學名熾潮,字佑庭,長壽鄉後竺村(今屬蕭王廟鎮)人。13歲去上海何源通五金雜貨號學業,勤奮好學。辛亥革命時加入同盟會,曾組織藍十字軍,參加光復上海之役。後受命去長春秘密組織救國會,圖謀倒傾軍閥,事敗被捕,押送途中逃脫。回滬後,自辦民生工藝廠、一新印刷所。1924年應邀去濟南,任張宗昌部某旅軍需。不久,任山東省恤賞局科長,合夥組織“三合成”字號,營運麵粉供應軍糧。1927年在上海與金潤癢等合作,承辦軍服。後任大來銀行董事長兼經理。
1929年再次與金潤癢等合作,創辦民豐造紙股份有限公司,任經理。購入嘉興禾豐造紙廠,改為民豐造紙廠,生產黃版紙。後試製薄白紙版成功,填補國產紙版空白。1931年接辦杭州武林造紙廠,改組為華豐造紙股份有限公司,任經理。設總管理處於上海。1932年聯合5家造紙廠,在上海成立國產紙版聯合營業所,統一產銷,抵制日貨傾銷。1934年籌建捲菸紙生產線,1936年政府核給東南三省及兩特別市捲菸紙製造專利權。其間,創辦上海豐裕公行、寧波大新軍服廠,兼任寧紹輪船公司總經理。
1932年一二八淞滬戰爭爆發,竺梅先募集資金,在滬設辦傷兵醫院,赴抗日前線慰勞十九路軍將士。1937年八一三事變後,捐獻巨款,受政府嘉獎。在滬創力、國際紅十字會傷兵醫院。捐獻銀器百件,救濟難胞。以謀福輪船搶運難胞和物資。轉移民豐、華豐兩廠重要器材,在雲南另辦雲豐造紙廠。日本人多次提出合作或租用兩廠,均嚴詞拒絕。
1938年集資5萬元,與夫人徐錦華在奉化後琅泰清寺創辦國際災童教養院,自任院長,徐任副院長,接收來自上海等地的流浪孤兒600餘人,免費供食宿,開設國小、國中教育,辦院6年,捐資25萬元。1941年兼鄞縣糧食調劑委員會主任委員。時鄞奉一帶發生災荒,多次去溫州、樂清、水康等地採購大米,以濟鄉梓之飢。因積勞成疾,次年5月逝世。
徐錦華(1893一1947),江蘇松江縣人,松江女子(師範)學堂畢業。竺逝世後,獨力支撐國際災童教養院。汪偽駐軍師長謝某等人受陳壁君指使,多次去院要挾接辦,她堅決拒絕。1943年底經費、糧食無繼,教養院停辦。後執教嘉興民豐造紙廠職工子弟國小。
1990年9月,海峽兩岸部分原國際災童教養院學員集資在教養院舊址建梅華亭,紀念竺梅先夫婦功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