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祭

端午祭

端午祭是韓國江陵地區的傳統節日習俗。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傳說及無形遺產著作”。韓國江陵的端午祭實際上是由舞蹈、薩滿祭祀、民間藝術展示等內容構成,這與中國人吃粽子、划龍舟、紀念屈原是兩回事,惟一的相同點是時間框架,都是在中國的端午節期間舉行,因此被稱為端午祭。端午祭按照傳統風俗,在端午這一天要吃“艾子糕”,喝益仁汁,婦女們用菖蒲湯洗頭髮或飲用菖蒲水,或用菖蒲露化妝,稱為“菖蒲妝”。士大夫人家的門柱上貼硃砂符藉以避邪,君臣之間要互贈端午扇表示祝賀。祭祀儀式保存了完整的形式和內容,可以說是韓國江陵端午祭的核心。

簡介

韓國端午祭與中國端午節是完全不同的節日。

起源

端午祭端午祭

5月5日被認為是天體居於宇宙中心,萬物之氣相聚,因而是最為豐腴的日子。傳統上,農曆5月5日端午這天

被認為是年輕人最容易動情的日子。因此,一到端午祭年輕女性就穿上美麗的韓服盪鞦韆,以吸引男性的注意。而男子則多在摔跤上較量高低,展現自己的力道。

發展

韓國江陵端午祭久負盛名,每年的端午祭期間,來自韓國和世界各地的觀光者達百萬人之多。是什麼東西吸引如此眾多的參與者、參觀者,這不能不歸結為韓國江陵市政府對民間無形文化財產的高度重視和有效的保護。正是這一舉措,使得一個民間節日成為江陵文化的標誌,韓國民族精神的象徵;成為一種無形文化遺產,供人類享受;成為外界認識韓國文化和江陵民情的一個視窗。

江陵端午祭的確是東亞“漢字文化圈”有趣的文化現象。以節日習俗而言,端午節雖然發源地在中國,但是在長期的流傳和國際交流中,它被中國周邊的國家和民族所吸納,所接受,並置於自己的文化土壤之中,形成韓國民族獨特的節日習俗。如果追述韓國江陵端午祭的原型,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是不容置疑的。

在韓國的許多典籍中都記載了對“端午”的解釋,這種解釋和中國人的觀念是一樣的。如韓國也稱五月初五日為“重午”、“重五”、“端陽”、“五月節”,韓國特有的詞是稱“端午”為“上日”,意為神的日子。中國端午節的許多習俗如插艾蒿、菖蒲、吃粽子、飲雄黃酒、戴荷包、五毒兜兜,拴五彩縷,划龍舟、紀念屈原等習俗,在韓國的端午習俗中並不存在。但韓國江陵地區的端午祭,同樣包含了豐富的內容,祭祀、演戲、遊藝是其主要內容。其中的祭祀儀式保存了完整的形式和內容,可以說是韓國江陵端午祭的核心。這也是韓國江陵端午祭1967年被指定為韓國第13號無形文化財產的主要原因。

慶典習俗

江陵曾是古國的首都,當時有“舞天”的宗教慶典活動,端午是五月祈求豐收的播種慶典,十月是秋收的感恩節。江陵的端午祭除匯集國內所舉行的傳統習俗,還有屬於自己的獨特的內容。它不是一家一戶的小型祭奠禮儀,而是一項大規模的巫術祭禮,是這一地域全民的慶典活動。

“江陵端午祭”形成大規模的慶典習俗,在1603年時即有詳細記錄(參見1933年增修《臨瀛志》)。其內容包括從農曆四月起的鋸神木、迎神、演戲等一系列祭祀習俗,以及融“大關嶺山神祭”與“村莊城隍祭”於一體的村落祭奠等。參加人員上至達官貴人,下至黎民百姓,形成官民合一的慶典形式。而這些慶典均與地區的有關神話傳說相聯繫,意味著“地區歷史”、“地區人物”已成為人們心目中敬奉的對象,成為自己獨立的信仰體系,因而具有明顯的地域性。

這樣的祭祀活動,在古時也稱為“部落祭”,除有保存文化、辟邪求福功能,還蘊涵陶冶民眾性情,防止各姓族群間的分裂,以實現大同社會的目的。這種共同體禮儀的延續是“江陵端午祭”得以流傳至今的根本原因。所以每逢端午,江陵人都要涉足祭祀和相關集市活動。他們認為,只有如此才算是純正的江陵人。

傳說

江陵端午祭的一切祭祀活動都與神話傳說相關聯。其中,有英雄人物成神的,如大關嶺山神由滅高句麗、平定百濟的新羅將軍金庾信變成;有非凡出生人物成神的,如大關嶺國師城隍神,由神奇出生大難不死,後來成為梵日國師(810——889)的異人變成;有普通人成神的,如大關嶺國師女城隍,由被城隍搶婚的常人家女兒變成。由於這些神話至今仍廣泛流傳,人們甚至還會把當今發生的事與之相聯繫,說明神話人物還明顯地存活在江陵人的心中。

內容

祭典

江陵端午祭(강릉단오제)是韓國保存比較完整的傳統節日習俗之。原來在韓國許多地區都有端午習俗,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漸漸消失了,唯獨江陵地區完整地保存著。在江陵地區,端午祭有著繁瑣的祭祀儀式。如果從迎神的“前夜祭”算起,一般要舉行五個晝夜;如果從“山神祭”算起到送神止,時間長達20多天;如果從“謹釀神酒”算起,則長達一個月的時間。江陵端午祭的程式是從釀製神酒開始的。

農曆四月五日,人們用江陵舊官府“七事堂”發放的大米和粬子釀製神酒,準備端午祭時敬神和飲用;四月十五日舉行“大關嶺山神祭”和“國師城隍祭”,祭祀結束後,鋸一段神木,人們將青紅禮緞掛在上面,然後在神木的引導下,組成迎神行列,農曆五月初三傍晚時分,回到江陵國師女城隍祠(鄭家女)接受“奉安祭”,也就是端午祭的“前夜祭”。祭祀結束後,將大關嶺山神和國師城隍牌位送往南大川露天祭場。

從初四到初七,每天的早晨舉行“朝奠祭”。江陵端午祭的祭祀儀式分“儒教式祭儀”和“巫俗祭儀”兩種。儒教式祭儀以奉讀漢文祝禱詞的形式進行,祝祭的內容涉及除禍招福、健康安寧、治癒疾病、農漁豐收、禽畜繁盛等。儒祭之後,開始伴隨歌舞戲劇表演進行的“巫俗祭儀”,直至深夜。

活動

江陵端午祭的活動豐富多彩。除指定的祭禮(謹釀神酒——送神儀式)、巫祭、官奴假面戲、農樂競賽、兒童農樂競賽、鶴山奧道戴歌謠(這寫都是地區或國家指定的無形文化遺產)外,還有眾多的民俗活動,如漢詩創作比賽、鄉土民謠競唱大賽、全國時調競唱大賽、拔河、摔跤、盪鞦韆、射箭、投壺、等;慶祝活動,如煙火遊戲、端午放燈等;夜間活動,如國樂表演、伽椰琴並唱等;藝術活動更是豐富多彩。

此外還有被稱為“亂場”的商品交易。每年的江陵端午祭時還邀請國外民間藝術團體到場表演,增進各國的藝術交流和友誼,參加江陵端午祭演出的就有中國吉林省的吉劇團和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中國的崑劇。

面具節目

假面假面

江陵官奴假面劇是江陵端午祭最獨特的節目,該劇生動地再現出古時韓國官府奴婢與兩班貴族的生活面貌,是韓國現存的唯一一部無聲假面具。演員們的表演生動傳神,引人入勝。

頭戴高帽、手持扇子的兩班貴族和臉上塗滿胭脂的小丑伴隨著樂師的演奏粉墨登場,雖然沒有對白,不過觀眾們完全可以通過演員們生動的表演領會其中的意思。江陵官奴假面劇是只有在江陵端午祭中才可以觀賞的節目。

意義

韓國江陵端午祭是一項大型的慶祝活動,它以端午節為契機,緊密結合了韓國民眾信仰和農時活動。不同於中國端午節的是,它以韓民族自己的方式,結合韓國民眾的需要和審美觀,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內容和形式。它的祭儀,無論是“儒教祭儀”還是“巫祭”,都保持了原生狀態。

這種原生形態正是端午祭歷史價值、文化史價值和美學價值之所在,是被列為韓國國家指定的無形文化遺產的根本所在。但是民俗文化是不斷變化的,隨著時代的前進,有許多新的內容自然會補充進來,這一點在江陵端午祭中也表現得十分明顯。

江陵端午祭的組織者十分明確“人為明天而活著,熱切的渴望與理想是人類生命的源泉。”作為民俗活動,每年的端午祭在保持傳統的基礎上,儘可能安排增加新的活動項目。1967年被指定為韓國第13號重要無形文化遺產和重要無形文物,2005年11月25日被世界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人類口頭和無形遺產。

文化遺產傳承啟示

“端午祭”是韓國的民俗節慶活動。

端午祭,雖然與我國的端午節在時間上有相合之處,也可能最早是從我國傳播過去的。但從現行的儀式、活動期限、規模,及其所包含的文化內涵分析,它與我國的端午節已有原則不同,的確是屬於韓國民眾自己的一項民俗活動。

守住獨特的民間信仰,民俗事項才有生命之根

端午祭的“根”,是貫注著該地區民眾共同信仰的那些基本的祭祀禮儀。對此,江陵人始終堅守不移,不管環境與時代變化有多大,他們都虔誠地按原來程式進行。在民眾心目中,只有如此才是江陵的端午祭。這種認識與守持,有力地維護和傳遞著活動的原始生命力。

政府的有效管理是保障

任何一項民俗事項,它的主體雖然是廣大的民眾,但是政府的意識或意志將會給予民眾主體以重大影響。這種影響可能是符合主體本身意願與民俗文化演進規律的,也可能不完全符合,甚至相反。如果符合即是正向即有效管理,將產生聚能強生促使進化的功能;反之,則為逆向管理,必會造成元氣損傷,帶來或輕或重的負面效應。目前江陵端午祭中的“江陵農樂”等也經過從瀕臨滅亡到復興繁榮的變化,即是一個政府有效管理的成功例證。

民眾的自主參與

“端午祭”至今還生機勃勃地傳承著,根本原因在於它所傳遞的文化精神依然紮根於現代民眾的心裡。那些傳統的祭祀儀式、風物遊藝,依然是他們當下生活的一部分,精神和信仰的一部分,彼此朝夕相處,須臾不離。正是民眾的自覺參與,推動著傳統自然地傳承與衍變,生生不息。

民俗學者的作用

“端午祭”是韓國民俗學會前會長、中央大學教授任東權先生,於20世紀60年代初期,首先發現並熱心關注的。經他的提議,1967年,政府將其列為國家重點文物第13號。從此,這一活動有了制度的保護,獲得傳承與創新。

韓國每年的傳統活動,都有民俗學者積極介入。這種學術參與,為傳統文化保護注入有益的智力支援,促成了積極健康的發展。

積極開拓“保護”空間

“保存”以“存” 為目標;“保護”則不同,它以“養”為目標,是對對象生命系統生態整體的保養與呵護,著眼於民俗生命的延續與發展。江陵政府和人民正是抓住了這一點,既用心守護“端午祭”的生命之根,又主動從現實吸取滋養,不斷開拓新機,最終實現了傳統的持續發展。

一個令人深省的話題

面對一些由瀕臨滅亡而走向復甦與發展的事項,韓國民俗學者展開認真地反思。他們認為,值得吸取的教訓是:過去許多無形文物消失在無所需求中,如有符合現代需要的無形文物,必須使它們得到復甦。探討文化有否繼承的價值固然重要,但不可忽略繼承文化的意志。“我們無法強求子孫無條件地接受傳統價值和生活,但應該讓他們體驗過去,並給予(甘心)繼承的機會。”

這樣的見解很具警示意義。我們也是否也應該認真地想一想,一個民族繼承無形文化的“意志”問題?想一想我們有沒有剝奪子孫們親自體驗和繼承無形文化的權利?想一想我們有沒有讓那些瀕臨滅頂而又尚有生機的無形文化“必須使它獲得重生”的意識?

中國端午

簡介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將端午節稱之為五月節、艾節、夏節。

從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見於晉人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壓邪。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端午節從2008年起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起源

關於端午節的來歷,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諸說:

紀念屈原

紀念屈原,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北周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據說,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後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粽子於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迎濤神

迎濤神,此說出自東漢《曹娥碑》。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後,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

龍的節日

龍的節日,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水裡常被蛟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二)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係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髮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系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蹟。

惡日

惡日,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據《禮記》載,端午源於周代的蓄蘭沐浴。《呂氏春秋》中《仲夏記》一章規定人們在五月要禁慾、齋戒。《夏小正》中記:“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大戴禮》中記,“五月五日畜蘭為沐浴”以浴驅邪認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傳說也很多。《史記·孟嘗君列傳》記歷史上有名的孟嘗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認為“五月子者,長於戶齊,將不利其父母。”《風俗通》佚文,“俗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論衡》的作者王充也記述:“諱舉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殺父與母,不得舉也。” 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為“鎮惡”。宋徽宗趙佶五月初五生,從小寄養在宮外。可見,古代以五月初五為惡日,是普遍現象。可見從先秦以後,此日均為不吉之日。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

夏至

夏至,持此看法的劉德謙在《“端午”始源又一說》和《中國傳統節日趣談》中,提出三個主要理由:(一)權威性的歲時著作《荊楚歲時記》並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節日風俗,卻把吃粽子寫在夏至節中。至於竟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燭寶典》把它劃人夏至日的娛樂活動,可見不一定就是為了打撈投江的偉大詩人屈原。(二)端午節風俗中的一些內容,如“踏百草”、“鬥百草”、“采雜藥”等,實際上與屈原無關。(三)《歲時風物華紀麗》對端午節的第一個解釋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即端午節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節又稱為天中節。由此端午節的最早起源當系夏至,其中以紀念屈原說影響最為廣泛。由於屈原的人格超群,人們也願意把這一紀念日歸之於他。

紀念秋瑾

紀念女詩人秋瑾:秋瑾字睿卿競雄,號鑑湖女俠,小字玉姑,浙江紹興人,幼年擅長詩、詞、歌、賦,並且喜歡騎馬、擊劍,有花木蘭、秦良玉在世之稱。28歲時參加革命,影響極大,在策划起義時為清兵所捕,至死不屈,於光緒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紹興軒亨口英勇就義。後人為敬仰她的詩,哀悼她的忠勇事跡,於是,與詩人節合併來紀念她,而詩人節又是因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定為端午節。

紀念伍子胥

紀念伍子胥: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里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莆田端午節

在莆田,農曆5月5號為端午祭,主要是掃墓,划龍舟,插艾草等。

相關新聞

本報中午訊息(記者丁肇文)由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巴黎時間2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傳說及無形遺產著作”。一度沸沸揚揚的中韓端午節“申遺”之爭以韓國的勝利而告終,對此,今天上午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無形遺產屬於全人類共享,韓國申報成功並非壞事。 據韓國聯合通訊今天報導,韓國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稱,由18名專家組成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審查委員團21日至24日在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舉行審查委員會,並在江陵端午祭等64個申報遺產中選定43個為“人類傳說及無形遺產著作”。據悉,“人類傳說及無形遺產著作”宣布制度是在認識到無形遺產在人類歷史上所占價值和保存必要性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01年實行的制度。此次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三批宣布無形遺產名單。 “韓國申遺成功對我們的端午文化不會有什麼衝擊,無形文化遺產是全人類共享的財富,我們的文化傳統被別國認同,我個人認為不是一件壞事,”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劉魁立上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劉教授介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無形遺產申報的要求是每個國家每兩年才能申報一項,中國急需保護的無形遺產很多,所以才導致此次韓國搶先申報。 “江陵端午祭其實與我們的端午節不是一回事。”中國民俗學會秘書長、北大教授高丙中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韓國的端午祭實際上是由舞蹈、薩滿祭祀、民間藝術展示等內容構成,這與中國人吃粽子、划龍舟、紀念屈原是兩回事,“惟一的相同點是時間框架,都是在中國的端午節期間舉行。”高教授表示,韓國申遺成功實際上給我們帶來了很好的啟示:他們把傳統的文化活動注入了現代的元素,成功地實現了現代轉型,並得到了國際認同,對於中國文化遺產的保護有借鑑意義。 圍繞著端午節申遺之爭,從去年開始至今,在中國學術界和民間都產生了極大的反響。

網友評論

由韓國端午祭申遺成功想到的

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的訊息傳來著實“刺激”了國人一把。

我們的新聞評論說:端午節是東亞和部分東南亞人共享的文化傳統,“端午”能夠進入“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是認同這一文化的所有人的光榮。近鄰友邦的這一文化盛事真正“刺激”我們的,應該是讓我們保持警醒,加強我們的口頭與非物質遺產保護的社會熱情和相關部門的工作力度。(摘自南方報業網)

我們的專家說:“韓國申遺成功對我們的端午文化不會有什麼衝擊,無形文化遺產是全人類共享的財富,我們的文化傳統被別國認同,我個人認為不是一件壞事,”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劉魁立上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劉教授介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無形遺產申報的要求是每個國家每兩年才能申報一項,中國急需保護的無形遺產很多,所以才導致此次韓國搶先申報。

“江陵端午祭其實與我們的端午節不是一回事。”中國民俗學會秘書長、北大教授高丙中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韓國的端午祭實際上是由舞蹈、薩滿祭祀、民間藝術展示等內容構成,這與中國人吃粽子、划龍舟、紀念屈原是兩回事,“惟一的相同點是時間框架,都是在中國的端午節期間舉行。”高教授表示,韓國申遺成功實際上給我們帶來了很好的啟示:他們把傳統的文化活動注入了現代的元素,成功地實現了現代轉型,並得到了國際認同,對於中國文化遺產的保護有借鑑意義。(以是摘自國內各大媒體)

我們的新聞媒體和專家說的多好。專家就是專家,這么有水平的話我是說不出的。新聞媒體評論的也好,這么具有理論高度的總結我是想也想不出的。我只知道瑞午有2500年的歷史,它是秦將白起攻破楚國郢都,屈原悲憤難捱,自沉汨羅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楚人划船競相投粽,以保屈原全屍而來。我也只知道粽子好吃,龍舟賽好看。屈原的詩常常讓我浮想聯翩,夜不能寐。所以我成不了專家,也成不了新聞評論員。

反正現在我們的瑞午節除了吃粽子、各地搞搞龍舟賽增加旅遊收入、屈原家鄉把屈原抬出來宣傳宣傳吸引遊客之外也就沒什麼了。今人不象古人懶惰,不用等這天才打掃房間,不僅天天打掃,進門都要換鞋。白素貞要是今天碰到許仙,估計法海是沒辦法了,如今不喝那個雄黃酒了。歸根結底是白娘娘早戀了,所以沒好結果,活該壓在雷鋒塔下。至於祖國的花朵現全看日本漫畫,打遊戲了。也不會額上寫“王”字,那多沒意思。掛艾草乾嗎,現有清香劑了,這多方便,再說你讓家庭主婦們去哪找,超市不賣,公園沒有。就是有也不能撥,那要罰款的。

最後瑞午節就是吃粽子,這也是我們吃的文化呀,仔細想想,我們所有的節日之所以還讓我們記得都是因為吃。不過好在這個現也不太在乎了。省得我們的後世在追念我們的時候就想著“天上飛的,除了飛機;地上跑的,除了汽車;水裡游的,除了潛艇”全被我們吃了。

當威尼斯人正傻傻地找辦法能繼續住在那個快要沉下去的城市,想要坐著岡朵拉繼續唱著船歌的時候,我的家鄉——“東方威尼斯”的管理者就絕對比他們聰明,把河床填了變成寬闊的馬路,可以坐著義大利來的法拉利感受現代速度。

我的一個網友曾給我發來他認為美麗的蘇州的照片。照片是蘇州的夜景,紅紅的霓虹燈光映著河水,我看到是高樓,看不到的是小橋流水和白牆黑瓦。這就是我的家鄉嗎?讓我夢回縈繞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意境在哪呢?在三月的煙雨江南,撐著傘,走在青石板上,那濛濛細雨把我整個身心浸潤的感受,我去哪裡尋找?

小車開的快,小船走的慢,可我卻失去了我的家鄉。它只是擁有那個美麗名字,它已沒了它的精髓。誰能告訴我,為什麼會這樣?

我們失去的何只這些。古老的建築被鮮艷的油漆包裹,可是誰又知道它正在哭泣,它的主人已不在了解它,如同那些別國的客人一樣注視它,它活著跟死去又有何區別。

孔子在哭泣,他不要他的後人如此滑稽地跳大神般紀念他。他的後人只記得他的名字,卻不再了解他的思想。

我們的祖先在哭泣,他們把他們的精髓留給了後代——我們稱之為傳統文化。可是如今卻已然不見。我們的後代在哭泣,他們有著中國人的形,卻沒了中國人的神,為了這神髓他們將飄洋過海到他國去把我們拋棄的文化血脈找回。

讓我們後代的血管里流淌的依然是綿延了5千年的文化血脈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