窯屋

從窯屋側門進深一大片地方,是專放小器匣缽的落。 在臨街道一側開門,砌石級台階,是挑窯柴上樓的地方。 在窯巢樓上一側隔成大房間,為窯里工人合住的房間。

窯屋的造型和槎窯差不多,也是窯巢的掩蓋體和瓷坯周轉的輔助設施所構成,為磚木結構的大型建築,一般占地 600平方米。其布局嚴謹科學,建造堅固紮實,所有柱子,全用多節、彎曲、不刨皮、一人合抱的大雜木。窯巢上部為屋脊,高約 10米,四周檐下透空,便於通風散熱。其他部份為上下兩層,底層正中央後方為窯巢,其餘為“落”。樓上分閣樓、鋪房和客房;窯巢兩側為窯床。整座窯的建築,以正方形為良好,有很多為不規則形狀,在建築時,則根據不同地形和方向施工,布局也有所不同。窯屋外圍砌牆,高度只超過樓板約 30厘米,每間落的牆砌外方內菱的窗戶。
落 樓下存放匣缽的地方。在窯屋的正門兩側深處,呈“田”字形,每邊四五間不等,上側有倒架,是存放瓷坯待裝入匣的地方,沿正門直線兩側,擺著花凳,柱子上釘著木架,這是裝大器工人裝坯的碼頭。這裡的落,也是專放大器匣缽的。從窯屋側門進深一大片地方,是專放小器匣缽的落。所有的落,在搭坯戶搭窯時,由佗坯師傅劃定,每戶一小間,約 15平方米左右。
閣樓 儲存窯柴的樓。除窯巢、窯床部位外,全部排著密密的枋,約相距 30厘米一根,樓板用細杉木刨平兩側串聯而成。在近窯巢前方留一缺口,寬約 2米,長約 3米,叫“溜柴口”,為燒窯時倒柴用,平時封閉。在臨街道一側開門,砌石級台階,是挑窯柴上樓的地方。全樓要存放燒五次的窯柴,重量達 100噸以上。
鋪房 在窯巢樓上一側隔成大房間,為窯里工人合住的房間。
客房 也設在窯巢樓上一側,是管開窯簿先生工作室兼臥室,還是接待客人洽談生意的地方。學徒工打大槌者也睡在這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