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絝

窮絝

窮絝釋義:亦作“窮褲”。一種有前後襠繫著固密的褲子。後泛指有襠褲。

窮絝
拼音:qióng kù
注音:ㄑㄩㄥˊ ㄎㄨˋ
解釋:

1.亦作"窮袴"。
2.一種有前後襠繫著固密的褲子。後泛指有襠褲。

出處:《漢書·外戚傳上·孝昭上官皇后》:“光(霍光)欲皇后擅寵有子,帝時體不安,左右及醫皆阿意,言宜禁內,雖宮人使令皆為窮,多其帶。”
註解:顏師古註:“服虔曰:‘窮絝有前後當,不得交通也。’使令,所使之人也。絝,古袴字也。窮絝,即今之緄襠袴也。”
示例:宋·趙與虤《娛書堂詩話》卷上:“古樂府云:‘愛惜加窮袴,防閒託守宮。’《冷齋夜話》云:‘窮袴,漢時語,今襠袴也。’”
清·趙翼《新晴民皆跨街曬衣》詩:“積雨初晴衣共曬,街懸窮袴裲襠多。”

相關資料

中國歷史上沒有歐洲那種貞操帶的記載。作家周作人1932年發表過一篇專談貞操帶的文章。據他考證,中國與歐洲貞操帶能夠媲美的有兩件東西,一是窮絝(同“褲”字),一是守宮砂,都是防備女性性事,保持貞操的東西。

《漢書》卷九十七《外戚傳》記載:漢昭帝時,國舅霍光想讓皇帝只寵幸皇后並生下兒子,於是左右迎合其意,要求其他嬪妃必須穿上窮絝,並且不得接近皇帝。這裡提到窮絝,指前後均有東西擋住,而且系帶很多的一種內褲,不方便解下。此事發生在公元前1世紀,“窮絝”不過是厚實一些的織物或皮製品。

考據

漢武帝死後,八歲的昭帝繼位,即文中所稱“帝”,年號始元。斯時大將軍霍光當權,為了長久地鞏固霍家在朝廷的地位,霍光於始元四年把自己六歲的外孫女立作皇后。始元十四年,昭帝短命死。《外戚傳》里所說的這一段實在令我們驚訝:內監們順承上頭的意思,竟用給宮女穿“窮絝”的辦法來防範小皇帝(才十二歲)跟宮女或使喚人偶生曖昧,希圖讓未成年的皇后“擅寵有子”!

“窮絝”的“窮”可不是貧窮,而是“通”、“達”的反面——不通。《莊子·讓王》“古之得道者窮亦樂,通亦樂”的“窮”和京戲唱辭“富貴窮通一剎那”的“窮”正是此意。“前後當(褲襠)”不相通,這就是“窮”,服虔詮釋得極其確切。這件漢宮逸事正好證明了“窮絝”以前的絝本無襠,前後相通;也證實了剛才提到絝又名“揬”(“揬”來源於“突”)。這條系了好多帶子(“多其帶”)權作襠,其實未曾把絝的胯下部分縫死的“窮絝”,比起歐洲中世紀武士們遠行之時,給獨居家中的怨婦所穿的乾脆把它(是“它”,指女陰,不是“她”)禁錮起來的鐵質“貞操褲”來,其牢靠程度是差得遠了。不過用窮絝來對付幼弱的昭帝,還是綽有餘裕的。也真虧霍光他們想得出來!

後來漢宮裡這種帶點戲劇性的“窮絝”吸引了明人張萱的目光,他在《疑耀》卷二里頭說:“古人皆無襠,女人所用有襠者,其制起自漢昭帝時……今男女皆服之矣。”張萱講的不無道理。漢昭帝那會兒既不開時裝發布會,又沒有什麼“星”之類引領時尚,故而宮裡的新樣子一出來,能使長安城中翕然從之。千年之後此風也不曾稍戢,所謂“二分學宮裝,艷色斗京洛”即是。辛棄疾詞《浣溪沙·為岳母慶八十》有這么一句:“胭脂小字點眉間,猶記得舊時宮樣。”瞧瞧,都八十了,還沒忘了學“宮樣”,即使只是點胭脂這么個細節。可見張說言之成理。不過明之去漢一千有五百年,《疑耀》里的話又無其他實據,我們寧可把它當作一種合理的推測來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