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連結

空間連結

《空間連結》結合國內外案例對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間內涵進行解析,並在此基礎上,對其系統層次及主要內容範圍展開闡述,總結歸納其主要特徵,同時分析了我國發展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間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為了探求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間與城市交通相互發展的內在關聯與規律性,文章對城市交通的發展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理論探究並且深入剖析兩者在一體化過程中相互作用的關鍵性要素。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依據我國城市發展情況,

作者介紹

錢才雲,江蘇宜興人,東南大學建築學博士、中國建築學會會員,現執教於南京工業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近年來主持城市規劃與建築設計等大型工程數十項,在《建築學報》、《新建築》、《國際城市規劃》等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

周揚,江蘇徐州人,東南大學建築學在讀博士,現執教於南京工業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作品目錄

導論 0.1 問題的提出 0.1.1 當代我國城市在集約化發展要求下朝綜合密集型城市演進的趨勢 0.1.2 綜合密集型城市中公共空間的轉型以及與城市交通的關聯 0.1.3 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間與城市交通關聯研究的提出 0.2 本書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0.3 國內外相關研究進展狀況 0.3.1 與城市公共空間相關的國內外研究概況 0.3.2 與城市交通相關的國內外研究概況 0.3.3 國內外相關研究狀況比照的結論 0.4 研究架構和內容 0.4.1 研究架構 0.4.2 研究內容第1章 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間內涵及其發展必要性與必然性 1.1 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間概念 1.1.1 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間概念界定 1.1.2 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間與其他主要相關空間的聯繫與差異 1.2 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間系統層次及其主要內容範圍 1.2.1 “城市級”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間系統 1.2.2 “分區級”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間系統 1.2.3 “地段級”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間系統 1.3 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間的主要特徵 1.3.1 功能的複合化特徵 1.3.2 空間形態與信息的立體化特徵 1.3.3 邊界的模糊化特徵 1.3.4 空間可達性的網路化特徵 1.4 我國發展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間的必要性與必然性 1.4.1 我國發展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間的必要性 1.4.2 我國發展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間的必然性 1.5 本章小結第2章 與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間相關的城市交通發展理論研究 2.1 城市交通發展的基本概念簡述 2.1.1 對城市與交通發展互動關係的認識 2.1.2 城市交通系統的主要特徵和當代城市交通方式的多樣性概述 2.2 城市交通系統與城市土地利用的互動關係 2.2.1 國外現代城市交通系統與土地利用關係的理論研究概述 2.2.2 國外相關研究對我國城市交通系統與土地利用互動關係研究的啟示 2.3 城市交通結構與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間結構在土地利用上的相互關係 2.3.1 影響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間結構發展的因素 2.3.2 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間結構與城市交通結構的協調製約 2.4 當代與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間相關的主要城市交通發展理論 2.4.1 建設真正緊湊型不堵車城市交通理論與方法 2.4.2 多層次一體化的城市客運交通模式理論研究 2.4.3 城市交通發展理論研究結論:城市交通發展與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間發展日趨一體化傾向 2.5 本章小結第3章 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間與城市交通在一體化進程中相互作用的關鍵性要素 3.1 作用於城市交通的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間的特徵性要素 3.1.1 城市用地功能的複合開發對城市交通發展的主要影響? 3.1.2 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間立體化推進了城市交通立體化網路的形成 3.2 激發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間活力的城市交通要素 3.2.1 城市機動性的加強對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間設計提出新要求 3.2.2 提高城市交通可達性的需求與建設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間的內在關聯 3.3 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問與城市交通一體化的重要目標 3.3.1 擴大城市空間容量,改善城市交通 3.3.2 完善廣場和綠地的城市功能 3.3.3 促進城市地上、地下空間的協調發展 3.4 本章小結第4章 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問與城市交通一體化的規劃策略與設計方法 4.1 總體策劃——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間與城市交通一體化的進程與管理保障 4.2 動態規劃——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間與城市交通一體化的技術保障 4.2.1 運用“非確定性”城市設計思想——以新加坡“白色地段”概念套用為例 4.2.2 對城市交通速度的規劃整合策略 4.3 構建大公共運輸系統——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問與城市交通一體化的重要途徑 4.3.1 大公共運輸系統的內涵及其與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間的關係 4.3.2 在城市開發中以網路化公共運輸為導向建構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間體系 4.3.3 實施大公共運輸系統的進程分析 4.4 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間與城市交通一體化的設計方法 4.4.1 功能組織與布局 4.4.2 交通流線組織 4.4.3 空間組合方法 4.5 本章小結第5章 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間與城市交通一體化的運行機制 5.1 相關法規制度的確立與完善 5.1.1 確立公共利益首位度原則 5.1.2 建立並完善城市土地使用相容性管理規範體系 5.1.3 建立有效的規劃控制與引導制度 5.2 在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間與城市交通一體化過程中有效實行聯合開發 5.2.1 正確審視我國聯合開發的現狀與問題 5.2.2 對聯合開發概念的重新認識 5.2.3 聯合開發規劃方案的多樣性分析 5.2.4 聯合開發在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間與城市交通一體化過程中的計畫及協定 5.3 加強聯合設計與交流 5.3.1 確定城市設計師的主要行為準則 5.3.2 加強城市設計師團體聯合設計與交流的主要行為方式 5.4 完善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間與城市交通一體化的管理技術 5.4.1 落實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間與城市交通一體化的“城市設計管理” 5.4.2 實行市場經濟下規劃引導市場開發的城市經營管理 5.4.3 真正有效實行複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間與城市交通一體化城市設計中的公眾參與管理 5.5 本章小結圖表索引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