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品質與健康

空氣品質與健康

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呼吸,一個人每天要呼吸兩萬多次,每天至少要與環境交換一萬多升氣體,可見空氣品質的好壞與人的健康息息相關。

預習提示:
1. 在什麼樣的環境中生活和工作的人群,呼吸系統疾病發病率高?
2. 分析呼吸系統疾病引起的死亡率為什麼會逐年上升?
3. 影響居室空氣品質的因素有哪些?
教學目標 :
知識與技能
1.描述空氣品質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2.通過網路收集並整理有關當地空氣品質的信息
3.通過測算空氣中的塵埃粒子,去探究周圍的空氣品質。
4.嘗試通過網路收集並整理有關當地空氣品質的信息,培養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資料分析以及採集和測算空氣中的塵埃粒子,學生明白自己的健康就與周圍的空氣品質有密切的關係,愛護環境就等於愛護自己。
重 點:
通過收集和分析資料,了解空氣品質對人體健康有哪些影響。
難 點:
通過測算空氣中的塵埃粒子,探究周圍的空氣品質,並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教學用具:
自製生物校園網網頁、檢查多媒體網路教室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引言:2003年12月重慶開縣天然氣井噴事故中造成198人死亡,你們知道造成198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嗎?學生回答:大量有毒氣體排放到空氣中,造成空氣污染。教師:演示事故中受有害氣體侵害死去的民眾。使學生受到觸動,認同空氣品質直接影響人類的健康,引入新課。
(板書:第三節 空氣品質與健康)
一、空氣品質影響人類的健康
學生操作計算機,利用校園網查找有關空氣品質影響人類的健康的信息,教師組織學生查找資料進行交流,啟發學生分析有關空氣品質影響人類的健康的信息。學生認同大氣污染對人類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沒有空氣就沒有生命,大氣污染直接危害人體健康,使人發生急慢性中毒和致畸致癌作用等。大氣污染也使植物生長受阻、發育不良等,在一些化工廠附近,大片的森林植被枯焦死亡。
二、調查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
學生交流“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的調查結果:1.工廠排放的濃煙2.汽車排放的大量有害氣體和粉塵3.燃燒含硫的燃料4.焚燒生活垃圾、樹葉、廢舊塑膠5.焚燒工業廢棄物6.吸菸7.炒菜做飯時廚房的煙氣8.垃圾的腐爛釋放出有害氣體9.工廠有毒氣體的泄漏10.居室裝修材料緩慢釋放出的有毒氣體11.路面揚塵12.農業上噴灑有毒農藥13.使用噴髮膠等使用化學稀釋劑的的產品14.複印機、電視等電器產生的有害氣體等
三、教師以“造成大氣污染的原因分析”為主題,組織學生討論。
哪些污染對我們生活影響最大?造成這些污染的原因是什麼?有什麼解決方法?我們自身應該如何去做?學生交流討論示例:1、硫的氧化物與氮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所以要調整能源結構、減少直接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石化燃料。工業生產中產生的廢氣經淨化處理後才能向大氣排放。 2、臭氧層受到氟氯烴,氮的氧化物等氣體的破壞。二氧化碳、臭氧、甲烷、氟氯烴等氣體能產生“溫室效應”,使全球變暖,對人類正常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要防止臭氧層繼續遭到破壞,防止“溫室效應”進一步增強,可以採取以下措施:一、節約能源,減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礦物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陽能、風能、地熱等潔淨能源。限制並逐步停止氟氯烴的生產和使用,大力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森林、保護濕地等。3、廚房空氣里既有燃料燃燒時釋放出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氣體,又有煎炒食物時產生的氣體和懸浮物(油煙)。所以要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在廚房安裝抽油煙機。新蓋及新裝修的居室也會有大量的有害氣體,4、吸菸危害健康,同時也污染環境。
四、討論大氣污染的防治
師生討論交流大氣污染的防治的方法。歸納起來主要有:採取綜合措施;調整能源結構,合理規劃工業發展和城市建設布局;綜合運用運用各種防治污染的技術和措施;制定大氣污染標準、加強大氣質量監測;採用生物技術,改善生態環境,植樹造林,分利用環境的自淨能力。 演示全國部分城市空氣品質日報。啟發學生思考看到這組數據有和感想?
小結:大氣污染的治理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和支持。在我國,先後有幾十個城市開始定期發布城市空氣品質報告,為人們提供環境質量信息。
板書設計
一、空氣品質影響人類的健康
二、調查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
三、討論大氣污染的防治
第2課時
一.探究了解當地的空氣污染
1.調查交流本地區空氣污染情況 學生再一次利用校園網,查找本地區空氣污染情況,並進行交流。了解到目前北京市發布的空氣污染物指數有5項: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和可吸入顆粒物。其中二氧化硫主要是燃煤的排放物,氮氧化物主要是汽車尾氣排放物,一氧化碳既由燃煤排放也由汽車尾氣排放,臭氧是氮氧化物的二次化合污染物,可吸入顆粒物則是揚塵和其他幾種污染物的混合生成物。這幾種污染物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氣體,它們對人體的危害有一個共同之處:影響人的呼吸系統。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的影響是長期漸變的,在這兩種污染物濃度高的地區,較長時期後會出現某些疾病的高發生率。而氮氧化物的影響卻會在短時間內迅速表現出來,交通高峰時人們如果正好在污染濃度高的要道邊及路口,會很快感覺到眼、口、鼻難受。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臭氧。大氣中的臭氧本來很稀少,而且起到過濾紫外線、保護人類和植物的有益作用,因此“保護臭氧層”已成為全球共同努力的目標。但如果地面的臭氧濃度超標,卻會迅速而強烈地刺激人體呼吸系統,引起易感人群(老人、小孩及心、肺功能不強者)疾病發作,甚至造成死亡。地面的臭氧濃度怎么會超標呢?這是因為氮氧化物在陽光下與其他氣體發生化學反應,轉化為臭氧和其他氧化物。而這些物質在大氣中達到一定濃度,就形成光化學煙霧。世界第一例光化學煙霧於1952年發生在美國洛杉磯,當時城內人們普遍感到眼睛流淚、充口鼻難受、胸悶,老人及心肺疾病患者的發病率直線上升,幾天內死亡人數就達數百人。
2.採集和測算空氣中的塵埃粒子
(1)教師演示五點取樣法:先確定對角線的中點作為中心抽樣點,再在對角線上選擇四個與中心樣點距離相等的點作為樣點。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確定要探究的問題,制訂探究計畫,進行分工。在採集和測量空氣中的塵埃粒子的探究活動中,為了排除偶然性因素造成的誤差,應該設定重複組。學生課下進行採樣。
(3)採集空氣中的塵埃粒子,在顯微鏡下觀察和記數。學生根據上節課小組討論,確定採集地點、時間、方法和組員間的分工,按照計畫利用課下時間去採樣。及時收回樣本,本節課在顯微鏡下觀察和記數。 教師指導學生在顯微鏡下觀察和記數空氣中的塵埃粒子。介紹抽樣記數的方法:塵埃數以小方格邊線以內的記數為準,正好在邊線上的只記兩條邊線的,即記上不記下,記左不記右。 (4)表達與交流 教師組織學生就每組實驗設計方案的科學性和測算結果展開討論。學生分小組匯報:本組要探究的問題,本組的探究計畫,本組的探究結果, 演示本組記錄表
學生探究部分示例:
1.探究問題:樓層越高塵埃粒子越少。
樣本1 樣本2 樣本3 平均值
1層
20層
2.探究問題:教室內與教室外塵埃粒子數一樣多。
樣本1 樣本2 樣本3 平均值
室內
室外
3.探究問題:樹林中的塵埃粒子數比馬路邊少
樣本1 樣本2 樣本3 平均值
樹林中
馬路邊
教師組織學生就每組實驗設計方案的科學性和測算結果展開討論。
課後實踐活動:學生會環保組在校園設空氣品質播報牌。
 
板書設計 第2課時
一、了解當地的空氣污染
1.調查交流本地區空氣污染情況
2.採集和測算空氣中的塵埃粒子  
二、實驗探究
1.採集空氣中的塵埃粒子,在顯微鏡下觀察和記數。
2.表達與交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