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杯理論

一個杯子的容積有限,即使你的杯子很大,也有裝滿的那一天。 不要太多的貪念,以為在杯子裡的才是你的。 當然,如果我們有兩個250毫升的水,把它合併倒入一個500毫升的杯子,也是一個不錯的答案。

空杯起源

空杯心態的故事起源:
南隱是一位禪師。一天,一位學者來向他問禪,但自己喋喋不休。南隱則默默無語,以茶相待。他將茶水注入這位客人的杯子,滿了也不停下來,而是繼續往裡面倒。
眼睜睜看著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客人著急地說:“已經滿出來了,不要再倒了! ”
南隱說:“你就像這隻杯子一樣,裡面裝滿了自己的看法和成見。如果你不先把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對你說禪呢?”

空杯心態

什麼是空杯心態?每一個人要想應對時代和環境的變化,必須隨需應變。而以變應變,就要求我們具有空杯心態。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心態,如果想學到更多學問,想提升職業能力,先要把自己想像成“一個空著的杯子”,而不是驕傲自滿,固步自封。
這是一個完美的理論,很多學員深有感觸,但是有些學員也很較真,跑過來問我:
如果我本身就是空杯心態呢?
我剛工作,要如何把握空杯心態呢?
如何讓空杯的心態成為一種習慣?

空杯管理概念

所謂空杯管理,其實是學會運用空杯理論實現自我管理的一種方法。下面簡單向大家介紹如下:
第一、審視杯子
拿到杯子,你會怎么辦?先看看,對,就是審視杯子。為什麼?每個人的杯子不同,杯子的大小、形狀、材質、樣式各不同。一個裝10毫升水的杯子和裝1000毫升的杯子容量不同,一個塑膠杯子和一個不鏽鋼杯子承受高溫的耐力不同。所以首先你要讀懂自己這個杯子的特徵是什麼?比如,我每次只能記住5個單詞的流量,好,6個就過量,切記杯滿自溢;我只能承受80度高溫的壓力,那好,100度的沸水不要用自己的杯子接。
第二、發揮載體優勢
杯子是什麼?新華詞典的解釋是用來盛水、酒等液體的器皿。可以確定的是杯子作為器皿是承載物體的一個載體。既然是載體,我們的杯子有選擇,或承接,或儲存,或運輸,或轉移。大部分人只知道去承接或儲存,而不知道去運輸或轉移。一個杯子的容積有限,即使你的杯子很大,也有裝滿的那一天。不要太多的貪念,以為在杯子裡的才是你的。其實你可以給東西換個儲存的地點。比如,用杯子把每次學到的知識轉移到你的記錄本上;再比如,你可以把杯中可口的飲料送給乾涸的嗓子,如果腸胃足夠好,消化吸收再利用,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科學認知杯子的載體功能,你會獲得更大的空間。
第三、找到零刻度線
找到杯子的最低點,學會歸零。經過一些生活的磨練,我們已經不是剛上路的新獵手,總是要習慣性的給自己的杯子填滿水,即使路上用了一些,也總捨不得把它喝盡。為什麼呢?慣性思維在作怪。我們生活中經常飲用純淨水,大家知道,如果一段時間一直沒有飲用它,那門最好倒掉換新的,這樣才能保證質量,利於身心健康。找到杯子的零刻度線,定期給自己復位歸零,清除滋生在心靈的細菌,才能更好地享受工作與生活。
第四、合理確定計量標準
我們熟知,一瓶水不滿半瓶水晃蕩。這句俗話不嚴謹,何為一瓶水?對於500毫升的杯子來說,半瓶水就是250毫升,而如果是250毫升的杯子呢?如果我們只有250毫升的水,我們為什麼不能選擇250毫升的杯子,而要選擇500毫升的杯子。若果這樣,我們不但有悖於節約社會的宗旨,還落下一個晃蕩得瑟的話柄。當然,如果我們有兩個250毫升的水,把它合併倒入一個500毫升的杯子,也是一個不錯的答案。學會估算價值量,充分整合資源,合理確定計量標準是空杯管理的重要環節。
第五、扔掉手裡的杯子
杯子只是載體和工具,在知識——儲存——飲用——吸收——能力這個循環中,它只是幫助你實現管理流通的一個通道,空杯管理最終目的是幫你消化吸收其中的養分。學會用空杯管理我們的資源只是自我管理一個階段罷了,最終我們必須學會扔掉杯子,更大程度的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學習吸收,因為我們的身體當中有一個無比強大的杯子:人的大腦和思維。

新空杯理論

新空杯理論:是2012年由聯想認證講師李景峰提出的“新空杯理論”,即對成人教育時,我們的“新知”與對方的“舊知”相同或相近時,學員不會接受我們的教學內容。這個時候只有用帶有“彩色”(情感教學)或“密度較大”(知識深度)的“水”,去置換學員的舊知的培訓方法。即“新空杯理論”。
“新空杯理論”對培訓講師的情感和知識積累有較高的要求,同時對於培訓講師來說也是種新的思維模式。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