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象

稱象

曹沖利用等量代換的數學原理,稱出大象的重量。

基本信息

課文原文

稱象
有一次,吳國孫權送給曹操一隻大象,曹操十分高興。大象運到許昌那天,曹操帶領文武百官和小兒子曹沖,一同去看。
曹操的人都沒有見過大象。這大象又高又大,光說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么粗,人走近去比一比,還夠不到它的肚子。
曹操對大家說:“這隻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們哪個有辦法稱它一稱?” 嘿!這么大個傢伙,可怎么稱呢!大臣們都紛紛議論開了。
一個說:“只有造一桿頂大頂大的秤來稱。”
而另一個說:“這可要造多大的一桿秤呀!再說,大象是活的,也沒辦法稱呀!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塊兒稱。”
他的話剛說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大家說:“你這個辦法呀,真叫笨極啦!為了稱稱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嗎?”
大臣們想了許多辦法,一個個都行不通。可真叫人為難呀。
這時,從人群里走出一個小孩,對曹操說:“爸爸,我有個法兒,可以稱大象。”
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愛的兒子曹沖,就笑著說:“你小小年紀,有什麼法子?你倒說說,看有沒有道理。”
曹沖把辦法說了。曹操一聽連連叫好,吩咐左右立刻準備稱象,然後對大臣們說:“走!咱們到河邊看稱象去!”
眾大臣跟隨曹操來到河邊。河裡停著一隻大船,曹沖叫人把象牽到船上,等船身穩定了,在船舷上齊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條道道。再叫人把象牽到岸上來,把大大小小的石頭,一塊一塊地往船上裝,船身就一點兒一點兒往下沉。等船身沉到剛才刻的那條道道和水面一樣齊了,曹沖就叫人停止裝石頭
大臣們睜大了眼睛,起先還摸不清是怎么回事,看到這裡不由得連聲稱讚:“好辦法!好辦法!”現在誰都明白,只要把里的石頭都稱一下,把重量加起來,就知道象有多重了。
曹操自然更加高興了。他眯起眼睛看著兒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們,好像心裡在說:“你們還不如我的這個小兒子聰明呢!”

教學總結

《稱象》第四自然段講曹沖提出稱象的方法,這一段是教學重點。為了突破重點,有些老師在教學時採用實驗法。我在備課過程中,覺得採用實驗法有三點不足之處:
(1)製作大象與大船的模型費時費力,若非專業人員製作,效果又大多不理想;

(2)大象上船、船身下沉後,沿水面在船舷上畫線這個動作,由於容器體積的局限以及容器內有水,實驗時不容易完成;
(3)實驗進行時遠處的學生往往看不清楚。
因此,製作了一套操作簡便的紙片教具。用硬紙片,剪一頭大象,畫上眼睛、耳朵等;剪一條大船,塗上黃色;剪一塊梯形,畫上灰色石頭。教具的大小以易操作、便觀察為宜。
課前,在大船、水面、大象、石頭等紙片教具的正面貼上透明膠帶。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教師邊分析邊將以上教具逐一貼在黑板上:
(1)先貼大船和水面的紙片並讓學生注意船身下沉處。
(2)再將大象“趕”到船上,將船身下移至適當位置,並在這一次船身的下沉處畫線。
(3)把大象“趕”上岸,將船身上移;再往船上“裝”石頭,將船身下移至畫線處。
此時,讓學生思考石頭的重量與大象的重量的關係。經過實踐證明,這一方法比實驗法效果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