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造山帶晚三疊世花崗岩成因與深部動力學

秦嶺造山帶晚三疊世花崗岩成因與深部動力學

鋯石lu-hf同位素組成 鋯石lu-hf同位素組成 鋯石lu-hf同位素組成

基本信息

作者:秦江鋒 (作者), 賴紹聰 (作者)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6月1日)
平裝: 26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030318190
條形碼: 9787030318190

內容簡介

山帶花崗岩類成因及其動力學研究對反演造山帶演化歷史具有重要意義。《秦嶺造山帶晚三疊世花崗岩成因與深部動力學》運用現代火成岩成岩理論及岩石大地構造學的理論,採用系統的野外地質、岩相學、鋯石la-icp ms u-pb年代學、地球化學、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學及鋯石lu-hf同位素研究方法,對秦嶺造山帶不同構造單元上晚三疊世典型花崗岩體進行了精細研究,確立了秦嶺造山帶晚三疊世花崗岩形成的年代學格架,反演了花崗岩的源區性質、成因機制以及幔源物質在花崗質岩漿形成過程中的貢獻,並在此基礎上綜合區域地質背景及造山帶中陸殼俯衝的最新研究成果,通過與大別一蘇魯高壓-超高壓岩石變質年代的對比,探討了陸殼俯衝作用與秦嶺造山帶晚三疊世花崗質岩漿活動之間的關係。研究結果對於反演秦嶺造山帶的構造演化歷史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秦嶺造山帶晚三疊世花崗岩成因與深部動力學》內容豐富、資料翔實、系統性強、立論有據、富有創新。可供大專院校師生和科研單位的科技人員參考閱讀。

目錄

前言
abstract
第1章 導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意義
第2章 秦嶺-大別造山帶區域地質概況
2.1 北秦嶺構造帶
2.2 商丹古縫合帶
2.3 南秦嶺地塊
2.4 勉略縫合帶
2.5 揚子板塊北緣
2.6 秦嶺造山帶內中生代花崗岩的分布特徵及研究現狀
第3章 南秦嶺造山帶晚三疊世東江口岩體的地球化學特徵及其成因機制:俯衝陸殼在折返過程中形成的高k、mg#埃達克質花崗岩
3.1 引言
3.2 區域地質背景和野外地質
3.3 鋯石la-icpmsu-pb年代學
3.4 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學
3.5 sr-nd-pb同位素組成
3.6 鋯石lu-hf同位素組成
3.7 暗色包體及基性岩脈的成因機制及地幔源區性質
3.8 高mg#埃達克質花崗岩的成因
3.9 小結
第4章 南秦嶺造山帶五龍複式花崗岩體的地球化學特徵和鋯石u-pb年代學:俯衝大陸岩石圈在構造折返過程中的多階段部分熔融作用
4.1 引言
4.2 地質背景和野外地質
4.3 鋯石la-icp-ms u-pb年代學
4.4 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學特徵
4.5 sr-nd-pb同位素組成
4.6 鋯石lu-hf同位素組成
4.7 討論
4.8 小結
第5章 揚子板塊北緣陽壩岩體地球化學、鋯石u-pb年代學及lu-hf同位素地球化學研究:岩漿混合作用在高mg#埃達克質花崗岩形成過程中的作用
5.1 研究背景
5.2 域地質概況
5.3 野外地質及岩相學特徵
5.4 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學
5.5 sr-nd同位素特徵
5.6 鋯石la-icp ms u-pb年代學
5.7 鋯石lu-hf同位素組成
5.8 討論
5.9 小結
第6章 西秦嶺地區糜署嶺花崗岩的岩漿混合成因:地球化學及鋯石lu-hf同位素證據
6.1 研究背景
6.2 野外地質及岩相學特徵
6.3 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學特徵
6.4 sr-nd同位素特徵
6.5 鋯石la-icp ms u-pb年代學分析結果
6.6 鋯石lu-hf同位素組成
6.7 討論
6.8 小結
第7章 秦嶺造山帶三疊紀花崗岩形成的深部動力學背景
7.1 花崗岩形成的年代學格架
7.2 後碰撞造山作用的內涵及碰撞造山帶中高鉀鈣鹼性埃達克質花崗岩類的成因機制
7.3 秦嶺造山帶下地殼物質組成及其熔融機理
7.4 暗色包體所代表的地幔源區性質及幔源岩漿在花崗質岩漿形成過程中的作用
7.5 陸殼深俯衝與秦嶺造山帶三疊紀花崗岩類的成因
第8章 主要結論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