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食指南

秘食指南

《秘食指南》的作者是伊莎貝。這是一本關於飲食文化的書,製作精美、閒適,圖文結合,富有品味,可以像咖啡書一樣,擺在桌前或案頭,閒時翻閱,過足眼癮。針對的是飲食品味更高,但比較忙碌的都市人,他們希望能在半小時搞定一頓美味,營養、口味不輸於餐廳菜,而且更精緻、更健康。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秘食指南》是向我們介紹了許多私家菜。其中包括:涼拌意式麵疙瘩——北京、上海的西式食品超市里,都有冷凍的意式土豆糰子賣。不知道專欄作家和食評人娜斯怎么想起來的,把它買回來給涼拌了,就清

《秘食指南》插圖《秘食指南》插圖
淡多了,又比中式麵疙瘩有咬勁。五香油浸三文魚配番茄及姜油醋汁——西式煮熟或煎熟的三文魚,都像一塊粉紅色的木頭,澆什麼醬汁都不值得一吃。外灘茂悅行政總廚周宏斌的“油浸”做法,可以保持其鮮嫩肥美。
紅燒肉蒸魚——“冷凍的紅燒肉是很珍貴的,可以有很多用途。比如切幾片拿來蒸魚,代替火腿用;或者切薄片夾饅頭吃:或者切丁做壽司。”文人美食家舒國治說。
董氏燒茄子——家常菜進了高級餐廳,如果還只是家常,顧客難免失望,覺得沒有驚喜。名廚大董發現了家常菜里的詩意和美感,那些茄子、白菜,就像從唐詩宋詞里走出來似的。
普羅旺斯燉蔬菜——“這道菜冷熱皆宜。如果當配菜,可以搭配烤小羊排或是烤雞一起享用。可以做大分量,因為隔天加熱,味道更好。”香港美食名人紀曉華說。
菠菜培根蜜餞——“我看過西餐廚師在沙拉里放焦糖蘋果,但是對於一般人家,焦糖蘋果做起來太麻煩了,所以想到用蜜餞代替。這道菜吃起來很香很有嚼勁,而且多方便啊對於單身人士!”美食作家殳俏說。
西班牙紅酒燉梨——“西班牙紅酒燉梨的做法與法國紅酒燉梨相似,只是法國會用波爾多紅酒,西班牙用瑞歐哈紅酒,香料亦略有不同,西班牙用的香料較多,法國不用。”作家、美食家和旅行家韓良露說。
海鮮義大利脆面——“麵條一定要用較細的spaghetti,這道菜的主要口感在麵條的酥脆。也可用不同的蚌殼或蝦子讓這道菜更豐盛。”巴黎美食評論員和專欄作家謝忠道說。
日式什錦魚生鵝肝土豆薄餅——雖然最簡單傳統的冷熱鵝肝就最好吃,但是人不一定都是理智的,太理智了沒有樂趣。香港美食家查傳倜給的很多食譜都是“天馬行吃”——就像他父親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

編輯推薦

《秘食指南》告訴你美食家、大廚和享樂者們在家吃什麼及如何吃。
一個人在家吃什麼,比他當著人吃什麼更像他自己。
一個人的食色世界,快節奏都市裡的緩慢生活。
舒國治(著名作家、美食家)、娜斯(專欄作家)、沈清(媒體董事總經理)、殳俏(美食作家)、查傳倜(金庸之子、高級美食顧問)、葉孝忠(專欄作家、旅行家)、大董(大董烤鴨店創辦人、北京名廚)、紀曉華(香港專欄作家、美食節目主持人)、韓良露(著名作家、美食家、占星家)、李文榮(室內設計師)揭秘作家、名廚、經理人等數十位美食達人的私房好菜和性情人生,開啟八卦的最新秘境,美食界逸聞趣事和獨家美食一併烹製奉上。

作者簡介

伊莎貝,前美食雜誌主編。美食專欄散見於《新周刊》、《經濟觀察報》、《金融時報》、中文網。曾出版《私享家》一書。

圖書目錄

又東又西

意大利麵有無盡的可能性——亂拌意大利麵
奶油還是香油?這是個問題——涼拌意式麵疙瘩
韭菜打敗羅勒——韭菜綠醬
難看的火腿最香——雲南菌菇火腿意大利麵
好好對待三文魚——五香油浸三文魚
旅行了幾千公里的火腿——西班牙火腿冬瓜湯

《秘食指南》插圖《秘食指南》插圖
只做一道

人見人愛的芝麻菜——鵝肝沙拉
理想主義的牛油果——冬日暖沙拉
女人的earthy指數——三豆沙拉
吃零食吃出的靈感——菠菜培根蜜餞沙拉
因橄欖油之名——意式烤蔬菜三明治
唱主角的湯——番茄濃湯和菠菜濃湯
Le Cruset駕到——味噌鮭魚豆腐鍋
怎么都好吃的意大利麵——芥藍香腸意大利麵

快慢餐

對食物要有敬意——紅燒肉蒸魚
大家一起動手——帶魚飯
要蛤蜊,不要沙——蛤蜊兩吃
為什麼下廚者特別自負?——小炒童子雞
如果遇到雞肋食材——黃油蒜茸大蝦
神奇的大蒜——蒜蓉蒸絲瓜
難以捉摸的銀鱈魚——腐乳烤銀鱈魚
平凡中見不平凡——冷茄子
家常的詩意——董氏燒茄子
最愛豬肉——鹹魚蒸肉
吃筍的樂趣——油燜筍
菌菇和奶油最對味——奶油雜菇
只要一鍋好湯——蔬菜高湯

慢快餐

向冰櫃角落裡尋寶——奶油大蒜麵包
完美的午餐食物——豪華牛排三明治
快慢之間——南瓜咖喱
番茄的秘密——義大利肉醬
快餐變大餐——青菜蘑菇餃子面
對米飯一往情深
冬季的comfort food——蠶豆火腿燜飯
一定要粒粒分明——生熟鮭魚炒飯
簡單中見不簡單——鹹肉菜飯
白飯的最高境界——滷肉飯
別問正不正宗——海南雞飯

單身漢好時光

誰說老外不能吃辣——香辣墨西哥卷
咖啡館美食之一種——番茄乳酪麵包
拉麵狂人——日式高湯拉麵
什麼都用最好的!——豉椒蒸排骨

舌頭在旅行

傳統法國人吃什麼?——白汁煮貽貝
別人的記憶不是我們的——普羅旺斯燉蔬菜
窮人的幸福——西班牙蛋餅
懶人去吃Tapas——白酒酸豆洋蔥蘑菇
海邊的大廚——大蒜白酒蛤蜊
好廚師有想像力——海鮮義大利脆面

怎么都好吃

適合救場的甜點——法式燉梨配香草冰激凌
薄餅不能承受之重——三種芝士薄餅
現做的早餐最打動人心——草莓煎餅
素食者的狂歡——法棍烤三種乳酪

對自己好一點

大塊吃肉——叉燒肋排
可以優雅的三文魚——橙昧三文魚
變著花樣吃鵝肝——日式什錦魚生土豆薄餅
煲一煲新意——石斑干貝煲仔飯
大廚風範的醬汁——牛油果醬夏日沙拉

祖母廚房

非常low的食物——青菜蝦米爛糊面
貧窮時代的美味記憶——蟹糊
肉餅也有流派——汽水肉
千變萬化總是粥——蚝乾鹹稀飯
一碗麵的禪意——雞雜雞湯麵
思鄉的腸胃——客家芋圓
那些愛吃的朋友們
……

文摘

對食物要有敬意
紅燒肉蒸魚
舒國治先生在上海的時候,有一次和他約在Amokka咖啡館見面。他來的時候,手裡拎了一隻塑膠袋,裡面油乎乎兒只春卷包子。“朋友家的阿姨做的,很好吃,吃吃看。”他說。
美食家裡像舒國治這樣樸素、自然,始終對食物懷有珍惜敬重之心的,是個異數。看他的《台北小吃札記》,無論是說一碗麵,或一隻包子,都能喚醒你消失已久的最原始樸素的食慾。
剩菜剩飯讓舒國治說起來,都是那么有趣、饞人。
“一般人家燒一大鍋紅燒肉,吃不完,最好是分成幾包冷凍起來。冷凍的紅燒肉是很珍貴的,可以有很多用途。比如切幾片拿來蒸魚,代替火腿用;或者切薄片夾饅頭吃,那你要有一把利刀,才能切得薄薄的;或者切丁做壽司,煮一鍋飯,加醋和一點點糖成醋飯,挑松冷卻後,用來包紅燒肉丁。
“冷凍的紅燒肉如果要熱吃,最好每次取一份,裝在有蓋的瓷盅里,隔水蒸熱。不要每次在鍋里反覆熱,雖然很多人說紅燒肉越熱越香,但形狀和味道都會變的,久了對身體也不好。”
我聽得發獃,忽然想起小時候,用紅燒肉或魚的汁下麵條,煮青菜、豆腐,不知多香。現在怎么都不記得了?
大家一起動手
帶魚飯糰
其實現在不大會碰到這么窘迫的情形吧,家裡忽然來了客人,又什麼都沒準備……因為現代社會不歡迎不速之客,即使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去餐廳吃,還有隨叫隨到的外賣呢。
但是這樣想想也很有趣,什麼準備都沒有的時候,怎么變出一頓飯來?(看看各自的冰櫃,一定有各自的解決方案。)舒國冶說,那就開一個帶魚飯糰派對吧。準備好材料,每個人自己動手,捏出自己喜歡的大小飯糰,再配上一大鍋有玉米、海帶、蘿蔔、白菜的排骨雜燴湯。 “是很簡單的,但效果不錯啦。”他說。
蛤蜊兩吃
上海久光百貨的地下超市很多日本貨,有一種冷凍的石狩無沙蛤肉,鮮美、乾淨,是我家冰櫃的常備品,拿來煮日式的海鮮粥或中式的蛤蜊豆腐湯都好。
蛤蜊、蟶子這種貝殼類小海鮮,很多人又愛又怕——一怕有沙,二怕煮老。誰那么有空放一把菜刀在水裡讓蛤蜊吐一夜沙?
菜場買1斤蛤蜊(或半斤蛤蜊半斤蟶子),煮一鍋水放蔥結姜塊待水滾了蛤蜊放下去一開口就夾出來分開殼和肉,很快拆出一盤半來的汁水滴在鍋里,沙沉澱湯濾出來。
想吃清淡的話,榨菜土雞蛋蛤蜊湯拿一個大深碗,肉鋪在底下,燒好的榨菜土雞蛋湯澆上去。
想吃口味重一點的蛤蜊粉絲湯,起油鍋蔥炸一下,下蒜葉、蛤蜊肉煸香,加高湯滾了,冬粉燜好,出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