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柱號

秋之柱號

秋之柱號(Pillar_of_Autumn)為翠鳥級(Halcyon-class Cruiser )巡洋艦之一。原本停泊在致遠星(REACH)攜帶一批斯巴達戰士,準備執行活捉星盟(The Covenant)先知的任務。在致遠星被星盟入侵後,所有斯巴達戰士均被派往致遠星參加保衛戰,但最終只有士官長成功逃脫並返回秋之柱號,而秋之柱號攜帶士官長繼續執行既定任務

簡介

<光暈>系列UNSC的主要戰艦之一

秋之柱號 秋之柱號

秋之柱號( Pillar_of_Autumn)為翠鳥級( Halcyon-class Cruiser )巡洋艦之一。原本停泊在致遠星( REACH)攜帶一批斯巴達戰士,準備執行活捉星盟( The Covenant)先知的任務。在致遠星被星盟入侵後,所有斯巴達戰士均被派往致遠星參加保衛戰,但最終只有

士官長成功逃脫並返回秋之柱號,而秋之柱號攜帶士官長繼續執行既定任務。隨後秋之柱號在凱斯艦長的指揮與科塔那的控制下逃脫了星盟的堵截並意外躍遷至一個光環附近,但星盟很快發

現了秋之柱號,並早在光暈附近堵截秋之柱號。在這種情況下,凱斯艦長不得不依照“科爾協定”命令棄船。由於星盟先知擔心強大的等離子炮會毀壞“神跡”-光暈,並沒有使用離子主炮,

而是用登入艇進攻。這使得秋之柱號免除了被徹底摧毀的命運,於是凱斯艦長等人強行將秋之柱號開入迫降到光暈的軌道上,並在最後一刻逃離。秋之柱號最終迫降在一個懸崖邊。在隨後的

光暈上的陣地戰中,秋之柱號曾充當補給的主要來源。這之後,蟲族入侵以及“罪惡火花-343”的殘忍計畫使士官長明白摧毀光暈的重要性,於是便計畫使用秋之柱號上的核聚變引擎將光暈

引爆。然而此時,秋之柱號已成為星盟,蟲族,聖堂守衛者三方混戰的地方,士官長只能在秋之柱號上且戰且行,最終到達引擎室,在炸毀了四個裝置後,反應堆達到臨界狀態,士官長最終

在秋之柱號引擎即將爆炸前駕駛長劍截擊機逃離了光暈。而此時的秋之柱號則發生爆炸,爆炸最終摧毀了光暈。秋之柱號正式退役。

飛船介紹

秋之柱號 秋之柱號

生產廠家:雷耶斯-McLees船廠
類型:輕型巡洋艦
體積:

 
高度 414米
動力:
核聚變動力爐單元 組
主聚變動力爐(2)
副核聚變動力爐(4)
可裝R7大氣層可脫式推進器(Reach里出現)
V系列CODEN/SFTE肖-藤川斷層超空間引擎
防禦:
2米 A型鈦合金裝甲板
耐約5等離子魚雷
感測器系統 :
雷達
分光鏡
導航系統:
AI或NAV電腦
武器:

改裝型MAC/電磁加速炮

3個M947 Shiva核飛彈

3個裝有Mk.2556發掘級HAVOK彈頭。

300個M58神射手飛彈發射系統,總共有8700枚飛彈

40個50mmM910近距離防禦機炮

成員:300-400 名海軍人員

1個ODST營,1個海軍陸戰隊隊營,920名陸戰隊(第79步兵營)

載具:

至少63個逃生艇

GA-TL1長劍攔截機(1中隊)

15艘D77-TC Pelican炮

至少8個M808天蠍主戰坦克

至少40輛M12 FAV 猶豬號

艦長 凱斯(Jacob Keyes)在引導秋風之墩號進入光暈大氣層後,坐逃生艙逃離飛船,後來被星盟俘虜。 士官長(Master Chief)攜秋風之墩號核心電腦 科塔娜(Cortana)乘救生艙著陸,並開始與星盟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最後,由於沉睡在光暈之上的洪魔被喚醒,士官長為了阻止洪魔的擴散引爆了秋風之墩號,而士官長則帶著Cortana坐著長劍號逃離。

秋風之墩號 (4張)

背景

作為一條1.17公里長,噸位只有後繼的馬拉松級三分之一的巡洋艦,翠鳥級是被定位為巡洋艦級別的最小的艦船。與後繼艦相比較,早期的翠鳥級十分缺乏動力與火力,它們的Mark II聚變引擎只能提供現代反應堆產出的十分之一,安裝的武備僅僅包括6個射手飛彈倉與單獨的一門MAC。

按Cortana所說,他們幾乎就是艦隊里的一個笑話。但是,有了正確的升級,一條翠鳥級巡洋艦可以成為一名可怕的敵人。

在致遠星的陷落中,升級後的秋風之墩號進行了一場驚人的戰鬥,與從星盟護衛艦到巡洋艦甚至超級巡洋艦作戰,並在所有戰鬥中取勝。超級巡洋艦是一條幾乎無人能與之對抗、甚至超級MAC都由於距離而無法擊中的戰艦,但秋風之墩號在受到嚴重損傷後能夠用所有的武備摧毀它.

最值得注意的特徵是一系列內部交叉的支撐與蜂窩狀結構,這使船能夠承受數量驚人的打擊;這級船能夠承受在損失所有區域與90%裝甲後繼續運作。

這設計的耐久性被UNSC秋風之墩號在致遠星與ALPHA環帶上空受到大量傷害後在環帶上迫降所證實。不過,雖然巡洋艦還是完整的,但它受創過度無法修復,再也不能飛了, 即使一些例如聚變核心,引擎與自毀裝置的系統仍然線上。

另一個此級船耐久性的例子是在致遠星淪陷中,當戰艦與星盟超級巡洋艦作戰並被它的主炮擊中(有一發嚴重損壞了反應爐)後,仍舊繼續飛行,最終摧毀了超級巡洋艦,而他的武器可以一發摧毀更新的與強有力的戰艦,例如UNSC航母.

在人類-星盟戰爭於2525年爆發時,大量翠鳥級巡洋艦被重新啟用並接受改裝.

秋風之墩

布局

翠鳥級由5個六角形與八邊形的結構連線而成。艦橋懸掛在一個前部結構下,船身上分布著8個泊位。船殼上也有18個救生艙的孔。因為數量低,這些救生艙僅作為鵜鶘或其他運輸手段不可行的最終選擇。MAC炮的炮口在艦艏處,形似弓上的突起,炮身則貫穿前部艦體。在關卡The Maw里,在攝像機環繞戰艦時,展示了“突起”明顯的筒狀結構.

翠鳥級上的維修通道被數個伸縮封閉艙板所分隔。在緊急事件中,這些艙板能被關閉以免影響其餘被阻隔的艦船部分,艙板還有一項潛在的功能:在敵方登艦時,被阻隔部分可被艦橋控制抽成真空,窒息敵方部隊。

軍械庫分布在全艦上,提供輕武器與他們所對應彈藥。8個泊位搭載允許鵜鶘運兵船、長劍截擊機、猶豬車和天蠍坦克。

在全艦長度上有許多維修通道。就像HALO1里看到的那樣,即使平時對人員不開放,他們也能由升降梯在主工程或連線通道連通至泊位。如果需要的話,擴展通道能允許猶豬通過,有些區域足夠大,可通行鵜鶘。通道的第二目標就是減少戰艦巨大的質量,從而提高加速性能。

武備

已知的翠鳥級原裝武備如下;

一門MAC(長度為366M)

當時遠低於標準的6個射手飛彈倉.每個飛彈藏容納數枚單獨的飛彈.

四枚SHIVA核飛彈

大量50MM點防禦機炮

人類-星盟戰爭爆發後,翠鳥級接受了大量的改裝。其中秋風之墩號的武備如下:

一門能快速連射3發的MAC(推測長度不變,但是增加電容充電陣列),威力6萬5千噸TNT當量。

300個射手飛彈倉被安排為30個圓筒和10排,每個飛彈倉容納26枚飛彈,共7800枚.

三枚SHIVA核飛彈和三枚HAVOK核彈,威力3千萬噸TNT當量。

40門50mm MLA自動炮能夠交叉火力進行點防禦對抗單艘艦船.

反應堆

艦船為亞光速推進,由核聚變反應產生的動力,船尾外部有10個可見的噴口,2個大的8個小的(光暈:致遠星中為14個,大的不變小的增為12個。)。這些引擎似乎是重氫之間相互反應驅動的,主引擎核心有數個只能提供現代引擎產出10%的MARK II反應堆,這級船也裝備了用於超光速航行的標準的與典型的躍遷引擎。在改裝的船上,反應堆系統是作了重大改裝的部分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