禿髮氏

南涼滅亡後末代君主禿髮傉檀之子禿髮破羌降北魏,北魏明元帝因禿髮、拓跋同源,故讓其改姓為“源”[1]。 關於“禿髮”的語源與含義,《晉書》記載匹孤之妻胡掖氏生子壽闐於被中,因鮮卑語謂被為“禿髮”,故以此為氏。 [2]《十六國春秋》同樣也有“生壽闐被中,以禿髮為號,壽闐為名”的記載。

禿髮為鮮卑姓氏,與拓跋氏同源,其先祖出自鮮卑拓跋部首領拓跋詰汾,其長子禿髮匹孤率部從塞北遷往河西,成為河西鮮卑,並以“禿髮”為氏。其後代禿髮烏孤建立南涼政權。南涼滅亡後末代君主禿髮傉檀之子禿髮破羌降北魏,北魏明元帝因禿髮、拓跋同源,故讓其改姓為“源”[1]。
關於“禿髮”的語源與含義,《晉書》記載匹孤之妻胡掖氏生子壽闐於被中,因鮮卑語謂被為“禿髮”,故以此為氏。[2]《十六國春秋》同樣也有“生壽闐被中,以禿髮為號,壽闐為名”的記載。日本學者白鳥庫吉據此認為“禿髮”即蒙古語ᠳᠡᠪᠡᠯ(debel,意為“皮外套”)的對音。[3]而另一些學者認為“禿髮”和“拓跋”是同音異譯,如清人錢大昕就曾指出[4]:“‘禿髮’即‘拓跋’之轉,無二義也。古讀輕唇音如重唇,故赫連佛佛即勃勃,發從得聲,與跋音正相近。魏伯起書尊魏而抑涼,故別而二之,晉史亦承其說。”[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