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村鎮

禹村鎮

禹村鎮位於新泰市西南部,北臨泰山,南靠曲阜,因大禹治水路過此地,安營紮寨,休養生息,故得此名。1985年12月區劃調整,將原樓德辦事處所轄的1鎮7鄉,重新劃分為禹村鎮和樓德鎮,禹村鎮由此延續至今。全鎮東西長16公里,南北寬12公里,總面積100平方公里,轄40個行政村,5.8萬人,其中少數民族村8個,人口1.2萬人,占全市少數民族總人口的70%以上,是全省主要回族聚居區和省民族工作重點鎮。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禹村鎮位於新泰市西南部,全鎮總面積100平方公里,轄40個行政村,5.8萬人,其中回族人口1.2萬人。承納泰山之靈氣,歷受儒家之薰陶,禹村鎮民風純樸,社會穩定,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因大禹路經此地而得名,是仁人志士投資創業、興旺發達的一塊沃土。

山東省泰安市禹村鎮 郵政編碼(郵編)271213。其中最著名的水庫有田村水庫,韓山水庫,目前韓山度假旅遊區正在積極籌備建設中。田村水庫作為本鎮第一大水庫,禹村鎮將積極利用天然優美環境,構建完美世外桃源,未來進行山地風車發電實驗,水利發電實驗,以及積極做好招商引資,構建田村經濟區,歡迎參觀考察。

位置交通

交通便利,四通八達。禹村鎮位於山東省中部,北依東嶽泰山,南臨孔 子故里曲阜,東接山東沿海開放城市,地理位置優越,距京滬、京福,均不足20公里,省道蒙館路從轄區穿過,磁萊鐵路貫穿全境,並擁有年吞吐能力100萬噸的鐵路專用線一處,1小時可到達泰安,2小時可到達濟南國際機場,7小時可到達北京、上海。鎮內交通較為方便,現有垤路、山東 南峪、南泉頭等到新泰的公車,大大方便了民眾的出行。

經濟產業

氣候適宜,資源豐富。禹村鎮屬溫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東、西、南屬山區丘陵地帶,中部為河凹平原,水澆條件好,土地肥沃。全鎮主要盛產小麥、玉米、紅薯、花生及各種優質乾鮮果品,優質桑園面積4000畝。禹村鎮花生、香椿等農產品都以其獨特的品質久負盛名。畜牧業發達,有波爾山羊、小尾寒羊和利木贊牛等一批特優畜禽良種,有各類規模養殖場70個,畜牧小區40個,年畜牧生產總值1.5億元以上。其中禹村銀燕奶牛場是新泰市最大的奶牛場之一,現存欄奶牛300多頭。在他的帶動下,建成規模奶牛場2處,擠奶站1處,發展奶牛1000多頭,奶牛業已成為該鎮農民增收的亮點產業。鎮內煤炭、石灰石、鐵砂資源十分豐富,已形成了以煤為主,具有鑄造、紡織、輕工、建材等企業體系。鎮辦兩處煤礦穩步發展,年產優質煤30多萬噸。地下資源十分充足,地表水庫總庫容1.2億立方米。全鎮現有各類學校11所,每年可向社會輸送各類人才1000餘人,勞動力資源十分充足。同時,鎮內閒置土地、廠房較多。新礦集團禹村煤礦破產後,留下閒置土地1000多畝,高標準廠房10000多平方米,另外禹村鎮部分老企業大面積廠房廠地也在閒置中。在當前政策下, 這些閒置土地、廠房均已成為禹村鎮“大招商、大發展”的一大優勢。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57441
29341
28100
家庭戶戶數 15379
家庭戶總人口(總) 52852
家庭戶男 26282
家庭戶女 26570
0-14歲(總) 12402
0-14歲男 6331
0-14歲女 6071
15-64歲(總) 40980
15-64歲男 21174
15-64歲女 19806
65歲及以上(總) 4059
65歲及以上男 1836
65歲及以上女 2223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56422

下轄村

後寨村 大寨村 西寨村 西沈村
東沈村 湯禹村 趙禹村 東杜村
中杜村 西杜村 朱家溝村 盧家溝村
安家莊村 伍埠村 韓山村 西白家溝村
東白家溝村 琵琶庵村 李家莊村 宋家莊村
車陽莊村 大路山村 朱家莊村 南峪村
北峪村 南泉頭村 北泉頭村 田村村
南清泥溝村 北清泥溝村 徐家嶺村 王峪村
程家峪村 大山東村 西山東村 垤路村

名人

汪寶泉(1923~1952)山東省新泰市樓德朱家莊人,抗美援朝一等功臣 。1946年6月入伍。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榮立一等功,時任志願軍排長,1952年3月壯烈犧牲。

李仲文(1923~1948)大山東村人,1946年參加華東野戰軍第8縱隊,任8縱隊司令部機要參謀,隨王建安司令轉戰南北,1948年在孟良崮戰役中英勇犧牲。

資源優勢

禹村鎮屬山區丘陵鄉鎮,地形南陡北緩,東南西三面環山,中部為河凹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境內擁有豐富的煤炭和石灰石資源,通訊便捷,電力充沛,基礎設施完善。承納泰山之靈氣,歷受儒家之薰陶,全鎮風正氣順心齊,天時地利人和,人民安居樂業。 禹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鎮中心建有大禹廣場一處,有大禹塑像,高大宏偉,氣勢非凡。鎮內有著名的老寨山、九龍山、岐山等大小山頭40餘座,其中海拔250米以上的8個,老寨山最高,海拔473.7米,風光秀麗,奇峰迭出,山上建有“老寨山戰役”紀念碑,是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有待開發溶洞兩個,中小型水庫30餘座,依山傍水,環境優美,是建設度假村,城市周邊農家游的理想場所。

交通便利,四通八達。禹村鎮位於山東省中部,北依東嶽泰山,南臨孔子故里曲阜,東接山東沿海開放城市,地理位置優越,距京滬、京福,均不足20公里,省道蒙館路從轄區穿過,磁萊鐵路貫穿全境,並擁有年吞吐能力100萬噸的鐵路專用線一處,1小時可到達泰安,2小時可到達濟南國際機場,7小時可到達北京、上海。

禹村鎮

禹村鎮自然資源豐富,鎮內土壤以棕壤性土和中層土壤土為主。總土地面積5292.47公頃,其中山區丘陵占2/3,耕地面積3541公頃。地表水年徑流量1560平方米,地下水可采量4500萬立方米。全鎮小(一)型水庫2座,小(二)型水庫及大小塘壩80多個,總儲水量950萬立方米。境內煤炭資源儲量豐富,探明地質儲量共約750萬噸,可采儲量550萬噸,煤質好,分布集中,現有新泰市辦煤礦兩處。此外還有豐富的石灰石、長石、陶瓷土等礦產資源。 氣候適宜,資源豐富。禹村鎮屬溫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東、西、南屬山區丘陵地帶,中部為河凹平原,水澆條件好,土地肥沃。全鎮主要盛產小麥、玉米、紅薯、花生及各種優質乾鮮果品,優質桑園面積4000畝。禹村鎮花生、香椿等農產品都以其獨特的品質久負盛名。畜牧業發達,有波爾山羊、小尾寒羊和利木贊牛等一批特優畜禽良種,有各類規模養殖場70個,畜牧小區40個,年畜牧生產總值1.5億元以上。其中禹村銀燕奶牛場是新泰市最大的奶牛場之一,現存欄奶牛300多頭。在他的帶動下,建成規模奶牛場2處,擠奶站1處,發展奶牛1000多頭,奶牛業已成為該鎮農民增收的亮點產業。鎮內煤炭、石灰石、鐵砂資源十分豐富,已形成了以煤為主,具有鑄造、紡織、輕工、建材等企業體系。鎮辦兩處煤礦穩步發展,年產優質煤30多萬噸。地下資源十分充足,地表水庫總庫容1.2億立方米。全鎮現有各類學校11所,每年可向社會輸送各類人才1000餘人,勞動力資源十分充足。同時,鎮內閒置土地、廠房較多。新礦集團禹村煤礦破產後,留下閒置土地1000多畝,高標準廠房10000多平方米,另外禹村鎮部分老企業大面積廠房廠地也在閒置中。在當前政策下,這些閒置土地、廠房均已成為禹村鎮“大招商、大發展”的一大優勢。

城鎮建設

禹村鎮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鎮區功能不斷完善。聘請山東省城鎮規劃設計院,編制通過了鎮區總體規劃圖,先後對興禹街、小新街、同心街、新禹路、車站路等進行硬化、美化、綠化、亮化。規劃建設面積14萬平方米,新建商品樓14萬平方米。沿街興建了各具特色的商業樓,建成占地3600平方米的大禹綠地廣場。自2003年開始實施農村道路“村村通”工程,共投資1400餘萬元,完成里程68.5公里。“村村通”工程的實施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極大方便,為全鎮經濟和各項事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2007年,投資560萬元、48萬元、90萬元完成了新禹路、同心街和齊心路的建設,方便了民眾出行,使鎮區形成了“兩縱三橫”格局,初步搭起禹村發展框架。2008年初,鎮黨委政府又積極籌措資金,啟動了新禹路和府前街的綠化、美化工程,該工程完成後,一個具有現代化氣息的小城鎮將展現在人們的面前。同時,為提高小城鎮建設水平,打造優美的人居環境,鎮黨委政府密切與新礦集團合作,加快了禹村社區的改造步伐,這項投資數額巨大的工程將惠及禹村幾代人,極大推動禹村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

特色農業

禹村鎮 禹村鎮

禹村鎮屬溫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全鎮主要盛產小麥、玉米、紅薯、花生及各種優質乾鮮果品,韓山大紅石榴、泉頭香椿等農產品都以其獨特的品質久負盛名。林業資源豐富,現有優質用材林2萬多畝。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通過制定優惠政策,抓好管理和服務,形成了以桑蠶為特色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路子,先後發展優質桑園3000多畝被泰安市政府評為2007年度蠶繭生產先進單位;畜牧業發達,有波爾山羊、小尾寒羊和利木贊牛等一批特優畜禽良種,年畜牧生產總值1.5億元以上。銀燕奶牛場是新泰市最大的私營奶牛場,現存欄奶牛400多頭,截至2007年底,全鎮肉牛飼養達到6000餘頭,年總存欄量3.5萬隻,規模飼養場50個,規模飼養小區11個,並擁有泰安市最大的畜牧交易市場—沈東畜牧交易市場。該市場年交易牛5萬頭、羊20萬隻、牛皮5萬張、羊皮30萬張,年交易額超過1億元,成為魯中地區規模最大的畜牧集散交易地,為民族經濟發展起到龍頭帶動作用。

工業發展

禹村鎮 禹村鎮

禹村鎮內煤炭、石灰石、頁岩、矽酸鹽等資源十分豐富,已形成了以煤為主,具有製造、紡織、輕工、新型建材等門類齊全的行業體系。鎮內有樓德煤礦、九龍山煤礦2處市屬煤礦,年產優質煤30多萬噸,使豐富的煤炭資源得以合理開發利用。禹村鎮黨委政府充分發揮山多、石灰石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開發南部山區,扶植一批民營企業,主要生產石料,煉製石灰,生產水泥,新型建築材料等產品。

招商引資成績顯著,全鎮新建、續建招商項目14個,其中重點項目9個,新宇機械製造、新宇塑編等一批規模項目建成並投產,帶動了全鎮經濟的快速發展。

新農村建設

禹村鎮 禹村鎮

禹村鎮黨委政府按照中央“20”字要求和市委市府“五好、五新”的標準,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了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出台了《禹村鎮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意見》,立足本地實際,加大投入力度,不斷探索新農村建設的新路子。確立市級新農村建設示範村9個,盧家溝、瀋北等7個村莊完成了總體規劃,盧家溝村被新泰市委市政府評為“新農村建設先進村”。 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突出農村“水電路醫學”等工作,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2006年,完成13個村“村村通”自來水工程,2萬多民眾喝上乾淨衛生的自來水;基本完成了“村村通”水泥路工程;確定了盧家溝等6個新農村建設示範村,鎮村面貌煥然一新。積極推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完成定點衛生所20個,方便了民眾看病就醫。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2006年被泰安市評為教育強鄉鎮。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成績顯著,民眾婚育觀念明顯轉變,晚婚晚育率達到87%,出生人口質量進一步提高。農村社會救助體系進一步完善,殘疾人、老年人的權益得到保障,農村困難戶、五保戶、優撫對象得到及時救助,新建鎮敬老院即將投入使用。

社會事業發展

禹村鎮 禹村鎮

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社會事業的發展,把建設一個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社會進步、欣欣向榮的“和諧禹村”作為重中之重,常抓不懈,使全鎮的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 教育工作成績顯著。鎮黨委政府全面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政策,實施“科技興禹”戰略,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合理規劃調整學校布局,努力改善辦學條件。2007年新改擴建國小三處,完成了沈村民族聯小的配套建設,投資60萬元和260萬元,完成了山東聯小和田村聯小的教學樓建設。全面進行綜合素質教育,辦學質量逐年提高,中考成績連續5年進入新泰市前6名,2006年被泰安市委市政府評為“教育強鄉鎮”。魯中技術學院(原新礦技校)座落鎮中,每年輸送各類人才1000餘人。

禹村鎮 禹村鎮

文化事業迅速健康發展。全鎮共建有文化中心1處,文化站、廣播站、村文化大院32處,豐富了民眾的文化活動,促進了全鎮精神文明發展。

醫療衛生事業全面發展。鎮區有新汶礦業集團禹村醫院、禹村衛生院。2007年,完成了鎮衛生院改貌建設,新建病房9間,提高了硬體設施水平,基本滿足了民眾看病就醫的需要。積極推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完成定點衛生所21個,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8%。

禹村鎮 禹村鎮

禹村鎮郵政、電信事業得到迅猛發展。鎮區設有郵政支局、網通公司各1處,並設有130移動通信設施1處,開通了2000門程控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到1萬門,累計安裝電話6000多部,電話普及率80%以上,禹村鎮率先成為新泰市“村村通網路”第一鎮。鎮內銀行實行了全國電子聯網,結算快速方便。 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水平明顯提高,2007年投資130萬元建成了可容納80名五保老人入住的高標準敬老院,提高了五保老人集中供養率。

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不出事、快發展”的要求,把平安創建工作納入全鎮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以“發案少、秩序好、民眾滿意”為總體目標,堅持一手抓平安創建,一手抓經濟建設,全鎮社會治安、信訪穩定形勢明顯好轉。2007年,在市政法委和供電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我鎮在全市率先完成了平安路燈的安裝,全鎮共安裝路燈1260盞,方便了民眾出行,增強了民眾的安全感。由於工作出色,該鎮被泰安市表彰為“2007年度維護社會穩定先進鄉鎮”、新泰市“2007年度維護社會穩定先進單位”和“信訪穩定工作一等獎第一名”。

招商引資

禹村鎮 禹村鎮

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工作,始終把最佳化投資環境放在經濟發展的突出位置來抓,對所有外來投資者,始終按照“稅賦從輕,優惠從寬,服務全程”的原則,提供最優惠的政策、最優質的服務和最優良的環境。

1、按照“誰受益、誰獎勵”的原則,對來鎮投資的企業,只要符合國家環保、土地等方面政策要求,不分所有制形式,凡能夠形成鎮財力的,給予優惠政策獎勵。

2、新投資生產經營項目或兼併、租賃現有鎮辦企業,兩年以內按新增納稅形成地方財力的20%—30%給予獎勵。

禹村鎮 禹村鎮

3、個體及企事業單位投資農業或高新技術項目,本著“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鎮政府將在土地、資金、技術指導等方面搞好協調服務,兩年內按新增納稅形成地方財力的20%—30%給予獎勵。企業需貸款籌措配套資金,經鎮政府批准的,由鎮財政給予兩年貼息扶持。

4、對固定資產投資100萬元以上的新建項目(房地產開發項目除外),符合國家政策有關規定的,兩年內按新增納稅形成地方財力的20%—30%給予獎勵。

5、對引進的高層次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鎮黨委、政府可在工資、住房、安家補助、子女入托、入學等方面給予最大優惠,對全鎮經濟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人才,鎮黨委、政府將給予重獎。

6、凡引薦來鎮投資興辦獨資項目(房地產開發項目除外),符合國家規定,證照齊全,兩年內投產並能形成地方稅收的,鎮政府將按納稅形成地方財力的10%獎勵引薦人。

7、從鎮外引入鎮內用於生產和建設資金的(職務行為及部門上下級行為除外),經黨委、政府審核認定後,按實際到鎮財政可用資金的5%進行獎勵。給鎮財政引進無償資金的,鎮政府將按實際到位資金的20%給予獎勵;引進無償捐增物品的按資產評估部門核定的物品價值的10%給予獎勵。

8、對本規定未涉及到的以其他形式引進的資金和項目,由鎮招商辦公室和鎮財源建設辦公室提出獎勵建議,報鎮黨委、政府審批。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