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器碑-歷代書法名跡技法選講

更有甚者云:“若得(之)神功(助),弗由人造……漢諸碑結體命意皆可仿佛,獨此碑如河漢,可望不可即也。 ”(郭宗昌《金石史》)諸說紛紜中,似以方朔、楊守敬最有見地:“蓋此碑之妙,不在整齊而在變化,不在氣勢充足而在筆力健舉。 漢碑佳者雖多,由此入手,流麗者可摹,方正者亦可摹,高古者可摹,縱橫跌宕者亦無不可摹也。

內容介紹

《歷代書法名跡技法選講(第2輯):禮器碑》素為論者所重,或贊其奇絕,或稱其雍雅,或謂其瀟散,或美其疏秀。更有甚者云:“若得(之)神功(助),弗由人造……漢諸碑結體命意皆可仿佛,獨此碑如河漢,可望不可即也。”(郭宗昌《金石史》)諸說紛紜中,似以方朔、楊守敬最有見地:“蓋此碑之妙,不在整齊而在變化,不在氣勢充足而在筆力健舉。漢碑佳者雖多,由此入手,流麗者可摹,方正者亦可摹,高古者可摹,縱橫跌宕者亦無不可摹也。”(方朔《枕經堂金石書畫題跋》)“漢隸如《開通褒斜道》、《楊君石門頌》之類,以性情勝者也;《景君》、《魯峻》、《封龍山》之類,以形質勝者也。兼之者惟此碑。要而論之,寓奇於平正,寓疏秀於嚴密,所以難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