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與書法

禪與書法

《禪與書法》由李光華編著,是“覺群佛學博士文庫”系列之一。《禪與書法》主要從三大方面對“禪與書法研究”這一選題作出觀照:首先是禪與歷代書法創作的交涉與會通,即通過對歷代具有代表性的禪書法作品的分析,探討禪意或禪學精神在書法作品中的體現。其次是禪與歷代書論的融通,即通過對歷代富有代表性的禪意書論的研究,指出不同歷史時期禪意書論的理論特徵。最後是禪與書法融通的理論研究,即透過對禪與書法融通的典型理論範疇的比較分析,指出禪與書法在理論層面上的異同。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9月1日)

叢書名: 覺群佛學博士文庫

平裝: 300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802544147

條形碼: 9787802544147

目錄

總序 / 1

序 賴永海/ 1

第一章 導論/1

一、選題的緣由 /1

二、選題的研究狀況及研究意義/3

三、選題的研究方法及創新點 / 11

第二章 書法中的禪意/14

第一節 魏晉隋書法中的禪意/19

一、王羲之《蘭亭序》的空靈靜逸之韻 /23

二、泰山《金剛經》的圓逸清健 /34

三、智永《真草千字文》的超逸恬淡/38

第二節 唐朝書法中的禪意/41

一、懷素《自敘帖》的無住心 /47

二、高閒《草書千字文》的打成一片 / 55

三、歐陽詢《化度寺碑》的清潤和睦 /58

四、顏真卿《多寶塔》的變法出新 / 61

五、柳公權《金剛經碑》的“心正則筆正” /65

第三節 宋朝書法中的禪意 /69

一、蘇軾《黃州寒食詩帖》的沉穩雄健/72

二、黃庭堅《諸上座帖》的率意任運/76

三、米芾《蜀素帖》的隨意“刷字” / 82

四、大慧宗果《與無相居士尺牘》的率真寫意 / 86

第四節 元明清書法中的禪意 /89

一、中峰明本《行書與濟侍者警策》的“柳葉飛舞” /93

二、董其昌《行書女蘿繡石壁五言詩條幅》的反造疏淡 /97

三、憨山德清《行書證道歌》的超塵脫俗 / 100

第三章 書論中的禪思/104

第一節 漢魏六朝書論中的禪思/106

一、趙壹《非草書》的“夕惕不息” / 108

二、蔡邕《筆論》的“默坐靜思” /114

三、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的“意在筆前” / 118

第二節 唐朝書論中的禪思/124

一、虞世南《筆髓論》的“心悟非心”/125

二、韓愈《送高閒上人序》的“不膠於心” / 130

三、巧光《論書法》的“書法猶釋氏心印” / 134

第三節 宋朝書論中的禪思/140

一、蘇軾《論書》的“書初無意於佳乃佳” / 141

二、黃庭堅《論書》的“字中有筆,如禪句中有眼” / 146

三、米芾《海岳名言》的“隨意落筆” /151

第四節 元明清書論中的禪思/ 156

一、董其昌《畫禪室隨筆》的“直欲脫去右軍老子習氣” / 158

二、周星蓮《臨池管見》的“心空筆脫” / 161

三、康有為《廣藝舟雙楫》的“書法亦猶佛法” /166

第四章 禪與書法融通之理路/172

第一節 書法與禪教之相符/173

一、書寫佛經的功德/174

二、無師道終不成/179

第二節 傳統書論對禪學思想的搬用 /184

一、對“心本體”的借鑑/185

二、對“破法執”的推崇 /195

第三節 禪與書法的相互借鑑/201

一、以禪喻書 /201

二、以書喻禪/205

第五章 禪之悟與書之悟/208

第一節 非同質的悟/209

一、悟的方法不同 /210

二、悟的內容不同 /216

第二節 相似的悟/220

一、悟得諸偶然/221

二、悟以智慧 /226

三、悟出自家面目 /230

第六章 禪之境與書之境/234

第一節’關於境界說/235

一、禪學的境界說/235

二、文藝美學的境界說/239

第二節 禪書法的境界/242

一、蕭散簡靜之境/244

二、空靈絕俗之境/247

三、圓逸恬淡之境/251

第三節 禪之境與書之境之異同 /253

一、證果解脫:禪境不同書境/254

二、圓融自在:書境亦如禪境 /259

餘論/264

參考文獻/269

後記/29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