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師茶藝

artistry 前後200年間,經幾代禪師努力,禪師茶藝才趨完善,得以在寺院廣泛流行。 www.chichaqu.com

Tea artistry from buddhist monk
佛門品茗藝術。在寺院僧侶中流行。始於六朝釋法瑤,後經唐代降魔師、皎然、百丈、趙州等禪師推崇發展,禪師茶藝自成一體。茶有提神效果,泰山降魔師首先倡導“以茶禪定”。皎然深通禪禮,精於文墨,又兼掌寺院事務,認為禪與茶十分棚宜,主張寺院栽茶制茶,並以茶代酒,使茶漸入禪宗精神領域。後經唐代中葉百丈懷海撰寫“百丈清規”,將茶融入禪宗禮法。代宗年間高僧趙州從諗,倡導“以茶悟道”。前後200年間,經幾代禪師努力,禪師茶藝才趨完善,得以在寺院廣泛流行。禪師茶藝一般選用寺院自製茗茶和泉水,按照佛教教理選用茶具,安排茶室擺設,賦予象徵意義。如茶勺五寸,表示點茶供養五方聖凡;茶扇十骨,以表十界茶。茶器不求豪華貴重,只講圓虛清淨,因此要底部鼓起,重心平穩,以求安定。即使大茶會,也強調平等如一,將茶湯一次點好,再用小勺分盛小碗,分送賓客,共享同一茶湯。茶室如禪堂,力求簡樸,有祖師真容、茶、花、香、畫即可。禪師茶藝講究僧侶們身體力行,自己種茶、制茶、煮茶,以茶供佛,以茶待客,以茶修行,即物求道,不離物言道。
..................................
參考《中國茶葉大辭典》
www.chichaqu.com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