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順祥

“福順祥”始建於清朝光緒年間,是流傳於民間的一個家族生意的字號。由山東平陰東阿鎮旦歡鎮(現為山東東阿縣旦鎮街——年代推移,時代更迭,這個地方曾被多次改名。春秋戰國時期是個城——旦王城 ,有范旦王駐守。歷史輾轉——改名旦歡鎮,解放時期把旦歡鎮劃給平原縣,後又劃給東阿縣)“孫氏家族”中孫承業創建。“福順祥”起初只是一個小小的藥店,隨著後來的發展逐漸成為當地有名的大藥鋪。

福順祥簡介

“福順祥”起初只是一個小小的藥店,隨著後來的發展逐漸成為當地有名的大藥鋪。當時在東阿鎮孫承業也是非常有名的老中醫,他治療膿瘡、癤子在當時非常有名氣!

福順祥的發展史

孫承業離世以後將“福順祥”字號,留給獨子孫宗舜(生於民國5年),孫宗舜繼承父業將字號不斷的擴大,孫宗舜長子孫興祚(生於民國34年)也逐漸幫助父親打理藥鋪,同時也做起了布店的生意。抗日戰爭時期,“福順祥”為當時鎮守在黃河西岸的國軍提供了寶貴的戰備藥材和戰備物資。解放戰爭,旦鎮作為共方的根據地,“福順祥”為共軍的軍隊提供了大量的布料。由此可以體現當初“福順祥”的經濟實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福順祥”伴著新中國的步伐行走著,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福順祥”字號的掌柜孫宗舜,為能更好的為家裡的三個兒子(長子孫興祚、次子孫隆祚、三子孫聖祚)結婚娶媳婦,當眾多的地主都吆喝著賣地的時候,孫宗舜卻買了一小部分地,然而就是因為這一舉動,再加上由於當時貧農的說辭——福順祥的藥丸那么一點,卻是那么高的價格賒賬給我,這就是剝削貧農,我們就該打倒——至此,“福順祥”掌柜孫宗舜被定性為富農,福順祥被迫停業關門。

文化大革命期間,孫宗舜吃了不少苦,掛牌子遊街,被貧農斗,再後來就是拿著掃帚掃大街,給生產隊看瓜園。做了一輩子良心買賣——給人看病拿藥,最後落得如此地步。沒多久,孫宗舜患病在床,他立下遺囑——“良心買賣,本分做人,人在號在”撒手西去。其實這就是“福順祥”的一種商道——一種以德服人的商業精神!

孫宗舜死後,他的三個兒子沒有在繼承“福順祥”字號,但是一直保有其名號。在後來的歷史進步過程中,長子孫興祚成為國家公務員——供銷社採購員,次子孫榮祚在山東省聊城讀聊城一中,三子孫聖祚成為當時地區之間的供貨物流人員(當時是用驢車,可就是這樣的職業,在當時也是很難得)。

由於特殊的歷史時期,孫宗舜的長子孫興祚工作也不斷的調動,由高集鄉(現高集鎮)到大橋鎮再到楊柳鄉最後因為孫興祚的次子胡軍(子隨母姓)戶口關係變動,被調往濟南擔任採購員。孫宗舜的次子孫榮祚是當時聊城一中實驗班的班長(學習俄語),但是因為當時定的成分——富農,最後拿著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卻沒有資格去上(這就是文革造成的悲劇),三子孫聖祚本是孫宗舜最器重的一個兒子,希望它能繼續走自己所走過的路,為人看病去疾,但是那些中醫古書,偏方筆記,被三子孫聖祚擱置,走向了生產隊,幹上了物資運輸的工作。

孫宗舜有八個孫子、五個孫女,(出生於新中國)都以“會(家譜上為'誨‘)”字輩起名,分別是長孫(孫興祚之子)孫會傑、次孫胡軍(子隨母姓)、三孫孫會民、四孫孫會國,(孫榮祚之子)五孫孫會金、六孫孫會良,(孫聖祚之子)七孫孫會斌、八孫 孫會磊。孫女分別為(孫興祚之女)孫會英、孫會芳,(孫榮祚之女)孫冬梅,(孫聖祚之女)孫冬雲、孫偉. 他們從事的行業各有不同,有做廚師的、有開超市的、有做下海經商的、有搞科研——研究石油抽油機的、有做酒厂部門經理的、有做三農生意的、有在銀行任職的、有乾刑警的、有銷售醫療器械的、也有做醫生當大夫的……他們無論是誰,都遵守著“福順祥”做人的一種精神。可以說他們的存在延續著“福順祥”的存在——人在號在。

而今改革開放三十多年,那些出生在新中國的“會”字輩的人們,也有了自己的後人,“福順祥”的精神同樣薰陶著他們的孩子。那句話一直都在:“良心買賣,本分做人,人在號在”!生於80後、90後孫宗舜的曾孫四人(分別以“培”字輩起名——培源、泉、睿、豪)、曾孫女八人(分別是艷麗、青、艷紅、雨晨、瑛輝、安琪、瑛濤、盈盈),其中除艷麗、青、艷紅、雨晨外四人參加工作外,其他八人都在讀書。

新思維的“福順祥”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福順祥民間老字號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但是人在號在,於是就有“福順祥百貨店——民間老字號”新浪微博.這是新一代人的新思想,新方式、新生活。

福順祥——良心買賣,本分做人,人在號在!——孫氏家族商號——民間字號——福順祥

新浪微博——“福順祥百貨店——民間老字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