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堂[廣東省廣州市教堂]

福音堂[廣東省廣州市教堂]

福音堂位於廣州市一德路。我國最大的一座哥德式石構建築,俗稱石室。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法國政府依據不平等的《天津條約》,1861年1月25日強迫清政府將戰爭中被摧毀的原兩廣總督部堂衙門60多畝地租給其興建教堂。稽明章(Cnllemin)主教負責籌建,由法國Vonutrin和Hnmbert兩建築師吸收巴黎聖母院建築精華進行設計,廣東揭西人蔡孝石匠任“總管工”。所用花崗岩石材采鑿於新安縣牛頭角及長灣兩地(今九龍)。1863年12月8日奠基。1888年竣工,歷時25年,耗資40萬金法郎。大教堂東西寬35米、南北深78.69米,建築面積2754平方米,南立面有雙塔,高58.5米,分三層,第三層為鐘樓,東塔安裝4具銅鐘、西塔安裝機械時鐘。附屬建築有醫院、神學院、學校等。1935年把塔內鐵梯和屋面改為鋼筋混凝土。1949年10月14日,國民黨廣州駐軍撤退時炸毀海珠橋,教堂的彩色玻璃多被震壞,“文化大革命”期間,教堂內的神龕及宗教故事的彩色玻璃畫全毀,1979年進行修繕。

1990年建設部、國家文物局、中國建築學會核定公布為全國近代優秀建築。

1996年12月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