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

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

在莎士比亞的經典名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羅密歐與朱麗葉相愛,但由於雙方世仇,他們的愛情遭到了極力阻礙。但壓迫並沒有使他們分手,反而使他們愛得更深,直到殉情。這樣的現象我們叫它“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所謂“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就是當出現干擾戀愛雙方愛情關係的外在力量時,戀愛雙方的情感反而會加強,戀愛關係也因此更加牢固。

名詞概述

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 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

心理學家德斯 考爾等人在對愛情進行的科學研究時發現,在一定範圍內,父母或長輩干涉兒女的感情,這青年人之間的愛情也越深。就是說如果出現干擾戀愛雙方愛情關係的外在力量,戀愛雙方的情感反而會更強烈,戀愛關係也會變得更加牢固。這種現象就被叫做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但最終婚姻最後卻經常是以悲劇收場。

現實表現

這種情形不僅發生在男女的愛情之間,也會發生在許多地方。對於越難獲得的事物,在人們的心目中地位越重要,價值也會越高。學者們嘗試以阻抗理論(reactance theory)來解釋這種現象,他們指出當人們的自由受到限制時,會產生不愉快的感覺,而從事被禁止的行為反而可以消除這種不悅。所以才會發生當別人命令我們不得做什麼事時,我們卻會反其道而行的現象。

效應研究

為了了解父母的干涉是否改變了夫妻戀人之間的關係和相愛水平,心理學家德瑞斯科(R. Driscoll)等人在1972年調查了91對夫婦和相戀已達8個月的41對戀人,發現在一定範圍內,父母干涉程度越高,戀人之間相愛越深。當出現干擾戀愛雙方關係的外在力量,戀愛雙方的情感反而會加強,戀愛關係也因此更加牢固,這種現象借用莎翁名劇命名為“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the Romeo and Juliet effect)。

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 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

人們相信對自己的行為擁有控制權,天生不喜歡自己的自由受到限制。當自由受到限制時,人們會有一種不舒服的感覺,而採取對抗的方式從事被限制的行為,可以保持自己的自由,除去不舒服感。父母強迫子女與戀人分手,子女往往會產生高度的心理抗拒,做出相反的選擇,不但不放棄自己所選擇的戀人,還增加對自己所選擇戀人的喜歡程度。尤其對正處於熱戀期的戀人來說,還沉浸在愛的激動、幸福和甜蜜中,對身邊一切更是不管不顧。父母越想棒打鴛鴦,結果卻越攪越熱。 敏感的父母偶然發現還在上中學的孩子與異性同學互遞紙條,先是大驚失色,不容分說扣上“早戀”的帽子,然後採取一切粗暴手段試圖扼殺:惡語批評侮辱、勒令斷絕來往、專程接送上下學、全面監視舉動……父母的良好願望不但沒有如願以償,倒是適得其反,硬生生把原本只是互相愛慕的孩子逼得成雙配對離家私奔。

人性本身就如此,在外力強制條件下很容易引起對立情緒,很可能出現反抗作用。人更願意進行自由選擇,越是限制、禁忌的東西,越顯得神秘、有趣、充滿誘惑,越能激發人的叛逆心和反抗性,也越發地想嘗試一下。一旦電影、書籍、文章被列為禁片、禁書、禁文,就是眾人趨之若鶩、洛陽紙貴之時。

效應解釋

學者們嘗試以阻抗理論(reactance theory)來解釋這種現象,當人們的自由受到限制時,會產生不愉快的感覺,而從事被禁止的行為反而可以消除這種不悅。這是因為人們都有一種自主的需要,都希望自己能夠獨立自主,而不願自己是被人控制的傀儡。一旦別人越俎代庖,替自己做出選擇,並將這種選擇強加於自己時,就會感到主權受到了威脅,從而產生一種心理抗拒,當別人命令不得做什麼事時,人們卻會反其道而行的現象,排斥自己被迫選擇的事物,同時更加喜歡被迫失去的事物。

而心理學家用認知失調理論來解釋這種選擇自由與對所選擇對象喜歡程度之問的關係。如果選擇是自願的,人們會傾向於增加對所選擇對象的好感,反之則會降低對所選擇對象的喜歡程度。因此,當人們被強迫做出某種選擇時就會產生高度的心理抗拒,也就是逆反心理,而這種心理會促使人們做出相反的選擇,實際上起到增加對自己所選擇對象喜歡程度的效果。所以當外界壓力要求人們放棄自己的戀人時,由於心理抗拒的作用,人們反而會增加對戀人的喜歡程度。使“羅密歐”與“朱麗葉”更加相愛。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布萊姆在一個實驗中,讓一名被試面臨A 與B兩個選擇,在低壓力條件下,另一個人告訴他“我們選擇的是A”,在高壓力條件下另一個人告訴他,“我認為我們兩個人都應該選擇A”。結果,低壓力條件下被試實際選擇A 的比例為70%,而在高壓力條件下,只有40% 的被試選擇A。

另一種解釋,是從維持認知平衡的角度來說的。一般情況下,人們對自己行為的解釋,都是從內外兩方面去尋找理由,當外在理由消失後,人們就會從內部去尋找依託,反之亦然。戀愛雙方渴望接近對方等行為原因,可以解釋為,由於雙方內在的情感因素和外在親人朋友的支持。當親人採取簡單否定的態度時,便削弱了戀愛的外在理由,這導致戀愛者的認知出現了不平衡,於是,他們只好把內在的情感因素升級,以解釋自己戀愛對方的行為,使自己的認知重新處於平衡狀態。這便是中學生在異性交往中,易把友情當戀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好奇心和個性的互補,在異性交往中,交往雙方更容易獲得滿足感。但許多老師、父母對中學生的異性交往都疑神疑鬼,甚至明確反對,這就使交往者把滿足感解釋為雙方的依戀,從而誤認為自己已經墜入愛河。

效應表現

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的愛情悲劇,在每個民族都流傳著,因為社會發展過程中,人權總是逐步受到尊重的,戀愛婚姻的自由在每個民族歷史上,都有一段身不由己的階段,也就是造就悲劇的階段。中國的《梁山伯與祝英台》;西方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羅密歐與朱麗葉是因為兩家是世仇,家人堅決反對,他們的感情卻在家人的百般阻撓下相愛更深,最終雙雙殉情;梁山伯與祝英台一開始只是不知情的兄弟關係,梁山伯根本沒有娶祝英台的想法——因為是“弟弟”,但是,得知祝英台對自己一往情深又絕對不能修成正果,於是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是覺得不能失去,越是覺得絕對得不到的東西,越是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在生活中,父母強迫子女與戀人分手,子女往往會產生高度的心理抗拒,做出相反的選擇,不但不放棄自己所選擇的戀人,還增加對自己所選擇戀人的喜歡程度。尤其對正處於熱戀期的戀人來說,還沉浸在愛的激動、幸福和甜蜜中,對身邊一切更是不管不顧。

但是,“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也不可能是100%實現。現實生活中,總有部分相愛的男女受種種價值規律和個性因素影響,在父母或外界的干預或誘惑下,改變初衷,另覓新人。然而,這種效應的存在,仍然有其普遍性。一旦婚戀生活不順利時,可加深對未成功的相戀的懷念。

心理教育

《紅樓夢》中的賈寶玉和林黛玉

《羅米歐與朱麗葉》 《羅米歐與朱麗葉》

之所以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如此堅貞,是因為凱普萊特和蒙太古兩大家族的粗暴敵對而造成的。這一“效應”在《紅樓夢》中的賈寶玉和林黛玉、《陰謀與愛情》中的斐迪南和露伊斯、《西廂記》中的張群瑞與崔鶯鶯等人身上都得到了充分的驗證。 “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告訴我們,父母不尊重孩子的選擇,橫加干涉,容易造成父母與孩子之間情緒的對立,從而強化孩子行為愈加走向父母良好願望的反面。這從心理學角度上說,是由於行為主體受到干預而產生逆反心理所致。實際上,此“效應”不僅表現於父母的干涉對孩子戀愛態度的影響上,也表現於教育者的粗暴行為對學生早戀、吸菸、酗酒、自私等不良行為的負面影響上。因此,從教育學、心理學角度看,借鑑此“效應”,如何管理學生、怎樣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是會產生積極的效應的。

強硬心理教育之大忌

心理健康教育也稱心理教育、心理素質教育等,是培養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質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機能,充分發揮其心理潛能,促進個性發展的教育,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構建相互作用的社會活動過程。在這過程中,作為教育者切不能強硬的方法、武斷的態度。

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 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

(一)謹忌教育行為的強硬。教育者以命令的口吻要求學生“不準怎樣怎樣”並不能達到自己預期的目的時,為樹立自己的權威,為維護自己的自尊,就可能會採取更加強硬的手段干預學生的行為,如罰款、面壁、停課、請家長等。試圖通過加壓,逼迫學生服從命令,改掉毛病。可事與願違。因為這樣做,會使學生認為羞辱了自己,更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學生可能會產生“破罐子破摔”的變態心理,“就是讓老師看看能把我怎么著。” 我國小二年級是在一所學校只有一位教師的村小複式班讀的。曾記得有一個午休的時間,我們有五、六位同學爬上大樹去抓喜鵲窩裡的雛鳥。後被其他同學告了密,包老師把我們整整罰站了大半天,並且說“晚上放你們回家我都不姓包!”,最後還是讓我們回家,此後,我們暗地裡經常模擬這一幕,同學們還編了歌謠:“包還是那個包,菜包草包還是那個包……”。

(二)切忌隨意“不”字。學生因受知識和閱歷等多因素的限制,辨別是非的能力較低。這樣在行為上難免會出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早戀現象、吸菸酗酒、拉幫結派、紀律散漫等。面對這些現象,我們該如何管教?有人會說,直接命令學生:“不準談戀愛,想戀回家去談”,“不準吸菸、想吸回家吸”……竊以為,這種命令的口吻極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使學生與老師情感對立,只能強化學生的不良行為。這對問題的解決就不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心理教育要講究方法

為了避免因教育者言語和行為上的不當而造成的師生之間的對立,在使用“批評”的武器時要堅持“避實擊虛”“以柔克剛”的原則。筆者在實踐中嘗試運用以下方法,教育效果較好。

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 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

(一)無中生有法。唐代詩僧景雲題《畫松》詩有“曾在天台山上見,石橋南畔第三株”,畫上之松本虛,偏說實有,《千首唐人絕句·評解》說此種寫法是“愈說得實而愈見其虛”,這是虛境實寫,又稱無中生有法。在構思上,為了形容畫松技藝高超,寫出觀畫者的審美幻覺,故意說,此松是天台山上親眼得見之松,意法。它既可以理解為對獨立的各種詩法的歸納,也可以視作是對學習者日後創作實踐中靈活運用各種詩法的—次引導。 通過“捏造”事實,無中生有,對某生“改正”錯誤的行為進行表揚,促其自責。如:“我聽說某生已改掉了吸菸的不良習慣。這是聽說,不過我堅信他能做到這一點。我為他高興。”這種假借道聽途說的“事實”對某生進行表揚,易引起某生對未改正錯誤的內疚和自責,激勵他痛下決心改掉不良習慣。不過,此法的套用應建立在教育對象已有某些“改正”的跡象及心態基礎之上,才有正面效應。

《西廂記》

(二)聲東擊西法。聲東擊西法,原於唐人杜佑在《通典·兵典六》中說:“聲言擊東,其實擊西。”意思是說,善於指揮作戰的人,雖然他們攻擊方向在西,但卻故意搞出一套攻擊東方的聲響。科學家研究指出: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動物。暗示,是指人或環境以不明顯的方式向人體發出某種信息,個體無意中受到其影響,並做出相應行動的心理現象。暗示是一種被主觀意願肯定了的假設,不一定有根據,但由於主觀上已經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趨於結果的內容。舉個實例,某人到醫院就診,訴說身體如何難受,而且身體日漸消瘦,精神日見頹喪,百藥無效,醫生檢查,發現此人患的是“疑病症”。

《紅樓夢》中的賈寶玉和林黛玉 《紅樓夢》中的賈寶玉和林黛玉

後來,一位心理醫生接受了他的求治。醫生對他說:“你患的是某某綜合症。正巧,目前剛試驗成功一種特效藥,專治你這種病症,注射一支,保證三天康復。”打針三天后,求治者果然一身舒坦出院了。其實,所謂“特效藥”,不過是極普通的葡萄糖,真正治好病的,是醫生語言的暗示作用。 聲東擊西的一種暗示戰術用在教育上也是頗具教育效應的。聲東是現象,擊西是本質。為這擊西之實,先行聲東之虛。借用此法,可寓批評於表揚之中,行表揚之虛達批評之實。如“某生這次期中考試比上次有所進步,儘管他在紀律上有時還顯散漫一些”。該生能聽出是在批評他的散漫。且還會促使該生這樣思考:我要是紀律不散漫呢?該不會有更大的進步?這對該生改掉不良行為是積極的。

(三)移花接木法。“移花接木”指把這種花木的枝條嫁接在那種花木上產生新品種或改善老品種。桃樹與李樹的嫁接,產生了新品種“桃李”,國光蘋果與元帥蘋果嫁接,產生了新品種“富士”、“紅富士”……,把自己讀過的書報上的故事原文搬上考卷,往往給人抄襲之嫌。但這不等於說不能用別人文章中的材料,如果對自己熟悉的幾個故事進行壓縮,然後將其巧妙地組合在一起表達某種新的思想。這種寫作遷移的方式,我們就叫它“移花接木法”。它在舊故事裡融入了新思想,是一種巧妙的借鑑,不是抄襲,而是一種創新。

戀愛中的心理學效應

 

愛情過程中總會有一些有趣的現象,這些現象都可以通過心理學效應得到解釋,如“為何初戀最難忘”、“為什麼愛情受到的挫折越多,感情越深”、“為什麼會網戀”等等。 
黑暗效應光線昏暗的地方更易產生戀情
首因效應初次見面的印象很重要
古烈治效應男人容易見異思遷喜新厭舊
多看效應日久生情
吊橋效應心動不一定是真愛
契可尼效應初戀最難忘
投射效應為什麼會網戀
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受到的挫折越多,感情越深

人類心理效應

心理學是研究人和動物心理活動和行為表現的一門科學。心理學一詞來源於希臘文,意思是關於靈魂的科學。直到19世紀初葉,德國哲學家、教育學家赫爾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學是一門科學。
社會科學——心理學       >>>回到科學頻道
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又叫禁果效應。心理學的一種人際交往效應。指有好感的異性間,受到的外界干涉越多,他們的感情就會越深。
從眾心理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於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
暈輪效應是指在人際相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誇大的社會印象,正如日、月的光輝,在雲霧的作用下擴大到四周,形成一種光環作用。
馬太效應是指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種現象。馬太效應在經濟、教育、股市等領域都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也是研究巨觀經濟需要考慮的現象。
安慰劑效應指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但卻“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讓病患症狀得到舒緩的現象。
期望效應期望對於人的行為的巨大影響。積極的期望促使人們向好的方向發展,消極的期望則使人向壞的方向發展。
霍桑效應起源於1924年至1933年間的一系列實驗研究,其後,從1927年到1932年,喬治·埃爾頓·梅奧(George Elton Mayo)教授持續多年對霍桑實驗結果進行研究、分析。
維特效應源自德國著名作家歌德所著《少年維特之煩惱》1774年出版後,很多人效仿主人公維特自殺,“維特效應”因此得名。
刻板效應是指對某人或某一類人產生的一種比較固定的、類化的看法。
破窗效應是關於環境對人們心理造成暗示性或誘導性影響的一種認識。
負性效應指人們認識他人的時候,對正負信息(也就是這個人做的好事和壞事)形成的印象不均等。

人類心裡的十大神奇效應

心理效應,是指大多數人在相同的情況下或對某種相同的刺激,產生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反應的現象,它具有普遍性,也具有差異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