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宗駁誣

3.罪:懲處 7.語:告訴 9.詆:痛斥。

出處

選自《石林詩話》,是宋詩話中一部重要詩話,又作《葉先生詩話》,作者葉夢得。主要記錄北宋詩壇掌故、軼事,同時也有作者的審美評價。儘管葉氏沒有系統的理論構思,但他論詩比較精當,透露出詩話由“論詩及事”轉向“論詩及辭”的箇中訊息。傳本有一卷本、三卷本兩種,《直齋書錄解題》作一卷,至《百川學海》始分作三卷,南宋時已有一卷、三卷兩種刊本。《石林詩話》說:“詩語固忌用巧太過,然緣情體物,自有天然工妙,雖巧而不見刻削之痕。”

原文

元豐間,蘇子瞻系大理獄。神宗本無意深罪子瞻,時相進呈,忽言蘇軾於陛下有不臣意。神宗改容曰:“軾固有罪,然於朕不應至是,卿何以知之?”時相因舉軾《檜詩》“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蟄龍知”之句,對曰:“陛下飛龍在天,軾以為不知己,而求之地下之蟄龍,非不臣而何?”神宗曰:“詩人之詞,安可如此論,彼自詠檜,何預朕事!”時相語塞。章子厚亦從旁解之,遂薄其罪。子厚嘗以語余,且以醜言詆時相,曰:“人之害物,無所忌憚,有如是也!”

注釋

1.元豐:宋神宗年號
2.系:囚禁
3.罪:懲處
4.舉:列舉
5.解:開解
6.薄:減輕
7.語:告訴
8.醜言:激烈直率的語言
9.詆:痛斥。

譯文

元豐年間,蘇軾被囚禁在朝廷大牢里,宋神宗本來無意追究他的重罪。時相拜見宋神宗,忽然說蘇軾對陛下有不臣服的心思。宋神宗變了臉色說:“蘇軾就算有罪,但他對我還不至於這樣,你是怎么知道他有不臣之心的?”時相就列舉了蘇軾的《檜詩》說:“‘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唯有蜇龍知’您是飛龍在天,蘇軾不把您看成知己,卻要尋求地下的蟄龍作為知己,這不是不臣服之心又是什麼呢?”宋神宗說:“這是詩人的詞,怎么能這樣解釋呢!他自己歌詠檜樹,關我什麼事?”時相頓時語塞。章子厚也在旁邊替蘇軾開脫,於是減輕了蘇軾的罪名。章子厚曾對我說過這些,並且用激烈的語言抨擊時相,說:“小人陷害別人,無所顧忌,竟然有他這樣的!”

理解

文末引用章子厚的話,一是表明同情蘇軾的遭遇;二是痛斥那些想陷害別人而無所顧忌的小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