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產可行性論證報告

礦產可行性論證報告,是西方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發展起來的一種分析、評價各種建設方案和生產經營決策的科學方法。它通過對欲上項目建成後或實施後可能取得的技術經濟效果進行預測,從而提出該項目是否值得投資和怎樣進行建設的意見,為項目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

可行性論證報告

可行性論證貫穿於礦產勘查與開發的各個不同階段。可行性論證據其目的、任務以及與地勘工作階段的對應性分為概略研究(普查階段)、預可行性研究(詳查階段)和可行性研究(勘探階段)。

概略研究

指對礦床開發經濟意義的概略評價。通常是在收集分析該礦產資源國內、外總的趨勢和市場供需關係的基礎上,分析已取得的普查或詳查、勘探資料,類比已知礦床,推測礦床規模、礦產質量和開採利用的技術條件,結合礦區的自然經濟條件、環境保護等,以我國類似企業經驗的技術經濟指標或按擴大指標對礦床作出技術經濟評價。從而為礦床開發有無投資機會,是否進行詳查階段工作,制定長遠規劃或工程建設規劃的決策提供依據。

預可行性研究

指對礦床開發經濟意義的初步評價。在我國目前的基本建設程式中,預可行性研究屬於前期工作,與項目建議書屬於同一工作階段。預可行性研究需要比較系統地對國內、外該種礦產資源、儲量、生產、消費進行調查和初步分析,還需對國內、外市場的需要量,產品品種、質量要求和價格趨勢作出初步預測。根據礦床規模和礦床地質特徵及礦區地形地貌,借鑑類似企業的實踐經驗,初步研究並提出項目建設規模、產品種類、礦區建設輪廓和工藝技術的原則方案;參照類似企業選擇合適評價當時市場價格的技術經濟指標,初步提出建設總投資、主要工程量和主要設備以及生產成本等,進行初步經濟分析,圈定並估算不同的礦產資源儲量類別。

可行性論證報告的意義

可行性論證的意義首先在於保證礦產勘查工作和後續的礦產開發的經濟效益。在市場經濟的社會生產活動中,我國礦產勘查的投資來源已由單一計畫經濟時期的事業費撥款而轉變為企業法人或私人投資,礦產勘查的根本目的是查明具有商品屬性的工業礦床,並通過轉讓或直接出售礦產品而獲取投資收益。因此,礦產勘查活動必須追求經濟效益。但是,礦產資源在自然界的產出條件及特徵是複雜多樣的,礦床的質及量相差懸殊,所處的經濟地理條件也是千差萬別,礦種本身的經濟價值及礦產品市場供需關係、價格波動等都對勘查投資收益有著較大的影響。

另外,礦床一旦進入勘探階段,由於需要動用大量的探礦技術手段對礦床進行揭露,與普查階段相比,投資額巨增,為了降低投資的風險性,保證獲得經濟效益,就必須通過可行性論證對礦床的經濟價值及轉入勘探工作的必要性進行分析,以保證勘探投資在經濟上的合理性,減少勘探投資的盲目性,為勘探基地的篩選提供依據。

在我國礦產儲量實行有償占用、礦產儲量成為有價商品正逐步推向市場的今天,礦床可行性論證被賦予了新的套用價值,只有通過論證知道了欲勘探礦床的經濟價值,才能真正從經濟意義上預估地質勘探工作的經濟效果,才能為礦產儲量的有償占用或普查階段工作成果的轉讓估價提供依據。

可行性論證報告的格式

項目論證是項目投資前的分析和評估,是項目運作成功與否的最基本測算,是杜絕盲目投資的有效辦法之一。可行性論證報告是為中小企業及創業個人編寫政府立項審批項目可行性論證報告,產業扶持項目可行性論證報告,銀行貸款項目可行性論證報告,中外合作項目可行性論證報告,融資投資、境外投資、上市融資、中外合作、項目合作、股份合作、組建公司、徵用土地、申請高新技術企業等各類項目可行性論證報告。可行性論證報告內容(以礦產為例):

第一章 項目總論

概括性論述項目背景、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結論及建議

第二章 項目建設背景及必要性

從巨觀和微觀方面分析項目提出的背景情況和產業發展情況,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分析企業進行投資的必要性。

第三章 市場預測與建設規模

採用問卷調查、抽樣調查等市場調查方法對現有市場情況進行準確分析,採用專家會議、特爾菲、類推預測等定性分析方法和時間序列、因果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對市場進行預測,通過競爭力對比分析、戰略態勢分析、波士頓矩陣分析、SWOT分析等確定項目市場戰略和企業行銷策略,通過差額投資內部收益率法、淨現值法、最小費用法等定量分析方法確定項目的產品方案和建設規模,採用成本導向定價法、需求導向定價法、競爭導向定價法等方法確定產品的銷售價格。

第四章 建設條件與廠址選擇

通過工程技術條件和建設投資費用的對比確定場址方案。

第五章 工程技術方案

採用評分法、投資效益評價法確定項目的技術方案,採用投資回收期法、投資收益率法、運營成本法、壽命周期法確定項目的設備方案,通過對技術經濟指標、總圖布置費用、拆遷方案的對比確定項目的總圖方案。

第六章 節能節水與環境保護

從建築設計、建築結構、平面布置、設備選型、工藝流程等方面論述項目的節能方案,從設備選型、工藝流程、綜合利用等方面論述項目的節水方案,從項目建設和項目運營兩方面論述項目的環境保護措施及對環境的影響情況。

第七章 勞動保護、安全衛生、消防

從危害因素、建築施工、項目運營等方面論述項目的勞動保護與安全衛生措施,從建築設計、功能布局、平面設計等方面論述項目的消防措施。

第八章 企業組織和勞動定員

根據企業現有組織情況、以及行業先進管理經驗,採用勞動生產率等方法確定企業的組織結構和勞動定員情況,並根據企業的生產計畫安排、員工定崗情況和人力資源情況制定人員培訓計畫。

第九章 項目實施進度安排

根據行業經驗和企業特點安排項目的實施計畫和進度。

第十章 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採用單位建築工程投資估算法、單位實物工程估算法估算項目的建築工程費用,採用設備原價加設備運雜費估算設備購置費用,以設備購置費用為基數估算工具器具及生產家具購置費用,根據設備購置費用、採用比率法確定項目的安裝工程費用,根據國家有關計費檔案估算工程建設其他費用,採用全額流動資金估算法估算項目所需流動資金。

通過投資內部收益率、投資回收期、融資成本等對比確定項目的融資方案。

第十一章 財務分析與敏感性分析

利用資金時間價值方法對項目進行財務評價、採用不確定性分析、盈虧平衡分析等方法確定項目的抗風險能力和保本水平。

第十二章 社會效益分析

通過項目對社會的影響、項目與所在地互適性兩方面對項目的社會效益進行分析,確保項目符合社會發展要求。

第十三章 風險分析

通過技術和產品風險、市場風險、原材料、自然資源或供貨渠道的風險、政策性風險、持續融資風險等方面的風險分析,並提出相應的風險應對機制,增加企業風險防範意識、提高項目抗風險能力。

第十四章 可行性研究結論與建議

撰寫礦石項目可行性論證報告的五要素

撰寫可行性研究報告的五要素如下:

基本情況

1、項目單位基本情況:單位名稱、地址及郵編、聯繫電話、法人代表姓名、人員、資產規模、財務收支、上級單位及所隸屬的部門名稱等情況;

可行性報告編制單位的基本情況:單位名稱、地址及郵編、聯繫電話、法人代表姓名、資質等級等;

合作單位的基本情況:單位名稱、地址及郵編、聯繫電話、法人代表姓名等;

2、項目負責人基本情況:姓名、職務、職稱、專業、聯繫電話、與項目相關的主要業績;

3、項目基本情況:項目名稱、項目類型、項目屬性、主要工作內容、預期目標及階段性目標情況,主要預期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指標,項目總投入情況;

必要性與可行性

1、項目背景情況;項目受益範圍分析;部門、地區需求分析,項目單位需求分析,項目是否符合國家政策,是否屬於國家政策優先支持的領域和範圍;

2、項目實施的必要性;項目實施對完成行政工作任務或促進事業發展的意義與作用;

3、項目實施的可行性;項目的主要工作思路與構想,項目預算的合理性及可靠性分析,項目預期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分析,與同類項目的對比分析,項目預期效益的持久性分析;

4、項目風險與不確定性;項目實施存在的主要風險與不確定性分析,對風險的應對措施分析;

實施條件

1、人員條件:項目負責人的組織管理能力,項目主要負責人員的姓名、職務、職稱、專業、對項目的熟悉情況;

2、資金條件:項目資金投入總額及投入計畫,對財政預算資金的需求額,其他渠道資金的來源及其落實情況;

3、基礎條件:項目單位及合作單位完成項目已經具備的基礎條件(重點說明項目單位及合作單位具備的設施條件,需要增加的關鍵設施);

4、其他相關條件;

進度與計畫安排

主要結論

附屬檔案

1、項目承辦單位營業執照、法人證書複印件

2、當地規劃、國土、環保等部門關於項目的支持檔案

3、查新檢索報告

4、檢測報告

5、相關智慧財產權、專利技術複印件

6、自有資金存款證明

7、相關銀行貸款承諾

8、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9、項目財務分析報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