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山小粒花生

硯山小粒花生

硯山小粒花生,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硯山小粒花生種植區域年均氣溫16.1-18.1℃,年均降雨量1345-1853.3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5-10月,年平均相對濕度70%-85%,全年平均日照時數1804.1-2023.1小時,適宜種植花生。硯山小粒花生屬珍珠豆型或中間型花生,莢果形狀為繭形、串珠型、曲棍形,莢果含2-4粒種子,果嘴較明顯、莢果網紋平滑或較細、脈紋淺或較淺,具有莢果小、果殼薄、易去殼、出仁率較高的產品外在感官特徵。 2012年08月03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硯山小粒花生”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硯山小粒花生屬珍珠豆型或中間型花生,莢果形狀為繭形、串珠型、曲棍形,莢果含2-4粒種子,果嘴較明顯、莢果網紋平滑或較細、脈紋淺或較淺,具有莢果小、果殼薄、易去殼、出仁率較高的產品外在感官特徵。硯山小粒花生仁種仁桃形或圓柱形,種皮粉紅色或紅色,具有仁粒小而飽滿、仁皮光滑、口感清脆細膩、香甜可口、營養豐富、商品性好。

營養價值

硯山小粒花生 硯山小粒花生

硯山小粒花生營養豐富,富含有利於人體吸收的不飽和脂肪酸和胺基酸,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成分。主要內在品質指標為:粗脂肪含量≥42%,蛋白質含量≥20%,油酸/亞油酸(O/L)在1.1左右。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硯山小粒花生產區屬雲貴高原花生區,土層深厚,土壤脫矽富鐵鋁化作用強,有機質積累多而分解慢,但含量不等,pH值呈弱酸性,地型地貌喀斯特形態特徵突出。硯山小粒花生種植區域主要集中在海拔1100-1600米之間,土壤pH值在5-7.5之間,以紅、黃壤類型為主,種植區域地形地貌為壩區、半山區、山區,以半丘陵、丘陵坡地為主。

水文情況

硯山小粒花生種植區域河流主要有盤龍河、公革河、貴馬河、八嘎河、翁達河、稼依河、阿三龍河、西洋江、馱娘江、南盤江、六郎洞河、夸墨河、拖底河、官寨河、響水河、小白河、南浦河、南北河、南江河、補擋河、清水江、南丘河、清水河、清平河、石葵河等河流,分屬珠江和紅河水系,水資源豐富。

氣候情況

硯山小粒花生產地 硯山小粒花生產地

硯山小粒花生種植區域的氣候條件屬中亞熱帶、北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類型,具有雨旱分明,雨熱同季的特點。硯山小粒花生種植區域年均氣溫16.1-18.1℃,年均降雨量1345-1853.3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5-10月,年平均相對濕度70%-85%,全年平均日照時數1804.1-2023.1小時。硯山小粒花生種植區域多不具備灌溉條件,種植用水為天然降雨,雨養型農業特徵突出,花生生長期降水集中,日照時數多,太陽輻射強,光照充足,花生品質優良。

歷史淵源

文山州花生栽培種植歷史悠久,1825年成書的《廣南府志》卷三供記覽志物產就有落花生的記載,已有186年歷史。

1949年前,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花生種植品種主要是匍匐型品種“挖生”和該地花生,全州花生面積僅七千餘畝,種植面積少而分散。產品主要用於榨油,少部分作為民眾自食消費,也有部分用於民眾之間的農產品與其他物品的互換交易。

1952年,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引進馬來亞花生品種。

硯山小粒花生 硯山小粒花生

20世紀九十年代後,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引進了馬來亞品種的“桂花17號”(文引花生01)、“粵油192”(文引花生02)、“VS405”(文引花生03)三個優質花生品種套用於花生生產。

生產情況

2012年,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硯山小粒花生種植總面積2萬公頃,年產量4.5萬噸。

硯山小粒花生 硯山小粒花生

2014年,硯山縣是文山州花生生產的科技示範主產縣,具有花生種植的產地典型的氣候類型,產品特登記為“硯山小粒花生”.種植總面積16667.0平方公頃,年產量2.7萬噸。

產品榮譽

硯山小粒花生 硯山小粒花生

2012年08月03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硯山小粒花生”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硯山小粒花生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硯山縣、文山市、廣南縣、馬關縣、丘北縣、西疇縣、麻栗坡縣共69個鄉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03°35′00″-105°39′00″,北緯22°42′00″-24°28′00″。

質量技術要求

•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選擇:選擇保護區域內產地符合無公害蔬菜生產相關規定,海拔在1100-1600米之間的壩區、半山區、山區,土壤pH值在5-7.5之間,耕作層深厚、疏鬆易碎,前茬為非豆科作物的紅、黃砂壤土進行硯山小粒花生生產。

(2)品種選擇:小粒花生品種應選用較早熟、抗旱性較強、抗葉斑病較強、株型緊湊、結莢集中、易收穫、豐產穩產性好的品種。主要品種有百仁重在35克-50克之間,如:“粵油192(文引花生02)”、“桂花17號(文引花生01)”、“VS405(文引花生03)”等小粒花生品種。

(3)種植技術

①主要栽培措施

a、曬種:在播種前7-10天帶殼曬種1-2天,以提高發芽率。

b、精選種子:剝殼後進行精選種子,剔除變色、霉爛、雜、小種子,選用籽粒飽滿、純、淨度高、種皮完好的花生種仁做種。

c、整地:在前作收穫後進行深翻曬垡,播種前進行精細整地,整地要做到平整、疏鬆、細碎。

d、種植模式:硯山小粒花生種植模式可為淨種,也可與非豆科作物的合理間作。

e、播種時間:播種期為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應根據土壤墒情適時早播。

f、播種量:每穴播種2粒,每公頃種植密度22.5-33萬株,播種量為每公頃殼花生180-225公斤。

g、底肥:有條件的地區每公頃可施腐熟農家肥或土雜肥15-22.5噸,並與尿素75-150公斤、過磷酸鈣375-750公斤、硫酸鉀150-300公斤(或複合肥300-450公斤)拌勻後作種肥施用。

h、播種方法:播種方法為耕牛或小型拖拉機開溝點播及人工打塘穴播。採用耕牛或小型拖拉機開溝點播,播種深度5-8厘米,種子不能與肥料接觸,播後覆土。

i、加強田間管理:花生齊苗後10-15天追施苗施,每公頃用尿素75-150公斤追施苗肥,同時應進行淺鋤一次,花生下針初期結合鋤草進行中耕培土迎針。

j、加強病蟲害防治:病蟲害防治採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兼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等手段進行病、蟲、草害綜合防治。病蟲害發生初期及時進行化學防治,重點防治:葉斑病、根腐病、莖腐病、青枯病、蠐螬、蚜蟲、棉鈴蟲、斜紋夜蛾等常見病蟲害防治,成熟期葉斑病不再進行防治。在病蟲害防治中,嚴禁使用禁用農藥。

k、適時收穫:花生成熟後,即花生植株中下部葉片正常枯黃脫落,90%以上莢果皮網紋清晰,花生仁飽滿,種皮見老時即可收穫,收穫過早、過晚均會影響產量和質量。硯山小粒花生收穫期一般為8-9月之間。

②農業投入品方面的特殊使用規定

a、生產肥料要求:肥料使用做到化肥與有機肥配合施用,肥料中不得含有對花生品質和土壤環境有害的成分,或有害成分嚴格肥料質量必須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有關規定,商品肥料必須獲得國家農業部或省級農業部門的登記證書(免於登記的除外),農家自積自用的肥料,必須經高溫腐熟發酵,以殺滅各種寄生蟲卵,病原菌和雜草種子,優先使用綠色食品專用生產資料,禁止硝態氮肥、生活垃圾和工業三廢進入生產田。應通過控制氮肥調控旺長,禁用植物生長調節劑。

b、農藥無害化使用: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和生物源及植物源農藥。在進行化學防治時應嚴格遵守GB4285《農藥安全使用標準》和GB8321.1-GB8321.5《農藥合理使用準則1-5》,注意用藥量、施藥時間和安全間隔期,做到科學、安全、合理用藥。禁止使用DDT、六六六、克百威、涕滅威、滅多威、殺蟲脒、五氯硝基苯、苯菌靈、除草醚、草枯醚等無公害花生禁用的高毒、高殘留、致癌、致畸、慢性毒性殺蟲及除草劑。

(4)產品收穫及產後處理的規定

①產品收穫:小粒花生收穫實施晴天人工拔收,採取邊拔邊在地塊上晾曬,最好是在適當晾曬後當天進行摘果,來不及當天摘果的應帶桿運回,並在避雨通風處堆成莖稈向內果向外的小堆晾乾,防止因受雨淋霉變影響產品質量。

②產後處理:收穫當天摘果的小粒花生鮮食用途的產品及時銷售,乾產品用途的應及時曬乾,晾曬時進行薄攤,時常翻動。帶桿堆放花生待水分晾乾至20%左右,搖動莢果“響果”時進行摘果,摘果後及時曬乾。摘果和翻曬時用力應輕,避免莢果爆殼或破損。小粒花生帶殼乾果曬乾至水分低於10%後,進行風選分級,去除秕果、爛果、破損果,即可進行打包入庫。花生仁可採用人工剝殼或機械脫殼,去殼後進行分級分裝。成品倉庫必須清潔、乾燥、通風,無鼠蟲害,庫內禁止存放農藥、化肥等物質,不應與有毒有害、腐敗變質、有不良氣味或潮濕的物品同倉庫存放,堆放必須有墊板,離牆20厘米以上。成品運輸工具、車輛必須清潔、衛生、乾燥,無其他污染物。成品運輸過程中,必須遮蓋,防雨防曬,不應與有毒有害和有異味的物品混運。

(5)生產記錄要求認真記錄生產情況,包括產地、品種、播種期、收穫期、病蟲害發生情況、技術措施及農藥化肥的使用情況。

•產品質量安全規定

產地環境質量符合《無公害食品 蔬菜產地環境條件》(NY 5010-2002),硯山小粒花生質量標準按照《無公害食品 花生》(NY5303-2005)執行。

專用標誌使用

(1)包裝:硯山小粒花生的包裝標誌應按照GB 7118執行。所有包裝材料均應清潔、衛生、乾燥、無毒、無異味,符合食品衛生要求。所有包裝應牢固,不泄漏物料。產品包裝標誌明顯,標清產品、品名、等級、重量(毛重、淨重),並註明檢驗人員代號。

(2)貯存:不應露天堆放。儲藏庫要做好消毒、殺菌、防蟲滅鼠等工作。成品倉庫必須清潔、乾燥、通風,無鼠蟲害。堆放必須有墊板,離牆20厘米以上。庫內禁止存放農藥、化肥等物質,不應與有毒有害、腐敗變質、有不良氣味或潮濕的物品同倉庫存放。花生入庫後經常檢查蟲鼠害等情況。

(3)運輸:成品運輸工具、車輛必須清潔、衛生、乾燥,無其他污染物。成品運輸過程中,必須遮蓋,防雨防曬,不應與有毒有害和有異味的物品混運。

(4)標誌:標誌使用人應嚴格按照《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規範》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硯山小粒花生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型式)。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