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中國發展進程中亟待解決的若干命題

經濟學視野中的“罪與罰” 李業新 文化與經濟的互動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人民日報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0月1日)
平裝: 333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802086906, 7802086906
條形碼: 9787802086906
尺寸: 23.4 x 16.6 x 2.6 cm
重量: 458 g

內容簡介

《破解:中國發展進程中亟待解決的若干命題》主要內容:經濟發展如何才能“又好又快”,三農老問題怎樣才能譜出新答案……破解中國發展進程中出現的這些深層次問題,關鍵在哪裡?厲以寧、梁小民、李義平、程恩富……長期為人民日報撰稿的百位知名學者,以其豐厚的學術涵養和獨到的問題意識,深入淺出地給出了他們的解答。《破解:中國發展進程中亟待解決的若干命題》對於各級領導幹部進一步解放思想具有廣泛的指導性,也是當前深入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一本不可多得的實踐指南書。

媒體評論

中國在奧運後不僅不會出現蕭條,而且還會繼續高速增長!
——林毅夫
阻礙中國經濟成長的因素有很多,但通過進一步的體制改革,可以使得中國經濟繼續增長30年,從而完成中國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建設。
——樊綱
統籌城鄉發展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改革城鄉二元體制,這是中國下一輪改革發展的重點,也是一場偉大的社會變革。
——厲以寧
傳統模式在要素投入驅動和出口需求驅動兩個方面受到了挑戰,中國應通過勞動力、科技、服務及信息四個途徑來實現經濟發展模式的轉

目錄

第一篇 經濟發展如何跑得“又好又快”
李義平 經濟成長的速度、質量和效益
賈康 從“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
張日光 北歐國家是怎樣取得競爭優勢的
李義平 創新怎樣推動經濟發展
李義平 創新就是創造稀缺
王躍生 超越低成本模式
李義平 資源約束變遷與增長模式提升
皮建才 如何實現經濟發展中的資源節約
李義平 比較優勢與比較優勢陷阱
劉東明 馬 非 微笑曲線與產業升級
趙加積 重視無形資產的最佳化配置
王 萌 虛擬世界經濟:一個值得關注的新課題
王建國 非稀缺經濟學
喬新生 國際競爭的三個層次
劉享平 民營企業技術創新模式選擇
楊虎濤 研發投入多不等於創新績效好
張宇燕 薯片與晶片——談高科技的特徵
第二篇 踐行科學發展觀,思路決定出路
李義平 解放思想與經濟發展
李義平 經濟發展的目的是什麼
李義平 財富的生產能力比財富更重要
劉 寧 文化視野中的水資源問題
王建國 什麼是和諧GDP
梁小民 讓GDP變輕
謝安 綠色GDP能取代GDP嗎
楊瑞龍 從古橋變遷透視發展觀的演變
高培勇 公共經濟學視野中的科學發展觀
李義平 循環經濟的經濟學分析
蘭紀平 破壞也能創造財富嗎
劉國才 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平衡點在哪裡
胡培兆 工業化:階段不可逾越代價可以減輕
平新喬 有的地方政府為何會保護污染
李義平 區位優勢與區域優勢
第三篇 揭開經濟熱點背後的結構性問題
楊聖明 當前物價上漲的新特點
衛興華 怎樣理解價格與價值不一致
王冰劉振光 商品價格怎么定
陳忠陽 從次貸危機看現代金融技術發展
王卉彤 流動性過剩:怎么看、怎么辦
周建成 利用好世界第一的外匯儲備
白青峰 普洱茶、鬱金香與經濟泡沫
王躍生 汽車業的繁榮與虛火
許永兵 消費需求與經濟成長
衛興華 當可自由支配時間成為財富的尺度
呂 煒 做“蛋糕”與切“蛋糕”
李義平 經濟體制選擇的路徑依賴
劉詩白 當技術創新走出了實驗室
楊瑞龍 不能僅盯著偷油的老鼠——談內部人控制導致國有資產流失問題
吳緒亮 當企業變成壟斷的“野豬”
吳緒亮 反壟斷的三重境界
楊瑞龍 從打火機看市場機制運作
第四篇 經濟學如何經世致用
王建國 經濟學研究的四個層次
邱兆祥 時代呼喚經濟學大師
王躍生 為什麼經濟學者總是眾說紛紜
鄒東濤 經濟學:經世致用之學
鄒東濤 經濟學的國民性
王建國 經濟與政治的和諧
王躍生 經濟思維與經濟學者的價值
衛興華 政治經濟學與經濟學
胡培兆 政治經濟學的本意應是經濟政治學
胡培兆 經濟人的原型及其“變臉”
胡培兆 政治經濟學不是奶牛
劉方械 劉社建 生產和消費哪個更重要——談談二者的同一性
王柯敬 消費與節約的統一性
程恩富 盜竊無害嗎——談經濟學的假設方法
胡培兆 重講供給決定論
鄒東濤 做中國“貓” 抓中國“鼠” ——兼談“海歸派”和“本土派”
鄒東濤 再論做中國“貓” 抓中國“鼠”
第五篇創造公平,才能凝聚改革共識
張宇 全面理解“更加注重社會公平”
鄒東濤 改革攻堅和民眾意見
梁小民 公正出效率
梁小民 富人的自律
楊瑞龍 強勢資本須有人本意識
馬慶鈺 公共服務的範圍有多大
陳劍 完善社會管理與完善公眾參與
李義平 幸福的經濟學分析
彭興庭 經濟學視野中的“罪與罰”
張明軍 民主集中制的要義
張保振 多數也應尊重少數
顏海林 和而不同的新內涵
王柯敬 保險使市場經濟更具溫情
郭曉君 趙建輝 怎樣創建學習型機關
高培勇 致富難,受窮也難——看澳大利亞如何調節收入差距
王躍生 如何走出拆遷的兩難境地
董 藩 調控房地產市場的理論依據
第六篇 三農老問題。如何譜出新答案
雲偉宏 從二元結構視角審視“三農”問題
胡培兆 我國農業現代化應該怎么“化”
徐景峰 怎樣分散農業巨災風險
趙凌雲 從轉移到培育:解決農民問題的新思路
趙凌雲 農民工問題的“獨立性”
唐 煒 馬小勇 新農村建設為什麼必須尊重農民意願
楊瑞龍 從“民工荒”看構建和諧社會
張興華 農村勞動力市場發育程度分析
李業新 農村就業壓力如何緩解
尹向東 別讓農村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第七篇 就業難:問題、原因及策略
郭 飛 大學生就業難與選擇性失業
蔡 叻 工資趨同說明了什麼
王艾丁 人力資源須合理使用——從保全員年輕化說起
陳樂一 低工資也會傷害企業
楊瑞龍 良好的就業環境也是投資環境
顧 穎 創業: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就業
趙建國 苗 莉 三贏的彈性就業
李義平 經濟發展中的人力資本
王艾丁 人力資源與人力資本的對接
王建國 用市場經濟方法管理科技人才
第八篇精神文明是看不見的生產力
楊瑞龍精神文明建設的經濟學解釋
李義平 市場經濟與社會和諧
王躍生 市場經濟需要兩個“車輪”
李義平 市場經濟下的思維方式
夏德根 汪新艷 張智 市場制度中的市場文化
梁小民 拒絕泛市場化
王躍生 從一張車票看信用缺失
衛興華 市場經濟與誠信缺失
喬新生 郵件丟棄與利益平衡
厲以寧 信任與信用
宋希仁 誠信與信用之辨析
龔汝富 古代怎樣治理誠信問題
梁小民 不當胡雪岩式的企業家
王躍生 從“賣樓花”說營商文化
李春仁王黎靜 “和”之三態
陳瑛 欲望與和諧
梁小民 欲望不是貪婪
第九篇 注意力經濟,文化打造含金量
劉詩白 文化與經濟的互動
衛興華 文化產業市場化及文化與經濟的關係
羅貴權 文化發展為何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
閣 鴻 提升旅遊的文化品位
充閭 談“文化賦值”
王充閭 再談“文化賦值”
郭曉君 文化貧困:內涵與界定
王景全 小議休閒
王景全 再議休閒
楊虎濤 創新怕慢不怕錯
王建國 創意三要素環境、動機、方法
劉詩白 知識及其生產功能
第十篇 軟硬兼修,企業須領跑經濟轉型
李義平 企業的軟實力
郭 軍 現代企業的社會責任
楊瑞龍 企業治理要講“人權
何崇輝 馬必文 企業文化與人文精神
趙加積 從物有所值到“符號價值”
尤建新 乘客只關注飛行安全嗎
張燕生 由價格戰向差異化轉變
楊瑞龍 從搬磚看企業治理
王柯敬 曲揚 怎樣實現國有企業與市場經濟的結合
楊瑞龍 競爭就像羚羊與獅子的賽跑
李義平 如何更好地推進企業創新
司岩 何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
王柯敬 股份制——一個革命的因素
王建國 管理的新視角:六維管理
袁山林 企業人力資源的基本屬性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