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祥再造非經典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鳳凰出版傳媒集團,鳳凰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8月1日)
叢書名: 研祥非經典管理系列
平裝: 23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807294887, 7807294884
條形碼: 9787807294887
尺寸: 23.6 x 16.6 x 1.8 cm
重量: 422 g

作者簡介

楊超,資深傳媒人、商業觀察家。 常年從事企業管理、傳播學研究,為多家企業集團提供戰略投資、運營管理、品牌策劃、公關傳播等顧問服務。 曾任《當代經理人》雜誌執行主編/執行發行人、《中國經營報》資深編輯記者。 曾任中金基業集團常務副總經理,現任海納眾誠文化傳媒執行董事、文脈堂機構顧問,並執教於中央民族大學,兼任某著名管理諮詢集團諮詢顧問、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 曾發起、策劃和組織,“成長中國”、“創業中國”等品牌性論壇,中國成長百強(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十大創業領袖、十大創業新銳、十大行業隱形冠軍、中國最具領導力的50位CEO評選等排名評選活動。 代表作品: 作為作者、編者、策劃人,己出版和即將出版的財經專著有《商者無域》、《中國保險業藍皮書》、《十年百人》、《多元化路標》、《控腦》、《對話》、《創意財富》、《中國式成長》等。

內容簡介

《研祥再造非經典》講述了:在2007年的時候有幸結識了陳志列先生,和我年齡相仿,卻已經帶著他的團隊在特種計算機領域裡打敗了眾多國際品牌,很驚訝中國還有這樣的企業,不顯山不露水卻悄然坐上了世界第三的位置。很多朋友都同我一樣好奇,想看看陳志列成功的金鑰匙。但是接觸久了就發現,在陳志列管理下的研祥集團,卻有著貌似隨意、實則嚴謹的管理體系。例如見到陳志列的時候,他總是要求大家對他直呼姓名,這在遵從禮儀、受著千年禮教薰陶下的中國企業里是不多見的,問其端詳,只是說“叫名字省事,可以免去很多的繁文縟節,提高工作效率!”研祥企業中的一個簡單道理,卻蘊含了很深刻的管理哲學——追求效率,是企業得以長久發展的根本;追求效率,不僅是企業家追求成就與利潤的體現,也是企業員工發揮才華、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好方法。因此,我們從今天的這《研祥再造非經典》中看到了很多這樣的事例,無不處處體現了研祥集團對於簡單高效的理解。我想,這也就是陳志列和他的團隊們成功的秘訣吧!

媒體評論

研祥集團在金融危機時選擇“游冬泳”而不是“冬眠”並非是頭腦發熱,四次主動的戰略轉型,猶如在夏天就備戰冬天,這些創造性的成功實踐,更值得正在艱難過冬的“中國製造”們學習、借鑑。
——中國企業家雜誌社社長 劉東華
管理企業也是管理人的藝術,很多不懂管理的企業家實際上是對人的認識不夠。而在研祥集團貌似“無法”的管理模式下,卻帶領著中國創造的崛起,正是得益於這種顛覆性的管理理念。通過看研祥人的面貌,可以洞悉企業的性格,通過企業的性格文化,可以解讀一個時代的脈搏。 ——北京方圓潤智行銷策劃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永炬
塑造品牌不用喊口號,更不用翻書本引經據典。采看看研祥的人們是如何“幹活”的,就知道在他們日益創新的過程中,完成了一件多么偉大的事業!如何體現企業競爭力?不在於企業如何掙錢,而是要看企業能否成為行業的龍頭,成為在品牌、管理、效益、發展等方兩都有可供借鑑的經驗驗。那么,就讓我們通過這部書表了解一個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蛻變。
——中國中小企業競爭力工程副秘書長 吳文釗
中國有很多會賺錢的企業家,但是中國缺乏懂得管理的企業家。至少在我們這一代,所接受的大多是國外的“經典管理理論”,但是事實上對於中國企業的幫助不大。只有企也總結出自身的發展模式和管理理念時,才能夠取得最後的成功,而這種成功也是不可複製的,學習如何終結經典管理,學習研祥的非經典文化,開卷有益,讓我們從這些故事中尋找答案!
——北京東方博融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 蘇文忠
在研祥的管理文化中,有一條叫做“變是市場永遠不變的真理!”我們認為任何事情都有進一步改進的空間,包括我們的管理理念。從第一本《非經典管理》出版至今,歷經了4年多的時間,我們經歷了很多的成長,也收穫了很多的榮譽。這一切也都得益於我們在不斷地改進、創造!“非經典管理”不是不可推翻,而是可以“再造”,不斷地反省、不斷地學習,我們才能夠不斷地進步!
——研祥集團董事局主席 陳志列

目錄

第一章 贏在深圳——研祥的創業之路
第一節 尋找研究的發祥地
第二節 研祥上市之路
第三節 二次創業:從“淨利”轉向“規模”
第二章 非經典戰略——中國企業的巨大優勢
第一節 戰略選擇:有條件的市場導向
第二節 品牌戰略:挺進全球市場
第三節 技術變遷:不可估量的後發優勢
第四節 從市場導向到技術與市場並重
第三章 非經典創新——挺起中國創造的脊樑
第一節 創新造就行業“領頭羊”
第二節 創新:尋找企業不斷成長的“綠洲”
第三節 技術創新是高科技企業的生命
第四節 信息化:實現“零庫存”的利器
第四章 非經典品牌——高品質成就自主品牌
第一節 質量第一,價格第二
第二節 重塑血脈供應,提升競爭力
第三節 “研祥inside”:“中國製造”的象徵
第五章 非經典行銷——不走尋常路
第一節 市場調研——不打無準備之仗
第二節 巧妙抓住作為上帝的客戶
第三節 非經典行銷法則
第六章 非經典用人——研祥人力資源管理新法
第一節 選取與本企業“同型”的人
第二節 用人管理新法
第三節 我們這樣面對挑戰
第四節 中國企業培訓的巔峰
第七章 另類管理——“非經典”的企業文化
第一節 “非經典”築就高效
第二節 組織行為:淡化級別
第三節 核心價值觀:永遠的改進
第四節 從罰款文化到提醒文化的雙重變奏
第八章 高瞻遠矚——研祥發展加速度
第一節 誠信祥和永繼經營
第二節 核心理念看研祥
第三節 只有改變,才能發展
第四節 金融危機下的逆風飛“祥”
名人談研祥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