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金銘

其父石鐘秀,1922年系社會主義青年團太原地委委員、宣傳主任,“七七事變”後回村。 1950年12月赴朝參戰,在第五次戰役中榮立三等功,受到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政治部的嘉獎,同年7月1日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2年調195師司令部任文化幹事,1953年回國。

其父石鐘秀,1922年系社會主義青年團太原地委委員、宣傳主任,“七七事變”後回村。其時金銘年少,上有兄、姐尚未成家,下有三個年幼的妹妹,一家七口人過著艱難的生活。在如此境遇里,兄姐早早地步入社會自謀生路,金銘自己只好獨自闖蕩。1948年閆匪統治集團面臨徹底崩潰之際,因懷疑他是共產黨員,被閆匪特種警憲指揮處關押8天,上了閆匪的黑名單,隨即流亡北京的山西臨時中學。其間金銘秘密加入了進步學生組織的“學聯”。
北京解放後考入華北大學,自此便更名為石金銘。同年5月加入新民主主義青年團,6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65軍,先後在文工團、195師通訊兵、工兵連任文化員。1950年12月赴朝參戰,在第五次戰役中榮立三等功,受到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政治部的嘉獎,同年7月1日加入中國共產黨。1952年調195師司令部任文化幹事,1953年回國。1954年6月轉業到河北秦皇島市委宣傳部任幹事,1958年調回忻縣縣委辦公室任秘書,1959年選派到山西省委黨校理論班學習,1960年結業後在省委宣傳部主辦《支部建設》雜誌當編輯,1961年調《山西日報》社政治部編輯兼記者,直至“文革”初期。
1969年到天鎮插隊。1973年雁北地委任命為神頭電廠黨委宣傳部部長(副縣團級),1976年在省電建一公司任黨總支書記、教育科長。
1986年離休(縣處級待遇),定居太原。
金銘18歲赴朝,1951年從朝鮮前線寫給其兄石存香的一封信,信中字裡行間充滿愛祖國、愛人民、愛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的人們的激情。這封信刊登在1951年西北野戰軍《人民軍隊報》報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