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燈籠

石燈籠

石燈籠。

戶外照明燈具古典日式石燈籠戶外照明燈具古典日式石燈籠

一般我們中國人所說的燈籠,又稱為燈彩。起源於18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後來燈籠就成了中國人喜慶的象徵。經過歷代燈彩藝人的繼承和發展,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品種和高超的工藝水平。從種類上有:宮燈、紗燈、吊燈等等。從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鳥、龍鳳、魚蟲等等,除此之外還有專供人們賞玩的走馬燈。中國的燈彩綜合了繪畫藝術、剪紙、紙紮、刺縫等工藝,利用各個地區出產的竹、木、藤、麥稈、獸角、金屬、綾絹等材料製作而成。在中國古代製作的燈彩中,以宮燈和紗燈最為著名。

但是石燈籠的材質有別於我們所說的“燈籠”的概念,石燈籠是日本石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近年來我國出口日本石製品的一個重要品種。

石燈籠在日本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在佛前獻燈火是佛教的重要禮儀之一,自奈良時代 (公元 710~ 794年 )起日本在修建寺院時就開始在寺院的正面建造石燈籠以保護向寺院所獻的燈火。日本現存的最古老的石燈籠是奈良時代的當麻寺石燈籠,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到了江戶時代 (公元 1603~ 1867年 )石燈籠在日本已廣為流傳,一些寺院裡造型精美的石燈籠被作為樣本模仿雕刻以至形成了石燈籠的各種形式.石燈籠被用於園林、庭院的裝飾始於十六世紀晚期的安土桃山時代。當時由於茶道的大發展,石燈籠常被作為茶室的一種露天裝飾物而廣泛進入庭院裝飾。隨著石燈籠用途的改變,石燈籠的樣式也就更加多樣化了,例如出現了三腳或四腳的雪見燈籠,同時對竿和笠的部分也給予新的設計,石燈籠的式樣由模仿進入創新.現在日本的石燈籠除了少量用於寺院神社以外,大多數的石燈籠是用於庭院、園林裝飾使用。

日本園林的小品很多,有石制的,有木製的,有鐵制的,但以石制小品最多。石燈籠、洗手缽、五輪塔、塵穴等是石製品。神社前的相當於中國的牌坊的鳥居

是木製的;驚鳥器、水瓢、窗簾等是竹製的;而個別的燈籠是鐵制的。這些小品成了日本園林中的特徵物件。當其他國家在模仿日本園林時,首先仿製這些園林小品。

石燈籠石燈籠本來不是日本人發明的,而且,今天的石燈籠和以前的石燈籠也是不同的。石燈籠的別名有許多,如燈樓、燈籠、夜燈爐、燈呂、石燈、燈龕、夜燈、燈明、石燈爐、石燈樓、石龕燈等。依據材料的不同,又可分為石燈籠、木燈籠和金屬燈籠等。作為燈具的石燈籠常與燈籠混用。

今天所用的石燈籠之名最早出現於江戶時代(1603-1867 年)慶長九年(1604 年)在京都豐國神社裡所刻的文字記載,故它並不是自古以來就沿用的名稱。其後在慶長十三年(1608 年)的宇佐神宮里有石燈籠的記載。慶長十八年(1613 年),在宇佐神宮裡又見石燈樓之名。

戶外園林景觀照明燈具—石燈籠石燈具戶外園林景觀照明燈具—石燈籠石燈具

今天所用的石燈籠是指用石材製作的供照明兼作觀景之用的燈籠。燈籠按其用途可分成獻燈籠和庭燈籠。前者較早,一般用於神佛之前,作為供燈用,後者用於庭園之中

,作為茶道禮儀和園林的小品。石燈籠最早雛形是中國國供佛時點的燈,也就是供燈的形式。這種形式經朝鮮傳入日本,其例子如平等院鳳凰堂佛前的供燈。它表明“立式光明”的意思。在中國的山西省太原的龍子寺址中的摩崖佛前有唐以前的高大燈籠,它是中國最古的例子。在朝鮮的新羅遺蹟中有多處石燈籠。慶南慶州的佛國寺、浮石寺、法住寺、華嚴寺中均有見之。與現在日本的石燈籠不同的是,它們結構較厚。隨著佛教在欽明天皇十三年(552年)傳入日本以後,石燈籠的技術也傳入日本。一般認為,燈籠傳入日本是在奈良時代(711-794 年)。當時的石燈籠多用凝灰岩製作,故它的質地較軟而沒有流傳至今。日本可見的最早的燈籠是奈良東大寺佛前的金屬燈籠。

石質燈籠最早的當屬奈良時代的當麻寺。在奈良時代後期的興福寺五重塔和中金堂前中央部也有石燈籠的基礎殘存。這說明最早的燈籠是作為佛前的供燈而使用的,而且僅限於室內照明。平安時代(794-1192 年),石燈籠作為

佛前的淨土式園林要素之一置於庭園之中。如平等院阿彌陀堂前、淨溜璃寺三重塔和阿彌陽堂前都有這種例子。到了平安後期,作為佛教專用之物的燈籠也進入了神社,如春日大社若宮神社的石燈籠。這說明石燈籠在平安時代就已入園,只不過它的佛教意義更盛。到了後期被神社所借用。鎌倉時代(1192-1333 年),近畿地方寺院和神社之內的石燈籠已經很普遍了。而且把古代在室內的獻燈籠也移到

室外的庭園之中,作為庭園的照明和點綴。許多的新建寺院和神社也以有這些古代的獻燈籠而顯示自身寺院和神社歷史的源遠流長。這說明鎌倉時代在寺院和神社內不僅普及石燈籠,而且開始了由石燈籠由供燈變為園燈的做法。室町時代(1393-1573 年),大量的原來在寺院佛前的獻燈籠陸續被移到了神社建築之前。

但是,這種石燈籠由寺院走向神社的普及行動,最終

因為石燈籠易引起建築火災,而被寺院和神社所廢止。建築與石燈籠的結合到了它的尾聲,但是,園林與石燈籠的結合卻得到長足的發展。把室內供燈變成室外園燈的做法不僅經受住了實踐的考驗,而且漸漸取得大眾的認同。特別是中室町末期茶道創立之時,它被茶人發現,用以夜間在曲折的道路上作為行進過程中的照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