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塘竹海

石塘竹海

石塘竹海位於南京有“最後一塊寶地”之稱的江寧橫溪街道前石塘村,素有南京“小九寨溝”之稱,擁有連片翠竹3萬畝,與九龍湖相依相偎,境內生物多樣,構成以茶山、竹海、松濤為主體的自然旖旎風光。此處鄉村旅遊已建設成江蘇首個“旅遊示範村”,江蘇美好鄉村建設。 石塘竹海南距南京市中心38公里,西距馬鞍山市區25公里。鎮南方位屬橫山山脈,鎮西方位屬雲台山山脈。

基本信息

簡介

石塘竹海石塘竹海

石塘竹海,位於南京有“最後一塊寶地”之稱的江寧橫溪街道前石塘村,南距南京市中心38公里,西距馬鞍山市區25公里。鎮南方位屬橫山山脈,鎮西方位屬雲台山山脈。

石塘竹海素有南京“小九寨溝”之稱,擁有連片翠竹3萬畝,與九龍湖相依相偎,境內生物多樣,構成以茶山、竹海、松濤為主體的自然旖旎風光。此處鄉村旅遊已建設成江蘇首個“旅遊示範村”,江蘇美好鄉村建設,2011中國城市規劃年會等各種會議都在此處舉辦和參觀,亦成為南京等周邊城市市民回歸自然必往之處。景區目前尚在建設之中,按照規劃,已經建好的有九龍潭,問竹潭,前石塘村等區域。仍有景區的四區、五湖、七亭以及度假村等多個項目尚未完工,然已頗有步入世外桃源般的清新之感,四季都有不同的妖嬈。

交通信息

自駕游車輛在百度或者谷歌地圖中“出發地點”輸入自己所在地,“目的地”輸入“石塘竹海”或“前石塘村”即可

位於江寧區和馬鞍山市之間,如果走機場高速則在祿口街道下。

公交出行方式:市區方向乘坐南京捷運一號線至安德門換乘安丹線公車至橫溪後再換乘橫石線公交可直達景區,江寧方向可在金寶市場、河定橋乘坐安丹線至橫溪後再換乘橫石線公交可直達景區。

背景介紹

前石塘村前石塘村

前石塘村坐落在蘇皖交界處,全村233戶,694人,耕地面積只有650畝。但這裡具有豐富的山水資源,青山疊翠,湖庫相伴,景色怡人。2008年5月,蘇州科賽集團與橫溪街道、南京日報報業集團合股成立了南京科賽旅遊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共同開發以“石塘竹海”景區為代表的鄉村旅遊資源。

南京科賽公司與江寧區政府對石塘竹海已投資近億元用於道路、景區建設及景點開發,在景點打造上,結合石塘竹海自然風貌,以整合資源、民間文化、人文改造為主,保持原始的自然生態本色;在集中對農戶房屋改造上,以徽派外型為依託,特色明顯,賞心悅目;在農家樂打造上,除對開放居住、餐飲的農戶環境精心改造外,還對當地農民進行旅遊經營培訓,為遊客提供更為周到的服務。2009年5月30日,前石塘村正式舉辦開村儀式。通過洪武豆腐的淵源溯求,以“金陵豆腐第一村”的主題定位和旅遊形象,緊緊圍繞“豆文化”、“豆製品”、“豆類餐飲”、“豆類加工”、“豆類種植”等一系列策劃展開,以“第一性”、“唯一性”、“參與性”,做足做全“豆文章”。建設內容:濱水景觀廊道、豆腐主題食館、特色豆腐鄉村旅舍、有機豆類種植園。

石塘竹海石塘竹海

“石塘人家”是後石塘村項目改造後的新村名,位於橫溪街道甘泉湖社區南部,北距南京市中心35公里,西距馬鞍山市區25公里,村內有旅遊大道貫穿南北,村外有湯銅公路連線城區,交通十分便捷。村莊占地面積190畝,住戶167戶,居民496人。2011年9月該村被列為江寧區五個都市生態休閒農業示範村之一,實施特色村改造。

在規劃上,我們積極與區農委、區旅遊局進行溝通,堅持以橫溪新市鎮總體規劃為先導,本著“輕拆遷、重整治”的原則,因地制宜,深入挖掘歷史遺存和文化底蘊,充分利用優越的自然環境和條件,同時廣泛徵求村民意願,最終確定了江南民居風格的改造樣式,邀請同濟大學司馬教授對對總占地155公頃的範圍進行了全方位的規劃設計,並於去年10月全面開始動工。

石塘竹海石塘竹海

在景觀環境的打造上,我們以村莊自身特色為出發點,將原有鄉村生活與休閒旅遊相融合,將農民的生活資料與生產資料進行轉化,在改善村莊居住環境的同時,提高村民收入,提升生活品質,將原先相對閉塞的農業種植村向富於休閒山居風格的綜合型旅遊服務村轉變,將後石塘村打造成為江寧區鄉村旅遊“五朵金花”之“醉美鄉村”。

在改造上,為保質量、出精品,進一步明確責任,我們專門成立後石塘農業旅遊示範村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在項目負責人的精心組織下,在社區和村民的協調配合之下,目前,該項目已全面完成,其中約160棟房屋屋面牆面的翻新處理,總長約3.6km的道路的攤鋪建設,木棧道、水系、遊客服務中心、公共廁所等公共配套設施已全部落成。該村在經過首期改造後,按照區委、區政府的統一要求,於4月底面向公眾正式開村。

主要景點

石塘竹海,素有南京“小九寨溝”之稱,擁有連片翠竹3萬畝,與九龍湖相依相偎,境內生物多樣,構成以茶山、竹海、松濤為主體的自然旖旎風光。今年初,區政府投入近2000萬元,修建了一條4.7公里長的旅遊大道,打通了石塘竹海通向外界的道路,其後又投入500萬元用於一期改造。在景點打造上,結合石塘竹海自然風貌,以整合資源、民間文化、人文改造為主,保持原始的自然生態本色;在集中對農戶房屋改造上,以徽派外型為依託,特色明顯,賞心悅目;在農家樂打造上,除對開放居住、餐飲的農戶環境精心改造外,還對當地農民進行旅遊經營培訓,為遊客提供更為周到的服務。

旅遊指南

交通指南

自駕

50分鐘左右即可到達。從市區經賽虹橋—雙橋門立交上機場高速公路轉寧丹路,或者沿將軍路南下,經陶吳、過橫溪橋至小丹陽,直往橫溪鎮紅旗村方向再行駛20分鐘,即能見得一條小路,原來路口有石塘竹海的指示牌子的,現在正在開發一處樓盤,牌子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在建小區的廣告牌。延此處右轉,大約10公里的路程,就到石塘竹海了。沿途會經過兩處三岔口,路口都有指示。公共運輸

乘坐123路到達麒麟門新大街站轉乘55路,到達瑞金路(中學)站下車後,步行約340米,到達解放南路站,轉乘坐27路,到達夾崗站,步行約110米,到達雙龍街西站,乘坐安丹線即可到達橫溪站,步行約660米,就能到達橫溪鎮。然後租輛三輪什麼的就可以到石塘竹海了。

歷史文化

不要說紫金山的王氣,不要說秦淮河的艷情,不要說江南貢院的文脈。時近晚秋,初到金陵,滿城的史跡風月未睹,映入眼帘的卻是城外的綠竹千竿。

石塘竹海,位於有“最後一塊寶地”之稱的江寧橫溪鎮前石塘村。驅車進入橫溪,繞行在橫山、雲台山和馬鞍山之間,忽然發現前方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桃花源記》里描繪的村落仿佛就在眼前。

村中房屋皆是白磚黑瓦,高大的馬頭牆,一片徽派光景。村前池塘綠水如鏡,有浣衣和淘菜的婦人正在塘邊忙活。屋後白雲四合,林濤跌宕,滿山翠染,毛竹屋在林中乍隱乍現,如一幅山水畫緩緩展開。

這裡有上千畝毛竹,稱其“竹海”真不為過。翠竹各居各位,競勢向上,直指蒼穹。眼望這綠波之中,恍然如夢。“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眼前的石塘竹林正有這一份清雅絕俗。綿綿青山,清幽竹海,明淨湖面,樸實田園。或許,古人“望峰息心”“窺谷忘返”,正是源於這樣的畫面讓人心清,使人慾寡?站在村口,東望有兩座山,一高一矮。高的挺拔峻秀,矮的溫和敦厚,這便是傳說中的公雞山和母雞山了。

相傳五代時,石塘村出了一個姓沈的兵部侍郎。他有上天玉帝御賜的一隻“竹馬”,可日行千里,因此得以每天從京城回家與美麗的妻子團聚。但“竹馬”只能暮回朝歸。沈侍郎每晚歸來時,村東兩山自然分開,一爿為公雞山,一爿為母雞山,夜裡相合,雞叫回朝時,兩山又分開,以便竹馬行走,故又名“夜合山”。一日侍郎眷戀遲起,兩山相合時,天已大亮,夾死了不少過往的行人。玉帝震怒,讓雷公攔腰劈斷公雞山。侍郎誤朝,去了京城,丟了性命。他的愛妻跑到村子西南面的山上夜夜啼哭,淚水匯成今日的石塘。人亡情斷,兩山從此再也不能相合,風雨蒼茫,靜默於此,宛若連理,永遠守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