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桄榔

矮桄榔,拉丁名為Arenga engleri Becc ,屬棕櫚科 、桄榔屬。

植物資料

種 名:矮桄榔
學 名:Arenga engleri Becc
別 名:散尾
科:棕櫚科
屬:桄榔屬

產地分布

分布於廣西、台灣,原產於我國台灣和日本。

形態特徵

叢生、矮小灌木,葉全部基生,羽狀全裂,長2~3米;裂片約為40對,互生,長20~55厘米,頂端長而漸尖;中部以上邊緣有不規則的齧蝕狀齒,基部收狹,僅一側有1耳垂,表而深綠色,馮面銀灰色,葉軸近圓形,被銀灰色或棕褐色鱗秕;葉鞘纖維質,黑褐色,包莖。肉穗花序腋生,多分枝,通常直立;雄花常2朵聚生,桔紅色至桔黃色,芳香;花萼殼斗狀,3裂,花瓣長圓形,長約1.5毫米,雄蕊50~55枚,長11~12毫米,花葯成行,長6~7毫米,基部著生,藥室縱裂;雌花:扁球行,直徑8~9毫米,橘黃色;花萼闊圓形,淺杯狀;花瓣闊三角形,長約7毫米,寬約8毫米。 中部以上增厚;子房三菱形。 果球形或倒卵球形,直徑1.5~2cm,頂端具3棱,桔黃至桔紅色。果肉味甜,多汁,對皮膚有刺激;種子3顆,有時2顆長約11~23毫米,寬8~9毫米。花期4~6月;果冬季或翌年春夏成熟。

生長習性

生於蔭濕的山林地中。現各熱帶地區有栽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