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SAS)是一種睡眠時候呼吸停止的睡眠障礙。最常見的原因是上呼吸道阻塞,經常以大聲打鼾、身體抽動或手臂甩動結束。睡眠呼吸暫停伴有睡眠缺陷、白天打盹、疲勞,以及心動過緩或心律失常和腦電圖覺醒狀態。

基本信息

概述

睡眠呼吸暫停 睡眠呼吸暫停

睡眠呼吸暫停是指在連續7h睡眠中發生30次以上的呼吸暫停,每次氣流中止10s以上(含10s),或平均每小時低通氣次數(呼吸紊亂指數)超過5次,而引起慢性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的臨床綜合徵.可分為中樞型、阻塞型及混合型。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的高危險群,包括肥胖、呼吸道結構狹窄、年紀大肌肉鬆弛、扁桃腺增生、下顎短小,或長期抽菸導致呼吸道水腫的人,此類病患睡覺時會喉嚨阻塞以致吸不到空氣。

分類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bstructive Apnea,OSA):喉嚨附近的軟組織鬆弛而造成上呼吸道阻塞,呼吸道收窄引致睡眠時呼吸暫停。

中樞神經性睡眠呼吸暫停(Central Apnea):呼吸中樞神經曾經受到中風及創傷等損害而受到障礙,不能正常傳達呼吸的指令引致睡眠呼吸機能失調。

混合性睡眠呼吸暫停(Mixed Apnea):混合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和中樞神經性睡眠呼吸暫停

臨床表現

打鼾 打鼾

高達98%睡眠呼吸中止症病患會打鼾,通常還合併有高血壓、心肌梗塞、心肌缺氧、中風等併發症。雖然打鼾不未必就有呼吸中止症,但若是睡覺時會打鼾,且即使睡足了時間還是很累,就有可能潛藏嚴重的健康問題。

睡眠淺

呼吸暫停使得睡眠變得很淺且支離破碎,患者不能享有優質睡眠,即使睡足十小時也不能充分休息,從而導致日間精神不足及其它嚴重不良後果。會產生窒息感及伴隨身體運動可突然驚醒,出現幾次呼吸後再次入睡。睡眠時頻繁翻身或肢體運動,可踢傷同床者;有時突然坐起,口中念念有詞,突然又落枕而睡。

常見人群

40-60歲多見,男性超重中老年人更常見。臨床特徵是由響亮鼾聲、短暫氣喘及持續10秒以上的呼吸暫停交替組成,呼吸暫停表現口鼻氣流停止,但胸腹式呼吸仍存在。

白天疲勞

白天感覺疲勞、睏倦、沒精神、晨起頭痛、遲鈍,以及記憶力、注意力、判斷力和警覺力下降。可出現抑鬱、焦慮、易激怒、口乾、性慾減退和高血壓等。

診斷

病史、症狀

中年以上肥胖者多見,主要症狀為日間嗜睡或有嗜睡感,睡眠時鼾聲響亮,反覆發生呼吸暫停並因蹩氣而覺醒,可有疲乏、頭痛、智力減退、性格改變等。臨床分為(一)阻塞型,多為肥胖者,因咽部組織鬆弛、齶垂或扁桃體肥大致咽腔狹窄,發生氣道阻塞。(二)中樞型,多見於有神經系統疾病者,如腦幹或頸髓前側病變,導致呼吸中樞驅動力減弱所致。(三)混合型,兼有上述兩種缺陷者。

體檢發現

除有基礎疾病的體徵外,肺部多無陽性體徵。

輔助檢查

(一)睡眠時動脈血氧分壓降低、二氧化碳分壓升高,清醒時恢復正常.(二)睡眠時檢測腦電圖、肌電圖、眼電圖及呼吸氣流流速,可記錄呼吸暫停次數、時間的異常,有助確診。(三)肺功能、X線胸片檢查多無異常發現。

治療措施

一.輕症者鼓勵減肥,多鍛鍊,提高身體素質,避免長時間仰臥,皮質激素滴鼻,保證呼吸道通暢,必要時可予氧療。

二.咽部組織鬆弛,齶垂、扁桃體肥大導致呼吸道梗塞者,可行手術治療。

三.中樞型病人,在積極治療基礎疾病的前提下,可予氨茶鹼、安宮黃體酮、普羅替林等以提高呼吸中樞驅動力。

四.重症合併呼吸衰竭時,可短期套用人工機械通氣,有其他合併症者,給予相應處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