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法與說法

看法與說法

《看法與說法》,一套四冊,作者為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國政協主席李瑞環。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初版。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書名:看法與說法
看法與說法

作者:李瑞環 著
出版日期:2013-3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開本: 16開
字數:103萬字
頁碼:全4冊1368頁
書號ISBN:9787300171135
裝訂:平裝
定價:168.00元

內容簡介

《看法與說法》是李瑞環同志自2005年以來出版的又一著作,全書共分為四冊。作者常說:“凡事都要有一個看法。”“看法是頭腦改造過的認識、觀點、主張。”“看法的形成有一個過程,即由淺入深、由片面到更多方面。”“不斷地追求反映事物本質的看法,對於訓練思維能力、提高理論水平、搞好工作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說法是看法的表達”,“在堅持準確性的前提下,力求通俗、簡潔、鮮明、生動和富有個性。”
本書即是以摘要的形式集錄了作者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等各方面問題的看法和說法,也可以說集錄了他對各種問題的觀點和主張。
本書全面地反映李瑞環同志多年從事領導工作的思想觀點、工作方法和經驗智慧,具有很高的理論價值和很強的可讀性,不論對於領導幹部還是普通讀者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學習和指導價值。
本書選自1981年以來李瑞環同志的所有文稿,其中許多內容系首次公開發表。李瑞環同志作為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親身參與了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歷程,他高瞻遠矚,求真務實,創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世界觀、方法論運用於具體問題的分析和解決實際,使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現實生活中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和穿透力。
本書選編了1400多條作者極具代表性的“看法”與“說法”,這些“看法”與“說法”與時俱進,系統而全面地總結了李瑞環同志多年從事領導工作的實踐經驗和思想精髓,是李瑞環同志思想的全景式展示。

作者簡介

李瑞環,男,1934年9月出生,1951年7月參加工作,1959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共第十二屆、十三屆、十四屆、十五屆中央委員,十三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十三屆四中全會增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十四屆、十五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1993年3月至2003年3月任第八屆、第九屆全國政協主席。

目錄

第一冊1改革開放是馬克思主義的應有之義。
2改革開放是新時期最鮮明的時代特徵。
3 惜時如金,與時俱進。
4要牢固樹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思想。
5必須客觀全面地研究資本主義,也要客觀全面地研究社會主義。
6 “先生孩子後起名”。
7不能因為有“蚊子”、“蒼蠅”飛進來就不開門。
8把握好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穩定的程度。
9把握好總體受益原則和總體承受能力原則。
10我們搞改革,任何時候都要講兩個理。
11“協調漸進”是研究發展的一個核心問題。
12邁小步、不停步,少走彎路回頭路。
13科學發展觀和馬克思主義發展觀是一致的,是反對形上學的最好武器。
14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來。
15熱愛農民,珍惜土地,重視糧食。
16不斷改善人民生活,是我們共產黨人的根本職責,也是發展經濟的最終目的。
17防止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是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重大原則。
18多搞些“雪中送炭”,少搞點“錦上添花”。
19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20人民民眾的意志和力量決定著歷史發展的方向,人民民眾參與和支持的程度決定著歷史發展的進程。
21民眾最可敬,民眾最可愛,民眾最可憐,民眾最可畏。
22把民眾情緒作為第一信號。
23了解客觀情況,把握社情民意,是治黨治國的重要基礎。
24領導為民眾辦事兒,民眾為領導作勁兒。
25為人民辦實事要形成風氣,形成習慣,形成自覺,形成制度。
第二冊
26民眾觀點與我國民主政治建設有著密切的血緣關係。
27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要有中國的特色。
28我們應當理直氣壯地談談我們的人權觀。
29商量是領導者民主的表現,開明的表現,高明的表現。
30共產黨沒有任何理由懼怕和排斥監督。
31共產黨是以自我批評為主要特徵的黨。
32常想缺點不足處,少犯錯誤多進步。
33我們應該聽點意見,改點毛病,長點出息。
34統一戰線要堅持求同存異、體諒包容。
35團結的面越寬越好,團結的人越多越好。
36贊成統一就是愛國。
37人民政協是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一大創造。
38政協說官亦官、說民亦民、非官非民、亦官亦民。
39盡職而不越位,幫忙而不添亂,切實而不表面。
40民族、宗教無小事。
41民族地區的主要任務是發展經濟、改善生活。
42我們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一項長期政策。
43正確地識別和處理民族宗教問題,必須高舉維護人民利益、維護法律尊嚴這兩面旗幟。
44團結穩定是治國安邦的大道理,要管許多小道理。
45把局面搞亂了最終倒霉的還是老百姓。
46無休止的糾紛鬧不起,寶貴的時間丟不得。
47不但要懂得鬥爭的絕對性,還要懂得鬥爭的多樣性。
48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
49對傳統文化既不能食古不化,抱殘守缺;也不能數典忘祖,全盤否定。
50弘揚中華民族“和”的思想。
第三冊
51必須高度重視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的問題。
52兩個文明一起抓,兩副擔子一起挑,兩個成果一起要。
53正確地、全面地理解和執行以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
54團結、穩定、鼓勁是新聞宣傳工作的一個基本方針。
55報導真情,注意特色,重視可讀性。
56新聞的黨性同新聞的人民性,兩者是統一的。
57思想政治工作要真正說服人,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
58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
59要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
60繁榮文藝必須有一個寬鬆的環境。
61高明的、有遠見的領導一定重視文藝工作。
62文藝的根本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民眾的精神生活需要。
63既要突出主鏇律,又要堅持多樣化。
64貼近民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
65振興京劇要在繼承中求發展。
66對於京劇,改革、改進、改善都可以,但是不能改行、變種。
67文物工作要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
68人民城市人民建,為民之舉靠人民。
第四冊
81“少講空話,多乾實事”。
82塌下心來研究問題。
83天天過節是不祥之兆。
84離開實事求是談解放思想,很可能成為胡思亂想;離開解放思想談實事求是,很可能流於空談。
85準確地了解世界,正確地估量自己。
86在實踐中找出路。
87隻能站在正確的立場上反對錯誤的東西,而不能以“左”反右,或以右反“左”。
88必須科學地堅持馬克思主義。
89結合是運用,結合是目的,結合是堅持,結合是發展。
90要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和修養。
91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重點是學習哲學。
92學哲學要學原理,用哲學也要用原理。
93苦讀、多思、常聯繫。
94認識過程,研究階段,把握特點。
95普遍存在的問題要在方針政策上找原因,反覆出現的問題要從發展規律上找原因。
96必須在研究管用的方法上下功夫。
97必須在人多上打主意。
98藐視困難是克服困難的前提,而重視困難是解決困難的基礎。
99研究問題,最主要的是研究特點。
100地方就是要有點地方色彩、地方味道。
101總結經驗是提高認識、做好工作、增長才幹的必要途徑。
102樂亦鑒之,哀亦鑒之,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103樹立和平、合作、合理、和氣的形象。
104平等互利、求同存異。
105“聽蝲蝲蛄叫,還能不種莊稼?”
106差異使世界豐富多彩,使交流與合作成為需要。
107各種文明都應當相互尊重,相互學習,保持特色。
108取諸家之長,走自己的路。

內容節選

把握好改革的“三度”
把握好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穩定的程度。
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國進行現代化建設,必須始終重視並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這是以往我們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的一條基本經驗,也是今後仍然要十分關注的一項重大課題。
改革是動力。實踐使我們認識到,改革是使中國擺脫貧窮、走向富強的根本途徑。沒有改革開放,就不能實現經濟的發展,就沒有中國的現代化,就沒有人民的富裕和國家的富強。發展是目標。長期蒙受貧窮落後之苦的全體中國人民迫切要求發展經濟。近些年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但按人口平均在世界上仍然處於較低水平,中國仍然是一個開發中國家。過高地估計中國的經濟實力是不符合實際的。中國擁有世界1/5的人口,每年新增加的人口即相當於一個中等規模的國家,不保持一定的發展速度就必然導致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當然,我們也反對脫離實際的高速度,我們主張經濟的發展既要快速又要持續、健康。穩定是前提。我國和世界上一些國家正反兩方面的經驗都證明,穩定是深化改革、促進發展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沒有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各項事業都難以進行。因此,我們提出任何一項改革措施,都十分注意把握好人民民眾總體受益原則和總體承受能力原則,以便把改革可能引起的社會震動縮小到最低限度。總之,不深化改革,就不能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不重視發展,就不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保持穩定,一切都無從談起。當然,沒有改革和發展,也難以實現和保持穩定、和諧的社會局面。把握好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穩定的程度,是我們研究處理中國問題始終重視的一大原則。
《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在瑞典瑞中貿易理事會的演講》(1994年5月9日)
必須慎重地把握改革的時機和力度。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誕生、發展和完善的全過程中,始終存在處理好改革、發展與穩定三者關係的問題。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目標,穩定是前提。我們必須把維護人民民眾的切身利益作為根本出發點,虛心聽取民眾的意見,悉心體察民眾的情緒,把握好總體受益原則和總體承受能力原則,努力使我們的各項決策和措施符合廣大人民民眾的意願,贏得廣大人民民眾的擁護和支持。我們必須慎重地把握改革的時機和力度,統攬全局,審時度勢,見微知著,力爭改革在比較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中順利進行。
《在政協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的講話》(1993年12月28日)
保持各項政策的穩定性、連續性。
從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總結歷史經驗、確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開始,中國的改革開放已經走過20年。這20年我們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形成了一整套符合實際的路線、方針、政策,走出了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這20年我們提前實現了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的目標,人民生活基本實現溫飽並接近小康,整個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20年是中國近代一個半世紀以來發展最快最好的時期。它不僅極大地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也極大地影響著國際經濟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中國今後將繼續實行改革開放的方針,保持各項政策的穩定性、連續性。為此,我們將堅持一切從中國國情出發,堅持依靠人民民眾的智慧、力量和積極性,堅持把握好改革力度、發展速度、民眾承受程度三者的關係,堅持全面營造有利於現代化建設的社會環境。現在中國的形勢很好,改革開放已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意願,成為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中國人民對自己的前途充滿信心。
《會見西班牙參議長巴雷羅時的談話》(1998年5月22日)
政治穩定,經濟穩定,社會穩定,說到底取決於民眾的穩定、人心的穩定。
政治穩定,經濟穩定,社會穩定,說到底取決於民眾的穩定、人心的穩定。有了民眾的穩定、人心的穩定,即使有極少數敵對分子搗亂也容易解決;而沒有民眾的穩定、人心的穩定,政治、經濟、社會的穩定都不可能鞏固。
《關於加強黨同人民民眾聯繫的幾個問題——在新華社國內工作會議上的講話》(1990年4月11日)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