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見歡[蔡松年詞作]

《相見歡》是金朝詞人蔡松年退隱山林之後所作出的一首小令。種菊西岩,夜置酒,與友人陳公輔對欽賞樂。花香,泉清,爐香使人陶醉,於是作詞一首。此詞描寫了與友人秋夜對飲的場景,僅有三十六字,卻創造出一個耐人品味的境界。其最大的特點在於抒情而不露痕跡,表面看上去純乎寫景,不言世事人情,以白描的手法描寫了閒雲菊芳的外在展現,但實際上閒雲松菊,表現的正是陶淵明式的境界。

原詞

相見歡⑴·雲閒晚溜琅琅

九日種菊西岩,雲根石縫⑵,金葩玉蕊遍之⑶。夜置酒前軒,花間列蜜炬⑷,風泉悲鳴,爐香蓊於岩穴⑸。故人陳公輔坐石橫琴,蕭然有塵外趣,要余作數語⑹,使清音者度之⑺。

雲閒晚溜琅琅⑻。泛爐香。一段斜川松菊⑼,瘦而芳。

人如鵠⑽,琴如玉,月如霜。一曲清商人物⑾,兩相忘。

注釋

⑴相見歡: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又名“烏夜啼”、“秋夜月”、“上西樓”等。三十六字,上片平韻,下片兩仄韻兩平韻。

⑵雲根:山石。

⑶金葩(pā)玉蕊:指菊花,黃色的花瓣白色的花蕊。

⑷蜜炬(jù):蠟燭。蜜蜂蜂巢中的蠟可作蠟燭的原料,故以“蜜炬”代稱蠟燭。

⑸蓊(wěng):本是草木茂盛的樣子,引申為鬱勃。

⑹要(yāo):邀請。

⑺度(duó):譜曲。

⑻溜:細流。琅琅:象聲詞,形容清朗、響亮的聲音。

⑼斜川:地名,其地在江西都昌縣,近廬山。陶淵明有《游斜川》詩。川,平原,平地。

⑽鵠(hú):鴻鵠,一種水鳥。古代鵠又通“鶴”。

⑾清商:商聲,古代五音之一。古謂其調淒清悲涼,故稱。

賞析

這是蔡松年退隱山林之後所作出的一首小令。種菊西岩,夜置酒,與友人陳公輔對欽賞樂。花香,泉清,爐香使人陶醉,於是作詞一首。

小詞字不多,僅36字,然而卻給人留連其中,周而忘返的迷人境界。一個“清”字概括了這一境界的特點:泉水清澈,月光清涼,其清在色,在感。水流琅琅,琴質如玉,其清在聲在樂。青松黃菊,爐香菊氣無一不使人感到清新、淡雅,使人陶醉於純樸清澈的自然中,超脫出紛亂煩雜的世界。

作者對退隱山林,種菊南山的陶淵明十分敬仰,字裡行間透出到陶的傾佩。“斜川松菊”似與陶淵明“與二三鄰曲,同游斜川”同趣。陶淵明的清曠高古的精神,與陶借松菊抒發的那種“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閒自得的心境,無一不令作者折服,不自覺地便流露紙端,見於詞上。

這首詞與平常不同,它最大的特點在於抒情而不露痕跡。表面看上去純乎寫景,不言世事人情,以白描的手法描寫了閒雲菊芳的外在展現。但實際上閒雲松菊,此情此景不正是人們追求的那種陶淵明式的境界嗎?

名家點評

中國詞學研究會副會長張仲謀:和多數詞作不同,這首詞里幾乎名言什麼抒情的字眼,純乎寫景。作者沒有表示對擾擾紅塵、名韁利鎖的厭倦,只是淡墨白描,繪出一幅清景,卻使人自覺其中乃陶淵明、林和靖一輩人物。

作者

蔡松年(1107-1159)字伯堅,號蕭閒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宣和末,從父蔡靖守燕山府,敗績降金。天會年間,授真定府判官,嘗隨完顏宗弼(兀朮)攻宋。累官至右丞相,封衛國公。正隆四年卒,諡文簡。 《金史》卷一二五有傳。松年能詩,“文詞清麗尤工樂府”(《金史》本傳)。其詞作《蕭閒老人明秀集》六卷,有魏道明注本,今存三卷。有道光間張蓉鏡小女嫏嬛閣影鈔金源舊槧本,王鵬運《四印齋所刻詞》本,吳重熹《吳氏石蓮庵匯刻九金人集》本。《全金元詞》復據《中州樂府》、《陽春白雪》等輯補,凡八十四首。多贈答、感時、抒懷,常流露身寵神辱、違已交病的矛盾心境。元好問稱其《念奴嬌》(離騷痛飲)為“公樂府中最得意者。讀之則其平生自處,為可見矣”。“百年以來,樂府推伯堅與吳彥高,號吳蔡體”(《中州集》卷一)。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