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木藍

形態特徵

直立亞灌木,高0.5-1米;分枝少。幼枝有棱,扭曲,被白色丁字毛。羽狀複葉長2.5-11厘米;葉柄長1.3-2.5厘米,葉軸上面扁平,有淺槽,被丁字毛,托葉鑽形,長約2毫米;小葉4-6對,對生,倒卵狀長圓形或倒卵形,長1.5-3厘米;寬0.5-1.5厘米,先端圓鈍或微凹,基部闊楔形或圓形,兩面被丁字毛或上面近無毛,中脈上面凹入,側脈不明顯;小葉柄長約2毫米;小托葉鑽形。總狀花序長2.5-5 (-9)厘米,花疏生,近無總花梗;苞片鑽形,長1-1.5毫米;花梗長4-5毫米;花萼鍾狀,長約1.5毫米,萼齒三角形,與萼筒近等長,外面有丁字毛;花冠伸出萼外,紅色,旗瓣闊倒卵形,長4-5毫米,外面被毛,瓣柄短,翼瓣長約4毫米,龍骨瓣與旗瓣等長;花葯心形;子房無毛。莢果線形,長2.5-3厘米,種子間有縊縮,外形似串珠狀,有毛或無毛,有種子5-10粒,內果皮具紫色斑點;果梗下彎。種子近方形,長約1.5毫米。花期幾乎全年,果期10月。

主要品類

思茅木藍

中文名:思茅木藍
分布:雲南
形態描述亞灌木,高80—100厘米。分枝略呈圓柱形,具溝紋。幼時密被白色二歧開展長毛,後變無毛。羽狀複葉長達11厘米;葉柄長5—10毫米,葉軸扁平,著生小葉處通常收縮成關節狀;托葉線形,長5—10毫米;小葉8—12對,對生,倒披針形或長圓形,稀倒卵形,長7—15毫米,寬4—6毫米,先端鈍圓或圓形,基部闊楔形或圓形,兩面被白色平貼細丁字毛,下面並間有褐色毛;小葉柄長1.5—2毫米;小托葉線形,與小葉柄略等長。總狀花序腋生,長達16厘米;總花梗通常長約3厘米,被褐色毛;苞片早落;花梗長3—4毫米;萼筒長約1.5毫米,萼齒短三角形,長0.5毫米;冠暗紫紅色,旗瓣闊長圓形,長約8毫米,寬約6毫米,翼瓣與龍骨瓣近等長;花葯卵形,無髯毛;子房無毛。莢果紫色,長3—3.5厘米,有光澤;種子方形,長約2毫米。花期9月,果期11月。

康定木藍

中文名:康定木藍
分布:四川,西藏
形態描述灌木,高1.5—3米。莖褐色,圓柱形,幼枝被棕色並間生白色丁字毛,後脫落無毛。羽狀複葉長3—11厘米;葉柄長4—15毫米,上面扁平或有淺槽,被褐色丁字毛;托葉披針形,長3—4毫米;小葉3—6對,通常對生,稀有部分互生,紙質。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9—23毫米,寬4.5—12毫米,先端圓形或微凹,基部楔形或闊楔形,上面綠色,下麵粉綠色,兩面薄被白色並間生褐色丁字毛,中脈上面平,側脈不明顯;小葉柄長約2毫米;小托葉鑽形,比小葉柄短或等長。總狀花序長達15厘米;總花梗長達1.5厘米,有毛;苞片線狀披針形,長約2毫米,早落;花梗細,長達4毫米;花萼長約3.5毫米,外面被毛,萼筒長約1.5毫米,萼齒線狀披針形,不等長,最下萼齒長約2毫米;花冠紫紅色,旗瓣橢圓形,長8.5—9.5毫米,寬4.5—5.5毫米,外面被毛,翼瓣長約8毫米,邊緣有睫毛,龍骨瓣長約8.5毫米,先端漸尖,邊緣有睫;花葯卵球形,頂端有小凸尖,基部有髯毛;子房二縫線上有毛,約有胚珠7粒。莢果赤褐色,線狀圓柱形,長2.5—4厘米,有褐色柔毛,內果皮有斑點;種子近正方形,長寬約1.5毫米。花期5—6月,果期6—9月。

分布地

安徽(舒城)、台灣(高雄),海南有栽培。廣泛分布亞洲、非洲熱帶地區,並引進熱帶美洲。

用途:

葉供提取藍靛染料,又入藥,能涼血解毒、瀉火散郁;根及莖葉外敷,可治腫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