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犯研究

二、目的犯目的本質之爭 一、德日刑法學目的犯的分類 二、我國刑法學目的犯的分類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月1日)
叢書名: 武漢大學刑法博士文叢
平裝: 26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7811395207, 9787811395204
條形碼: 9787811395204
尺寸: 20.8 x 14.6 x 1 cm
重量: 299 g

作者簡介

歐陽本祺,男,1972年生,湖南耒陽人。法學博士。2004年至2008年任教,於湖南科技學院法律系。2008旱6月畢業於武漢大學法學院,獲刑法學博士學。位。現為東南大學法學院講師。近豐來在《中國法學》(海外版),《法學》。《華東政法大學學報》、《中國刑事法雜誌》、《法學論壇》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士多篇,並有論文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內容簡介

《目的犯研究》內容為:目的犯是指以行為人主觀上具有某種特定目的作為構成要件的犯罪,該目的要么有助於明確犯罪故懲的內容,使此犯罪故意能夠很容易地區別於其他犯罪故意,要么能夠對犯罪行為的法益侵害性產生影響。斷絕的結果犯的目的是真接故意的內容;短縮的二行為犯的目的是故意之外的主觀超過要素。對日的犯的研究必須採用類型思維方法。不真正的非法定目的犯冪是開艘的構成要件。其適用方法是限制解釋;真正的非法定目的犯是開放的構成要件。其適用方法是目的性限縮。

目錄

引言
一、問題所在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目的犯概述
第一節 目的犯理論之發展
一、德日刑法學目的犯理論之發展
二、我國刑法學目的犯理論的發展
第二節 目的犯之概念
一、目的犯概念之爭
二、本書中目的犯的概念
第二章 目的犯之目的要素
第一節 目的犯目的之屬性(目的與故意的關係)
一、德日刑法學目的犯目的之屬性
二、我國刑法學目的犯目的之屬性
三、本書的觀點
第二節 目的犯目的之本質(目的與動機的關係)
一、犯罪目的與犯罪動機的關係
二、目的犯目的本質之爭
三、目的犯目的本質之爭的辨析
四、本書的觀點
第三節 目的犯目的之功能
一、目的犯目的之基本功能
二、目的犯目的基本功能的具體表現
三、目的犯的基本立場——規範違反說之批判
第四節 目的犯之“非法占有目的
一、“非法占有目的”的含義
二、“非法占有目的”與故意的關係
第三章 目的犯之類型化
第一節 目的犯分類的方法:類型理論
一、韋伯“理想類型”理論
二、考夫曼的類型理論
三、類型理論評述
第二節 目的犯之理論分類
一、德日刑法學目的犯的分類
二、我國刑法學目的犯的分類
三、本書對目的犯的分類
第三節 目的犯與相關犯罪類型之辨析
一、目的犯與傾向犯
二、目的犯與表現犯
三、目的犯與預備犯
第四章 目的犯之犯罪形態
第一節 目的犯之既遂形態
一、犯罪既遂的標準
二、斷絕的結果犯的既遂
三、短縮的二行為犯的既遂
第二節 目的犯之罪數形態
一、斷絕的結果犯的罪數形態
二、短縮的二行為犯的罪數形態
第三節 目的犯之共犯形態
一、目的犯目的與身份的關係
二、無目的者加工目的犯之實行行為
三、無目的者加工目的犯之目的實現行為
第五章 目的犯之法律適用
第一節 目的犯之法律適用現狀
一、目的犯之法律適用之重點:探求非法定目的犯之目的
二、目的犯法律適用的理論分歧
三、目的犯法律適用理論分歧的評述
第二節 非法定目的犯是否開放的構成要件
一、開放的構成要件之真意
二、不真正的非法定目的犯不是開放的構成要件;真正的非法定目的犯是開放的構成要件
三、德日刑法中目的犯不是開放的構成要件
第三節 非法定目的犯是否法律漏洞
一、法律漏洞的概念和種類
二、真正的非法定目的犯屬於刑法隱藏的漏洞
三、不真正的非法定目的犯不屬於刑法漏洞
第四節 目的犯的適用方法
一、不真正的非法定目的犯的適用方法:限制解釋
二、真正的非法定目的犯的適用方法:目的性限縮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