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素貧

盧素貧(1921~1974年),又名樹屏,出生於江蘇阜寧縣盧莊村。民國30年(1941年)6月參加革命,同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時期,盧素貧毅然投身革命,在擔任江蘇省顧集區委書記期間,積極組織當地民眾堅持敵後鬥爭,不斷粉碎敵人的進攻,直至抗日戰爭勝利。在解放戰爭中,他調任平寨區委書記,發動民眾懲奸反霸,配合人民解放軍打擊國民黨反動派。民國36年被中共阜寧縣委評為“人民特等功臣”。1949年在阜寧縣委參軍,後轉到中國人民解放軍三十一軍九十一師政治部,先後經歷渡江、解放上海、杭州、廈門等戰役。

1950年2月,清流縣解放,中共福建省委任命盧素貧為清流縣人民政府縣長。盧素貧十分注意黨和人民民眾的密切關係,嚴格要求自己和所屬幹部。一次,財政科一位幹部到下窠村田坪工作,方法粗暴,打罵民眾,造成不良影響。盧素貧對這位幹部進行嚴肅批評,親自到該村召開民眾大會向民眾公開檢討,贏得民眾的信任。1953年,銀行一幹部在民眾家吃飯未付一伙食費,盧素貧召開幹部大會予以嚴厲批評,並責令他補交。

盧素貧生活儉樸。在艱苦的戰爭年代,素貧積勞成疾,經常吐血,為照顧他,組織上分配給他一匹馬,他總是讓給別人騎,自己步行。從部隊轉業時,組織給他一筆錢,他除用掉極少路費外,把餘下的錢如數交存地方組織。襪子穿得破了補,補了又破都不肯丟。在城隍廟拍賣沒收的地主財產時,許多同志看他衣衫單薄、穿著破舊,叫他買件呢大衣,他搖搖頭說:“我不能帶這個頭!”。盧素貧嚴格執法,對各類重大案件都是親自審理。1951年秋,賴坊一地方不慎引起山林火災,損失嚴重,鄉政府要求判處燒山犯死刑。素貧親自派人調查落實,重新審理,給予改判。公安局某局長是他同鄉,上級撥下3000元給公安局修繕看守所,這個局長卻將此款用於興建辦公樓,素貧不顧老鄉情面,對其嚴肅批評,給予記大過處分。

1954年11月,盧素貧調往鐵道部西南設計分局第二總隊任政委,負責鷹廈鐵路的修建。一次,在南平西芹,幾名工人要到河對岸勘測,一時找不到船,只好用圓木綁緊作木筏渡河。由於水流急,落差大,木筏被河水衝散,乘筏的數名工人全部落水,盧素貧正在該處檢查工作,目睹險情,衣服也顧不上脫,立即跳入河中救起工人,自己卻被碰傷,受到西南設計分局的表彰。隨著鷹廈、寶成、貴昆、成昆鐵路的建成,素貧先後出任設計院總隊政委、機關黨委書記、計畫處長、鐵道學院黨委副書記、鐵路局系統人事處長等職。

“文化大革命”初期,盧素貧遭受衝擊,但他對黨的信念始終堅定,忍辱負重,保護幹部和專業技術人員。恢復工作後,他全身心投入工作,勤勤懇懇,吃苦耐勞,為鐵路事業貢獻畢生精力。1974年3月3日,因公出差途中遇車禍身受重傷,臨危之際,仍讓醫生先搶救別人,自己終因失血過多誤過最佳治療時機,搶救無效,因公犧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